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愛忠
【摘 要】在國外,繪本早就成為是低幼文學的代名詞,而我國才剛剛起步,國內外繪本閱讀的發展差距,使得把繪本引入小學語文課堂是必要和迫切的,可以促使學生比較順利地參與閱讀,使學生閱讀心理需要得到滿足,起到拓展識字量,提高學習語文學習興趣的作用。
【關鍵詞】繪本;繪本閱讀;閱讀能力;語文素養
經典的繪本都是大師的手繪之作,從最初的構思到寫很長的腳本,然后再找畫者合作。繪本的圖并不僅僅是插圖,它還要表達文字之外的意義,需要花很多的心思去表現。每一本好的繪本,必須由畫家、作家和編輯共同討論研究,最終才能完成。它不單是一本讀物,還是一件藝術品。經典圖畫書最厲害的地方,就是讓孩子在無壓力的狀態下愛上閱讀。當前的小學低段語文教學興趣的提高,繪本可以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一、繪本及繪本閱讀的相關概念
繪本,英文稱Picture Book,其實就是圖畫書,為了避免與圖書混淆,后來才習慣使用這個由日本傳入的名詞。當用漢字為繁體的“繪本”,顧名思義就是“畫出來的書”。即指一類以繪畫為主,兼附有少量文字的書籍,現在市面上的繪本圖書以低幼兒童閱讀為主,內容涉及文學、教育、科普等。繪本不僅是講故事,學知識,而且可以全面幫助孩子建構精神,培養多元智能。
二、繪本閱讀對學生閱讀能力的促進作用
(1)繪本閱讀以母語環境為背景,以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為宗旨,通過課內外結合、校內外結合的方式拓展語文學習,體現了大閱讀觀。
大閱讀語文學習觀,是“大量地閱讀、讀大氣的文章”。所謂“大氣的文章”,應該是展現生命智慧、弘揚生命美感、并充滿深切的生命關懷的文章。如果沒有大量的“大氣的文章”的潤澤,其生命構造將變得十分粗糙!古今中外各種優秀的繪本中處處彰顯人的生命價值,她會讓我們正在人格形成期的孩子們通過閱讀變得細膩靈性。
(2)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應該讓低年級學生大量識字,提早閱讀。繪本通過圖畫幫助學生識字,而識字是學生進行提早閱讀的基礎。
語文課程標準在識字教學的目標中提出要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愿望。”低年級的識字教學,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身心特點,遵循漢字教學規律,采用多種形式把學生識字的主動性調動起來,使學生真正喜歡上識字,感受到識字的樂趣。繪本閱讀,給了孩子是一個充滿思考的空間,不斷追求目標,滿足探索欲望的新鮮富有活力的學習過程,帶來新的探索的結果和引發更大的閱讀欲望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的不斷理解、記憶,學生會帶著疑問讀,在閱讀中思考,并產生自行擴展閱讀的愿望和興趣,這也是學生由學習閱讀走向獨立閱讀的開始。慢慢地,學生閱讀的面和閱讀的量,日積月累,潛移默化,形成文化的積淀。
(3)認識到繪本閱讀對低年級孩子成長的重要性,我們應致力于繪本的推薦與繪本閱讀的在低語課堂中有效實施。
首先,繪本是兒童文學作家使用孩子可以解讀的詞匯,熟悉的語句結構,再將主題巧妙涵蓋進去,匯聚成結構完整與內容豐富的故事。透過閱讀,孩子無形中便培養出精湛的語文能力。
其次,繪本閱讀給孩子帶來美學的熏陶,無形中提高了孩子的審美能力。目前繪本中的圖畫部分,都是世界上知名插畫家手繪之作,從最初的構思到寫很長的腳本,然后再找畫者合作。他們運用各種材質,營造故事情節,讓孩子在閱讀過程中,享受文學,也感染到美學,啟發孩子的創造力,借著生活化的繪本內容,幫助孩子樹立健康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三、兒童繪本存在的問題
(1)引進過多,原創隊伍不足。目前,引進的兒童繪本多以國外(海外)的獲獎書、暢銷書為主,引進后,風險少、見效快,對編輯要求不高。嘗到甜頭的出版社更加倚重引進版圖書,對原創兒童繪本的興趣自然不大,也不重視;國內圖書界至今還沒有繪本獎項,更缺少評論上的扶植與引導。
(2)市場不夠健全,缺乏品牌出版社。目前國內兒童繪本市場基本處于諸侯混戰的局面,還缺乏像其他細分市場那樣的品牌出版社。兒童繪本市場相對成熟的歐美和日本,品牌出版社集中的程度就很高。
(3)兒童讀者年齡劃分不細。尤其是國內的低幼兒童繪本年齡劃分大而籠統,一般以小學作分界線,線下分為低幼兒童繪本、學前兒童繪本。
(4)兒童繪本編排缺乏合理性。兒童繪本的受眾是兒童,即使有些書由成人讀給兒童聽或是與他們一起閱讀,也不能不考慮圖和文字的比例,文字的數量,插圖的大小,字體、字號、用色、頁數等是否符合兒童的閱讀特點。我國的兒童繪本似乎對此不夠重視,或者缺乏相關經驗。
綜上所述,繪本為小孩提供豐富的體驗,體驗到的感受經過時間沉淀,慢慢化為知識和智能。作為教育者,應把看書、聽故事的主權還給孩子,給他們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反芻繪本,讓繪本的種子,在孩子的生命中發芽、成長。
參考文獻:
[1]衛文娟.兒童繪本與情感教育[J].基礎教育研究,2014(22).
[2]陳玲.《幼兒早期閱讀活動中語言能力的發展》;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7年25期.
[3]李鶴藝.論兒童繪本翻譯的審美再現[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