李林錦
【摘 ?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提出以及考試制度的改革,教師們開始嘗試在班內實行分層教學的方法,以適應不同個性發展的學生,達到全面發展的目標。本文針對在高中政治課程中實施“班內分層教學”的必要性、方法以及分層教學對教師的要求進行思考。
【關鍵詞】高中 ?思想政治 ?分層教學 ?教師發展 ?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6.123
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是一門思維性和知識性很強的學科,一方面學生在這門學科的學習態度、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上差別較大;另一方面,一紙成績報告單并不能成為評價學生思想政治素養的唯一標準。因此,實施“班內分層教學”很有必要。但我們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卻沒有得到確實的貫徹,有些教師缺乏系統的分層教學的方法,沒有形成一種新的教學模式。
一、高中思想政治“班內分層教學”的必要性
(一)實施分層教學是全面推進和貫徹落實素質教育的需要
全面貫徹和落實素質教育是我國在面向新世紀教育改革中所面臨的重大挑戰。中共中央、國務院做出的《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對實施素質教育的內涵表述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分層教學讓教師不只是關注到成績好的學生,而是面向全體學生,以促進每一個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同時,分層教學將集體教學和個性教學相結合,實現兩者優勢互補,為學生提供一個適應其個性發展特點的教學活動環境,這無疑對全面推進和貫徹落實素質教育具有重大作用。
(二)實施分層教育是實現教育公平的需要
教育公平就是指教師在教育活動中,不因性別、民族、地域、家庭背景和學生個人身心發展的情況而歧視學生,要盡可能的考慮到班上每一位同學平等享受教育資源并提供平等的教育機會。在傳統的授課過程中,“滿堂灌”的教學形式既不能滿足基礎好的學生,又使得基礎差的學生跟不上,所以有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會放棄差生,照顧優等生。我們可以在很多班級中看到教師根據學生的成績好壞來安排座位,把成績差的安排在最后幾排,這無疑讓學生感覺老師放棄了自己,由此還會產生厭學心理。分層教學要求教師摒棄以成績或以升學率為本的教學觀念,要形成“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以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為前提,為層次不同的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因材施教,實現教育公平。
(三)實施分層教學是促成教師專業成長的需要
教育教學改革要求教師與時俱進,分層教育的實踐與研究有利于教師掌握最新的教育理念,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教學,促進教師對教育理論的深層次理解,這對教師專業化成長既是機遇又是挑戰。
二、高中思想政治“班內分層教學”的方法
(一)了解學生學習差異并分類建組
思想政治課中的分層次教育要求教師從學生的實際水平出發,承認和尊重學生的差異,根據學生的不同思想情況、能力水平,進行分類建組,因材施教。教師將先進性與廣泛性相結合,并努力滿足學生的差異需要,改變“一刀切”、“一鍋煮”的教學方式。教師要花時間最大限度的去了解學生各自的成長環境、心理發展水平、思維能力,這樣才能做到個性化教學。同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分類建組時,不能根據成績劃分,要以學生的政治基礎、愛好程度以及學習分析政治問題的能力進行綜合考慮,根據學生的認識水平劃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
(二)針對差異設定不同的目標
教師為了了解不同學生學習的差異性以及適合學生的學習方法,可以制作相關問卷,了解學生的政治基礎、愛好程度、分析能力、學習的意愿、授課方式等。之后教師可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和學生學習層次的需要制定不同的教學計劃和學習目標。目標大概可以分三層次:第一層次,要求學生掌握課本的基礎知識點。第二層次,要求學生能根據所學知識解決相關問題。第三層次,要求學生能做到知識遷移,能創造性的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教師要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進行備課,學生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進行學習。學生之間也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實現小組之間的流動,不同學習小組也是相輔相成的關系,要相互交流,相互幫助。
(三)面對全體和個體,因材施教
高中思想政治課程內容涵蓋廣泛,包括經濟、政治、哲學、文化生活等方方面面。不同的學生會因為個人經歷、興趣愛好的差別導致在不同的版塊有不同的學習表現,所以教師在教學設計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學生認知水平在橫向和縱向的差異性,做到“因材備課”。教師可根據學生認知水平的差異性,做到課堂教學由淺入深,課堂提問由易到難的過程,教師要組織同一認知小組進行討論交流,同時進行小組或個別指導,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四)分類考核與發展性評價
在考試內容的設計上,也要充分體現層次性教學的特點。教師可在同一張試卷根據A、B、C三類層次的學生設置難度不同的題,或在試卷上規定不同層次的學生完成的題目,并進行跟蹤記錄,分析每一個學生的成長印記,并根據學生前后成績的比較以及實際情況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這樣才能達到分層考核和分層評價的積極效果,促進學生的個人成長。
三、高中思想政治“班內分層教學”對教師的要求
(一)更高的專業精神
分層教學需要教師更加敬業和負責。因為要做到因材施教,教師就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去了解學生,去探索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以適應其個性特征。除此,教師要有“一切為了學生”的高尚品德,關愛每一個學生,客觀公正的評價每一個學生。
(二)更扎實的專業知識
分層教學要求教師在具有扎實學科專業知識的同時,還要有廣泛的知識儲備。為了解決差異化教學,進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特別是思想政治這門知識容量大的社會科學類學科,教師在備課時需要準備大量的教學素材并進行深入分析,以便更好地將經驗與理論融入到教學中。
(三)更強的專業能力
分層教學要求教師要有更強的創新能力,能夠寫出優秀的教學計劃或科研論文等,還要求教師能夠熟練地使用現代教育技術,要有現代教育理念,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并處理好師生關系。
分層教學體現了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新的教學思想,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分層次教學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層次原則”和教學的“因材施教”以及“以人為本”的原則,能夠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率,順應素質教育和新課標的要求。但高中思想政治在班級中的分層教學模式想要大范圍的開展,還需要社會各界共同攜手,為學生營造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