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惠
【摘 ? ?要】生物課程是高中階段的一門重要課程,對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在新課改的教學背景下更好地開展高中生物教學,才能提高高中生物教學水平、發揮高中生物教學優勢?這是一個重要課題。
【關鍵詞】高中生物 ?教學 ?新課改 ?認識 ?要求 ?問題 ?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5.165
新課改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如何在新課改的教學背景下開展高中生物教學?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現實而緊迫的問題。我們認為,全面認識生物課程,把握新課標對高中生物教學的一些基本要求,把握生物教學中存在的一些主要問題,掌握生物教學的一些有效方法都是很有必要的。而且,要在教學中,結合教學的實際,將掌握的這些情況融會貫通,有機地結合起來,將會對提高高中生物教學水平有很大地促進作用。
一、教師要全面認識生物課程
生物課程是高中階段重要的科學課程,是自然科學中的一門基礎學科,是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學習生物科學對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高中生物課程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同時,由于教學成效不高等原因,高中生物教學也并沒有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所以,全面認識生物課程是尤為重要的一步。
認識生物課程的基礎性和重要性。生物科學是農、林、牧、副、漁、醫藥衛生、環境保護及其他有關應用科學的基礎。而且,隨著生物科學自身的發展及和其他學科地結合,生物科學對社會、經濟和人類生活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生物課程的重要性和基礎性都提示我們生物課程的學習不是可有可無的,而是十分必要的,那種認為生物是無關緊要的“副科”的認識需要及時地改正。
認識生物課程的研究對象和特點。生物課程自然科學的性質定位及研究對象都說明了生物課程是一門實踐性、科學性很強的課程,那種脫離生活實際,紙上談兵就能學好高中生物的想法需要改正,那種教師照本宣科、學生死記硬背的做法也要改正。素質教育要求我們培養出全面發展的學生,發揮生高中物教學對學生的作用,任重道遠。在新課改背景下開展有效的高中生物教學,迫在眉睫。
二、教師要把握新課改對生物教學的一些要求
新課改既對我們的生物教學提出了總體目標,又對我們提出了一些具體的目標,同時,還要求我們結合教學實際開展教學工作。
從總體目標上來說,新課改秉承素質教育理念,尊重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關注所有學生的全面發展,對學生的學習步驟、學習方法、最終的目標都有積極的建議。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圍繞這個總體目標開展教學活動,在教學過程中,要更加關注全體學生的學習需求,要更加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尤其是在教學過程中,積極調動其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要根據學生的不同層次開展有針對性地指導,讓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都有發展的機會,都獲得發展的空間和能力。開展分層次教學,提高教學有效性是十分必要的。
從具體目標上來說,高中生物新課標對學生的學習作了知識、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各個維度的要求,這也為我們的教學活動提供了很好的學習思路和指導。我們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重新課標和學生自身在各個維度上的目標和需求,在教學過程中既要夯實學生雙基,又要合理提升學生學習能力,實現質的飛躍。同時,我們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也要為我們的教學設定長遠的目標、階段性的目標、短期的目標,做到長、中、短的結合,扎實開展教學工作,步步為營打牢基礎,在循序漸進的過程中,逐步實現各個階段和層次的目標。
非常關鍵的一點,一定要結合教學實際開展工作。我們知道,不同地區、不同學校的教學實際不同,同樣,不同班級的教學實際也不同,同一個班級的不同學生學習情況也不同,同一個學生在不同的學習階段和不同的學習狀態下,學習情況還會發生變化。所以,我們要及時的了解學生學習情況的變化,并相應地調整我們的教學計劃和策略,而不是簡單的拿來主義或者認真備一次課就一勞永逸。
三、高中生物教學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
只有發現問題,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新課改后,我們更強調教師及時進行教學總結和教學反思,目的并不是僅僅分清孰優孰劣,而是為了查缺補漏,在下一步的教學過程中有的放矢,更好地改進我們的教學方法。高中生物教學中存在比較普遍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尊重,學習的積極性得不到調動。教師單純根據自己的想法進行教學,缺乏與學生的有效交流,很少有交流且交流流于形式,都制約著我們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和需求,也就很難使學生更好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難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導致學生在學生過程中多做了很多重復工作和無效工作。
其次,教師的教學思維陳舊,教學方法和手段比較單一。新課改后,很多教師做了積極地探索,努力去轉變教學思維和模式,但是只是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缺乏本質上的轉變,加上單一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學習效果也不好。
第三,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差。教學活動往往是教師主動,學生被動,課堂滿堂灌,課下放手不管,把應該結合起來的教學雙方和教學的各個環節割裂開來,這讓學生很難掌握與鞏固所學的知識。
第四,學生的實踐能力亟待提高。生物課程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課程,但生物的實驗課卻處在缺失和弱化的位置,學生沒有機會探究,沒有機會操作,更談不上掌握操作技能、培養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思維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教師要掌握高中生物教學的一些有效方法
一個人的智慧和精力是有限的,同樣,教師的精力和智慧也是有限的,所以,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借鑒和學習先進的教學經驗和方法,同時,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充分參與到教學過程中,發揮教師和學生的合力。問題導入法就是很不錯的一種教學方法,但問題導入的時機上,一定要讓學生有所準備,讓學生提前開展預習。同時,在問題的設置上要盡可能做到科學合理,要注重問題的密度、強度和難度,著名學者維果斯基的提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可以充分運用在我們的教學中。同時,需要注意的是,教無定法,需要根據教學的具體情況,不能生搬硬套。開展科學有效的教學,這是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長期去做、努力去做的一項工作。
教學活動是一項長期復雜的過程,尤其是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我們的教學面臨著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加強學習能力,提高自身素質,同時,要加強研究學習,合理引導學生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