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洲 陳軍
摘 要:隨著市場經濟體系的不斷完善,各項體制改革的深入進行,我國高等教育進入了改革與發展的新時期。完善的資產管理制度是高校健康持續發展的前提。目前,高校資產管理方面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和弊端,出現了資產使用效率低,流失嚴重,配備不合理等現象,阻礙了高校健康有序的發展。文章系統分析了高校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高校 資產管理 必要性 存在問題 對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F27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5)04-132-02
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特別是“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提出,高等教育進入了一個迅速發展的新時期。高校作為科研及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在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高校資產是教學、科研和辦公等活動正常開展的基本保障,但是目前高校對資產管理的重視度卻相對比較低。在市場經濟快速發展、高校辦學規模快速擴大的大背景下,完善資產管理體系顯得尤為迫切。
一、高校資產的概念及加強資產管理的必要性
(一)高校資產的概念及內容
1.高校資產的概念。高校資產指的是高校所使用或占有的能夠以貨幣為單位進行計量的經濟資源,包括各項資產、債券以及其他的各項權利。根據《高等學校財務制度》第八章規定,高校資產主要包括固定資產、流動資產、對外資產以及無形資產等。
2.高校資產包含的內容。高校資產可以從多方面進行衡量,從來源上來看,包括依法收取的費用、財政投入的費用、創收的費用、所得捐贈以及各項基金和負債等項目所形成的資產。從會計運用方面來看,包括固定資產、流動資產、對外資產和無形資產等。高校資產既是衡量辦學規模和實力的重要指標,也是進行進一步籌資的基礎。
(二)高校資產管理的主要特征及加強管理的必要性
1.高校資產的主要特征。高校資產主要特征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闡述。首先,來源多元化。高校資產可以通過自主知識產權購置,也包括政府的撥款以及商業貸款購置的資產和社會各界的捐贈等。其次,形態多樣化。高校資產分為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有形資產指以實物體現的資產,包括各項建筑,科研設備等;無形資產指不具實物形態,但是卻可以帶來一定經濟效益的資產,包括自主知識產權、校名、校徽等。再次,高校資產既有經營性資產,也有非經營性資產,其主要區別在于經營性資產要實現資產價值的增值,具有資產性,而非經營性資產不需要實現資產價值增值,屬于非資產性。
2.加強高校資產管理的必要性。目前,我國大部分高校資產都屬于國有資產,直接由國家或者地方撥款管理,只有一小部分的高校屬于私立院校,其資產歸私有。本文主要論述的是國有資產范圍內的高校。所謂國有資產,是指屬于國家所有的一切資產的總稱。由于高校資產屬于國家資產,所以各高校就需要嚴格遵守《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的相關規定,重視對資產的管理。
高校為了有秩序的管理資產,成立了相應的管理部門,但是各高校對資產管理的力度和速度還有待加強。十八大以來,新形勢下高校資產管理又面臨著新的要求和挑戰。高校必須認識到資產作為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是教學、科研、辦公活動的物質保障。加強資產管理,對高校發展有著深遠的現實意義。
二、高校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
高校資產的數額、配置、利用率的高低直接關系到辦學質量以及各項效益的高低,從而制約著高校的發展速度。因此,管理好高校資產,提高資產利用率,使其在辦學過程中發揮最大效益,是各高校共同追求的目標。目前高校資產的管理還不夠完善,存在著許多問題。
(一)資產管理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
對于高校資產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大部分都是以“暫行條例”、“暫行辦法”以及“管理辦法”等出現,相關法律法規不夠完整,不夠健全。目前依據的法律法規主要有教育部出臺的《教育部直屬高校、事業單位國有資產使用和處置行為管理授權審批暫行辦法》以及財政部出臺的《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管理實施辦法》、《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等等。這些法律法規都比較籠統,缺乏資產形式和配備兩個環節的相關規定。此外,這些法律法規并沒有包含事業單位的全部資產的管理規定,沒有涉及增量資產。隨著事業單位資產在數量、質量以及結構上的不斷調整,不完善的法律法規對事業單位的資產監督管理造成了嚴重的阻礙和制約。由于相關條例不夠嚴謹、可操作性低、管理力度不夠,導致高校資產的嚴重流失,使用效率低,無法為資產管理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
(二)資產管理觀念較落后
