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數學是高中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同時也是難點。數學不僅對學生的高考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對學生將來的發展也有舉足輕重的影響。而當前數學教學卻舉步維艱。本文就如何創新教學方法進行深入研究,以便更好的提高高中數學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中數學 創新 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4-0119-02
一、創新課堂教學方法
(一)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
教師作為授課者,應摒棄填鴨式教學,幫助學生答疑解惑,引導學生發散思維讓他們自己課堂上主動思考問題、提出問題充分發揮學習數學的主動性。美國當前學生主動發現問題探索知識的教育模式就是我們努力達到的方向。
(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來培養他們對數學的興趣。比如帶領學生一起做數學模型。與此同時也讓他們在操作的過程中提高了觀察分析的能力。有些數學基礎差或者是成績有所下降的學生,要在課下多了解情況,切不可當眾批評或是指責以免挫傷他們學習的興趣。可以安排成績好的同學跟成績不太理想的學生坐在一起,起到一個帶動的作用。
(三)注意理論與實際的相結合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事先創造準備一個實驗,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時候也可以親身參與進去,既有助于學生理解問題,理解那些抽象的數學概念也有利于培養他們的團隊協作能力,同時提高教學的質量。
二、轉變高中數學教學思維
(一)擺脫權威束縛,激勵學生自主創新
教師的教學不能一味的跟著權威走,要放開對權威的崇拜,敢于挑戰權威制造認知沖突。 首先提出假設,創造懸念,使得學生在教師的指引下開拓思路。讓學生在自己思維的指引下探究知識,解決困惑,從而使知識體系能夠更深刻的印在他們的腦海中。
(二)從多個方面進行教學評價
在新課改的大勢下教師應改變觀念,摒棄過去成績至上,只把教學成績作為評價教學結果唯一標準的做法。現代的數學應該更注重學生平時的學習表現,對知識的理解能力以及他們求知學習過程。應把學生的學習過程作為評價的一個重要內容,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既要注重技能的培養同時也要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并且要根據學生不同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認清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另外在老師評價學生為主的情況下也可以讓學生之間互評以及學生的自評。使得評價更加客觀,也更具真實性。
(三)注重學生情感的培養
傳統的教學過程中,往往只注重學生學生能力的培養以及知識的掌握,往往忽略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因而使得很多學生感覺數學枯燥無味,不愿意去學數學,甚至是畏懼數學。而真正的教學應當是師生圍繞教學內容對知識的交流而進行的一種特殊的情感交流。因此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將知與情和諧統一,使得認知力量和情感力量同時發揮作用。使得學生可以在快樂中學習,從而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認知,也可以提升課堂教學的品味,提高教學質量。
三、合理調整教學內容
(一)適當調整教材的順序
編排教材時尤其應注意知識的關聯度,應考慮如何串聯會使得學生的理解更為輕松。必修1主要的教學內容是集合與函數,一次函數、二次函數到指數對數函數以及冪函數,這些函數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系統性和整體性。不過在很多情況下講解知識,練習習題都需要用到一些有關不等式的知識。例如,研究函數的零點問題、一些函數的單調性問題、函數的最值問題等等,都需要用到解不等式。這就需要我們把知識進行一個整合。除此之外,任何數學的運算都是為了應用,函數也不例外。學生也只有充分理解并且掌握了函數的有關知識才能得心應手的對其進行應用。因此教學活動中我們常常把函數的應用(I)與函數的應用(Ⅱ)放在一起進行教學從而提高學生對其的理解從而也可以加深學生的印象和體驗。另外也要注重通過數學與其他學科的關聯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
(二)適當增刪教材的內容
教師的作用并不是簡單地對教材進行復制再粘貼到學生的腦子里。如果僅僅是這樣的搬運,不僅學生會覺得無聊,課堂的氣氛也會無比沉悶教學的質量也難以得到提升。教師應當對教材的內容了熟于心并適當的進行一定的刪減和增加,以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的掌握。
(三)有效利用教材上的習題
提高數學學習能力一個很重要的途徑就是通過做題來實現的。而教材中的例題、習題又是經過重重篩選的十分具有代表性的。通過對教材中例題的講解,可以引導學生思維,發揮其主觀能動性。也使得學生在解題過程中鍛煉了思維,了解了自己的思維缺陷,從而在以后的階梯過程中進行改正。是知識能力思想以及方法的結合。
四、結論
高中數學是教師教學也是學生學習的重難點,只有創新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才可以讓教師和學生一起跨越數學這道鴻溝,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和教師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張璇.淺談高中數學教學方法及實施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3(15)
[2]黃金蓮.談高中數學課改中教學方法研究[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2(10)
作者簡介:
劉洋(1982.1.10-),中教一級,大學本科,數學與應用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