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霞
【摘要】在思品教學中,運用“體驗——認識——運用”三步曲活化思品課堂。體驗,即從故事(包括自己的親身經歷)開始體驗生活;認識,即從故事中受到啟發,提升認識,內化為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運用,即運用這些認識,觀點去解決實際學習生活問題。也就是“故事——啟發——故事”三步曲,生動活潑地開展思品教學,利用思品這個平臺,全面提高思想素養,指導學生的行動,全方位提升學生的其他科目學業成績以及整體素質。
【關鍵詞】體驗 認識 運用 思品 學習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4-0061-01
2015年中考,我們湖北漢川實行改革:思品中考只記等級,不記入總分。如果想考重點高中至少必須考B級。表面上看是減輕了學生的課業負擔,實際上思品課更難教了,用老方法背誦問答題,學生們感到很枯燥。只有探索新方法,新思路。我嘗試的新方法就是“體驗——認識——運用”三步曲活化課堂,并用思品這一平臺全方位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全方位提升學生的其他科目的學業成績以及整體素質。
下面我以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思品第四課《人生當自強》第二框“少年能自強”為例,闡述自己的上課流程。
第一步:體驗
故事開始,情境導入。沒有人會拒絕好聽的故事。思品課尤其如此。但故事的選擇也非常重要,一定要緊扣學習重點和難點,一針見血地提出要解決的問題。一般情況下,是以課本為主,因為教育改革首先是教材改革,一定要珍惜課本,千萬不要搞題海戰術,而舍本逐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故事先后順序略作調整,或者增加一些更新鮮的故事以作補充。
這一課時的學習重點是:培養自強品質的方法。(1)理想,是自強的航標。(2)戰勝自我,是自強的關鍵。(3)揚長避短,是自強的捷徑。學習難點是:結合自己的實際,把自己培養成為自強的人。所以我設計的故事就是:(1)“蘋果大王”的故事。(2)“牛頓做風車”的故事。(3)“愛迪生發明”的故事。分別對應三種培養自強的方法。
第二步:認識
“蘋果大王”的故事講的是一個果林專業的大學生畢業后不顧家人的反對回家鄉種植果園,用自己所學知識讓年年不收的蘋果園喜獲豐收,成為蘋果大王的事。我設計的問題是:“蘋果大王”的故事告訴我們:他自強的航標是什么?(理想)學生一致回答。因為他懷著用所學改變家鄉貧窮面貌的夢想,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偉大理想,讓他自強不息,克服重重困難,獲得成功。
“牛頓做風車”的故事講的是牛頓小時候讀書不用功,成績差,把做好的風車拿到學校,同學們嘲笑他會造風車,卻不懂其中的原理,還打碎了他的小風車。牛頓受到觸動,改掉不動腦筋的缺點,勤于思考,愛動腦筋,愛學習,后來成為一位舉世公認的科學巨人。我設計的問題是:牛頓自強的關鍵是什么?(戰勝自我)學生們很容易回答。
“愛迪生發明”的故事講的是愛迪生每天在實驗室里工作18個小時,吃睡都在實驗室里,到了癡迷的地步。還說:“我一生從未做過一天工作,我每天都其樂無窮。”后來,成為發明大王,造福人類。我設計的問題是:愛迪生自強的捷徑是什么?(揚長避短)做自己喜歡的事,容易成功,少走彎路。
第三步:運用
提高認識后,接下來就是用所學的觀點和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我用的是思品配套的練習冊作業,即材料分析題。用培養自強的三種方法解決這些問題。當然,還要聯系以前學過的其他知識綜合分析,用活潑靈動的心靈和語言去解決那些問題。例如這一課我選擇的是楊振寧放棄實踐物理,改學理論物理,后來獲得諾貝爾獎的故事。用到的就是培養自強的第三種方法;揚長避短。因為楊振寧的動手能力差,后來在導師泰勒的指導下改學理論物理,發揮自己的長處,取得成功。
我更注重思品學習指導學生的學習生活實際問題。這一課對學生的思想指導尤其重要。我設計的問題是:你怎樣做一個自強的人?說說你的理想,你的缺點,以及你的長處和短處。然后組織一次寫作比賽,題目自擬,可以寫《我的理想》、《我的最愛》等,圍繞培養自強的三種方法寫自己的成長足跡,每個人的作文都張貼在教室的專欄里予以展示,面向每個學生。其次,下次課開始時開展一分鐘優秀作文的即興演講。這樣思品課就學活了,不是為了考試,而是為了提高學生的思想素養,以及借助這個平臺,指導他的行動,全面提高其他各科學業成績,以及整體素質。
當然,如果遇到講國家政策方針的思品課,也是可以用這三步曲的:“體驗——認識——運用”。因為所有的理論都是來源于實踐,從實踐中來的理論再去指導新的實踐,在新的實踐中再創新理論,再用新理論來指導更新的實踐。即實踐與理論相結合。也就是我們的三步曲。“體驗——認識——運用”,即“故事——啟發——故事”,真的很有趣,思品課就是故事會,同學們很喜歡,老師們不妨試試吧。高效課堂離不開大膽地探索和實踐,希望在我的課堂中還有更多更新的方法和策略誕生,讓學生們快樂學習,茁壯成長,并用這些思想指導學生行動,幫助他們獲得全方位的成功,早日抵達夢想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