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思思
【摘要】英語教學評價是英語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茖W的評價體系是實現課程目標的重要保障,也是檢查英語教學組織與實施的重要手段,英語教學評價應根據英語課程標準的目標和要求,實施對教學全過程和結果的有效監控。因此,本文從教師與學生的思想轉變入手,對高職英語教學評價對策提出了幾點個人看法。
【關鍵詞】高職英語 教學評價 對策研究
隨著素質教育全面深入的實施和新課程理念的出臺,評價觀念正在逐步更新和轉變,人們開始認識到用現代的素質教育觀去指導和評價英語教學和學生的學習。評價要以學生的終身發展為本,要注重學生個體過去和現在的比較,力求每位學生都找到自己的閃光點,努力在學生英語學習過程中,展示他們的個性及挖掘他們的潛能,讓他們在全面發展中和諧成長。這些觀念的轉變,體現在以下四方面
一、評價目標上,要從只注重學生學習結果轉向既注重學生學習過程又注重其結果
受行為主義。人的心理過程是不可測量的。這一觀點的影響,以往的教學評價只關注作為教學活動結果的學生行為的變化。
受現代認知心理學的理論影響,在評價中要時刻注意學生學習行為的變化,確認學生的學習潛能,注重學生在學習中的需要,重視學生在學習中的體驗及學習策略,以激勵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幫助學生有效地調控自己的學習過程。隨著現代教學評價目的的變化,人們漸漸認識到,教師教學中的問題只有在教學活動中才能發現,學生學習中的問題也只有在教學活動才能找到。教學評價從重結果到重過程,這是現代教學評價在內容上的一大改革。
二、從忽視情感評價轉向重視學生情感評價
以往的教學評價往往只注重學生認知的發展,有人認為,學科理論的學習是與情感無關的。其實,這是一種誤解。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一門課程興趣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能否很好地學習這門課程。因而,作為對學生學習診斷的評價,就應該對學生學習興趣與動機狀態做出判斷。更重要的是,任何一門學科,它既是概念和原理等組成的知識體系,同時也是由對自然、社會態度組成的價值認識的體系。就拿英語來說,它的組成離不開詞匯和語法等知識,然而在詞匯和語法背后隱藏著人們對世界包括自然與社會的看法、態度和價值觀念。這種態度和價值觀念是人的全面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上述意義上,評價學生的學習不能不評價與學生認知發展緊密相關的情感,不能不評價與科學技術應用緊密相關的對待科學的價值觀念。
應該說,近年來我們的英語教學己經注意了這個問題。例如,英語考試己經注意對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考核,這對英語由單純的形成語言技能為目的,轉向為形成語言技能并了解中西方之間的文化差異相結合,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是非常重要的。
三、把學生當作接受評價的客體轉向讓學生成為積極參與評價的主體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處于主體地位。那么教師的一切教學活動應以學生的需要為出發點,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如果教師尊重學生的意愿、情感和需要,就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評價過程中,若一味地由教師居高臨下,對學生指指點點,說三道四,不給學生任何表明他們的知識、能力和態度的機會,就無法形成教學的民主氛圍,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就會受到傷害。
學生在評價中的主體地位體現在學生以多種方式積極地參與評價過程,這就要求教師把評價有機地融入教學過程,建立開放、寬松的評價氛圍,鼓勵學生個人或與小組合作進行自我評價、合作評價,從而使參與評價的學生在評價中不斷體驗進步與成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有效地調控自己的學習過程,并促進綜合運用語言能力的全面發展。
四、從統一答案轉向多樣性答案
20世紀初,人們就開發了標準化的所謂客觀性試題。這些試題具有固定的答案,不以評分人的好惡而變化,從而大大地提高了評分的客觀性。在20世紀的大部分時間里,客觀性試題受到了不少教育工作者的青睞,被認為是真正科學的考試。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人們終于認識到,客觀性試題也是有著非常大的局限性的。
1.世界本來就是多樣的,因而,作為人們認識的結果——答案也必然是多樣的??陀^性試題要求人們把豐富多彩的世界用一個答案來回答,顯然是很有局限的。
2.人們認識是漸進的,絕對真理只存在于相對真理的總和之中。在人類認識的不同階段對同一事物的認識也是不完全相同的。在我們今天這樣一個呼喚創新的時代,把人們的思維限制在一個固定的框架內,是不利于人們創新的。
3.作為學校教育的對象,學生也是各有特色的。他們對事物的觀察認識有著自己獨特的視角,評價不能用一個被認為是標準化的答案去限制住學生作為獨特的個體的發展。
英語教學評價體系為所有學生、教師和學校的發展而創造平等、公正的機會與條件。它是一種積極而及時的診斷問題,總結成績,改進教學目標,優化教學方案,促進學生、教師和學校發展的有效手段。發揮英語教學評價的導向功能,促使教學活動得到及時的改進,使新課程所要求的教育目標得以達成,最終促使學生、教師和學校獲得發展。
參考文獻:
[1]陳玉昆.教育評價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2.
[2]賈志高.論外語教學法的評價要素[J].課程·教材·教法, 2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