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改華?王粟
摘 要:針對目前高校工科專業中大學生思想政治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探索,從開設的課程學習情況、精神心理狀態等方面對大學生行為及思想動態進行綜合分析,本文提出幾點建議,期望在新的發展形勢下,高校大學生能夠得到身心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高校大學生;思想動態;政治教育
目前高校大學生絕大多數成長于對外開放不斷擴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深入發展、以互聯網和手機通信為代表的現代傳媒手段蓬勃興起的時期。在湖北工業大學提出的“721”培養模式的基礎上,我們針對工科專業學生進行了調查,雖然大學生思想政治狀況的主流是積極向上的,但是在諸多因素的影響下,部分學生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社會責任感缺乏等問題[1]。
1.工科專業學生的主要思想問題
我們就工科專業中大學生思想政治及其行為方面上所存在的問題進行簡要分析,概括其主要特點并歸納為以下三點。
(1)思想政治課程體系中存在的問題。思想政治課程在大學生確立理想信念和世界觀人生觀中起著主導作用。而該課程體系的設置與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直接關系到課程的教學質量和學生對課程的認可接受度,關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但隨著形勢的發展,實踐的深入,教育改革的推進,這些課程的開設對工科的學生來說逐漸趨于形式化。
(2)心理缺失所造成的生活行為“變異”。部分學生對現實社會的某些方面不加思考,或者采取跟風態度,“金錢至上”的不良理念慢慢侵蝕他們的頭腦,這些依賴性、懶惰性、享樂性思想和習慣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
(3)精神世界的空虛。“雷鋒”曾經是幾代中國人的精神坐標,但在今天的校園里,很難找到一個所有人共同敬仰的精神偶像。大學生的偶像崇拜觀念折射出了當代大學生價值取向的多元化與個體性,但是他們表達的其實是一個與偶像無關的精神世界[2]。在現實生活中,以自我體驗為第一要素的現代生活觀念實際上深深地影響著高校大學生,“為社會做貢獻”“成名成家”等人生標準沒有受到大學生主流的推崇。
2.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議
針對以上三種問題,我們進行調查、分析和總結,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1) 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針對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中所存在的問題,我們認為思想政治教育不僅僅需要授課老師精彩的講解,在理論授課的同時,可以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環節。例如,號召學生到老革命區參加義務志愿活動,進行總結匯報,或采取問卷調查,個別交流等多種形式,針對不同情況進行調查研究。讓學生能夠真正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質內容。
(2)把握學生產生“變異”行為的心理特點。發揚我黨“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優良傳統,真正了解學生的愿望和要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明白把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熱點和難點,了解學生的心理需求。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與學生溝通和交流的長效機制,通過深入學生個別交流,全方位了解學生情況,并且形成固定的工作制度和具體的工作要求。在高校中,樹立學習的典型,對積極樂觀、勤奮刻苦、艱苦樸素的學生給予積極鼓勵。開展對學生思想、學習、生活狀況的調查研究,號召同學間互幫互助,建立學習小組。
(3)提高教育主體的自身素質。高校教育工作者是教育活動的組織者和實施者,在加強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針對性方面,提高教育主體的素質可以下幾個方面入手:①更新觀念,大膽探索,勇于創新,開辟出新時期高校學生思想教育具有針對性的新思路、新方法;②掌握當代大學生的思想認識,心理變化和行為發展的規律,掌握思想教育工作的規律,提高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科學性[3];③積極開展心理學,教育學和工作藝術等方面的研究與實踐,完善自身,提高實施教育針對性的能力;④加強自身修養,以自己的良好品德和顯著的業績去影響教育學生。
3.結束語
大學生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國的未來。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同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一樣,是一項社會工程。全社會都必須關心大學生的健康成長,支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營造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好社會環境。
參考文獻:
[1]黃 娟.改革開放以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與發展趨勢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0.
[2]王 瑞.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現狀及建設研究[D].成都:西南大學,2013.
[3]劉賢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10.
(作者單位:湖北工業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