由于高校對于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觀念不強,導致了資產的流失,利用率低下,使資產沒有發揮應有的效能。在市場經濟大背景下,高校辦學的自主權也在不斷地擴大,在資產管理上追求效益的特征也逐漸明顯,但是高校資產仍停留在“經費”觀念上,不計結余,不管盈虧,對資產的效益性沒有充分的認識,從而導致了資產的嚴重浪費。所以提高對資產管理的認識,對資產進行合理的利用,以提高經濟效益是目前高校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
(三)管理方法落后,缺乏科學有效的管理制度
從資產管理體制看,基本遵從“國家統一所有、各級政府分級監管、單位占有及使用”的三級監管模式,責、權、利的嚴重脫節。高校對資產的管理一般是多頭分管,管理方法落后,缺乏統一的管理制度,沒有明確規定各部門的職責和權限,各部門不能有效的實現資產的有效管理,而導致利益糾爭,遇到問題踢皮球的現象。
(四)現行體制不適應資產管理發展要求
很多高校沒有充分地認識到高校資產管理的重要性,沒有專門的資產管理機構;還有一些高校由于精簡機構,撤銷了原有的資產管理機構;有的雖然設有資產管理機構,但是由于人員不能落實到位而不能實現有效的資產管理;有些高校頻繁的進行機構改革或者崗位輪換,導致工作連續性差,管理流于形式,沒有建立統一的資產管理制度,對資產缺乏統一的協調管理,使高校資產很難在全校范圍內實現資源共享,難以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協調作用。
(五)資產管理缺乏有效的評價指標體系
目前相關法律法規對高校資產的管理,沒有建立統一有效的資產評價指標體系。高校資產不僅包括國有資產,還包括非國有資產。目前的高校資產管理大多只重視對國有資產的管理,而忽略了不斷增加的非國有資產的管理。而且,事業單位缺乏與之相對應的資產管理評價指標體系,缺乏具體的資產管理考核依據,使得資產管理的可操作性較低。雖然高校不斷強調提高資產的使用效率,但是由于缺乏具體的考核指標,所以大多只現于文字形式。對于國有資產,大多高校參照國有企業的相應考核指標進行,但是對于非國有資產,則缺乏統一的考核標準,從而導致對高校資產的管理不夠科學合理。
三、發揮市場作用優化管理,盤活高校資產的建議和對策
(一)健全高校資產管理的相關法律體系
防止資產的浪費和流失,提高資產的使用效率,關鍵在于制度層面的設計。健全的法律法規體系應包括以下內容:資產評估管理、日常管理、產權管理、投資與收益管理、經營管理等。明確資產管理中的職責權限,規范管理制度方法,為科學合理的利用資源,實現高效的資源配置提供健全的法律依據。政府及相關部門需要盡快制定更為完善法律法規體系以形成科學合理的資產管理體系。
(二)轉變觀念,提高對資產管理的認識
只有從根本上轉變資產管理的觀念,提高資產管理意識,才能充分認識到資產管理的重要性。要將資產管理當作一項關系高校發展的重要工作對待,要加大對資產管理的制度約束,對管理力量進行有機的整合,提高全體教職員工對資產管理的重視度,保證資產管理安全、完整、保值、增值的良好氛圍。
(三)構建健全且行之有效的內外監管體系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內外監管體系是高校資產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同時還需要建立嚴密的監管組織結構,建立適應市場變化并可以及時調整監管方式的資產監管機制。對于外部監管體系的建立,可以借鑒企業對于國有資產的管理方法,在各級政府部門監管的基礎上,應由律師事務所、會計事務所、資產和資信評估鑒定機構等外部組織力量,嚴格遵守國家相應法律法規進行共同監管。針對目前高校條塊分割、多頭管理的管理體制,需要建立高校資產的統籌管理部門,以此作為內部監管體系,對高校內部全部資產進行監管,確定監管目標,明確管理責任,使用科學的監管方式對高校資產進行動態的管理。
(四)明晰產權,加強高校資產的監管
高校資產形成的主要渠道是政府或者地方撥款,學校對其具有占有權、收益權和處置權,需要對資產進行合理的監管。首先,按現行財務慣例,高校的固定資產不提折舊,從而使高校資產實際價值與賬面價值不相符,所以為了保證資產價值的真實性,在對國有資產的實際價值進行核對后,還應按標準提折舊費用;其次,高校需要制定資產宏觀管理制度,對高校資產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清查、產權登記、資產評估。
(五)完善高校資產管理評價指標體系
高校在明確資產管理目標的同時,需要建立完善的資產管理評價指標體系,不同類別的資產需要不同的資產管理評價指標體系。對于以“保值增值”為管理目標的經營用資產,可以參照企業對于國有資產管理的評價指標體系。對于以“保全保值”為管理目標,主要用于科研管理的非經營用資產,應圍繞資產的使用效率建立完善的管理評價指標體系。
要實現高校資產科學合理的利用,提高其利用效率,防止資產的流失,首先需要轉變高校資產管理的觀念,完善資產管理的相關法律法規,建立完善的高校資產管理機制和評價指標體系,從根本上解決高校資產管理中的問題。
(江蘇省社科應用研究精品工程 14SWB-099)
參考文獻:
[1] 楊云標.高校資產結構現狀及優化分析[J].昆明理工大學學報,2002(27)
[2] 武秋北,劉建平.在市場機制下重塑高校資產管理模式[J].經濟師,2007(12)
[3] 李楊.高校資產管理現狀分析及發展變革[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2(16)
[4] 國宏.高校國有資產管理研究與展望[J].寧夏農林科技,2013(54)
[5] 婁軍.高校資產管理存在問題及對策分析[J].現代商業,2014(12)
[6] 杭琰.淺談高校資產管理[J].科技資訊,2014(26)
[7] 顏萌.高校國有資產管理目標定位和優化策略的系統思考[J].江蘇高教,2013(3)
[8] 王繼征:淺析高校資產管理現狀及對策[J].當代教育論壇,2009(9)
(作者單位:南京工業大學 江蘇南京 211816)
(責編: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