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敏
【摘 要】“成功的教學,所需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努力激發培養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享受學習的樂趣,是九年級化學教學的任務之一,也是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初中化學 興趣 學習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4.106
成功的教學,所需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也說:“學習最好的動機是對所學學科感興趣”。興趣是一種特殊的意識傾向,是動機產生的重要主觀原因,良好的學習興趣,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思維的動力,正如孔子所說:“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努力激發,培養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享受學習的樂趣、使學生樂于學習化學,是初中化學教學的重要任務,也是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更是激發學生對所學學科不斷探究和創新的有力手段。
一、巧設懸念
化學是一門自然科學,若對教學進行精心的設計安排,力求生動、形象、幽默風趣,就能使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學到知識。例如九年級化學緒言課的教學我是這樣設計的:課一開始,并不急于叫學生馬上看課文,而是先設置一種問題情景,激發學生的好奇心,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大家看過魔術表演嗎?”“現在,我來表演個小魔術,請大家欣賞”。在學生驚奇的目光下,將四個事先沾有不同液體(都是無色的)的小燒杯擺在桌子上,然后將一瓶無色液體分別注入四個小燒杯中,奇跡出現了,四個無色燒杯中分別出現了紅、藍、白、黃四種不同顏色的“飲料”。此時,全班沸騰起來了。學生們驚奇又不可思議,個個以期待的目光望著我,希望得到答案。但我沒有正面回答:“你們想知道其中的奧妙嗎?這魔術的答案就在這本書里。”我邊說邊揚起化學課本,使學生在“觀察——驚嘆——疑問”中感受化學世界的神秘和新奇,使他們一開始就向往學習化學,增強對化學學科的興趣味。
二、誘導探究
例如,在學習《燃燒和滅火》這一課時,關于燃燒條件的探究中,當銅片上的白磷沒有點燃卻自己燃燒了,而通入氧氣的白磷在水中竟然也燃燒起來,這個現象極大地刺激著學生去探索其中的緣由,探究活動也順理成章地推到了高潮,學生在非常自然的情景中總結出燃燒所具備的三個條件,原有關于燃燒的體驗在課堂上得到了理論上的提升。再如,本課題中還有一個蠟燭燃燒現象不同的實驗,教材中注重了隔絕空氣和產生二氧化碳氣體會對燃燒造成什么影響,根據學生的生活經歷和前面對燃燒條件的探究結論,我在教學中提供部分器材或直接由學生自己通過嘗試性的實踐,采用盡可能多的方法使正在燃燒地蠟燭熄滅,學生的思維被極大地調動了起來,爭先恐后地嘗試著各種方法,除了書上介紹的方法外,還采用了書的扇動,用水噴淋,用剪刀剪去燃燒的燭心等方法,一節課上學生一直興趣盎然,課堂氣氛輕松活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再如學習《使用燃料對環境的影響》這一課時,有一個酸雨危害的模擬實驗,用二氧化硫溶于水后的溶液來代替酸雨,讓學生觀察其對金屬、大理石和蔬菜等物品腐蝕的情況。實驗實際上是將酸雨的效果進行了一些有效放大,實驗在學生的視覺關注下,鎂帶、大理石被蠶食著,新鮮的蔬菜在溶液中變黃、變黑等現象無一不使在場的學生受到了觸目驚心地震撼,經過這樣一個極為成功的體驗性實驗,學生很容易接受酸雨對我們生存環境的破壞這一事實,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增強了學生環保的意識,也使他們深深體會到化學就在我們身邊,需要他們積極地去探究,這樣,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生活實踐
例如,在學習《愛護水資源》時,我要求學生調查了解“附近的牛津河水清嗎?請問父母,在他們當學生時,這條河是不是像現在這樣臟?”學習《燃燒和滅火》時,課后布置學生到振華加油站、倉庫觀察“嚴禁煙火”的標志,到車站了解哪些物品嚴禁帶上火車,到臨夏市建材廠觀察水泥是怎樣燒出來的,還開辟了“廚房中的化學”實驗課題,讓學生利用家庭廚房現有的物品進行實驗、觀察,如觀察沒擦干凈的鐵鍋;菜刀表面留下的銹斑;用醋除去舊的水壺和熱水瓶內沉積的水垢;比較食鹽和白糖溶解性的大小;將雞蛋放入盛食醋的茶杯中觀察蛋殼表面產生的氣泡;限用廚房內的用品來鑒別精鹽和堿面等。通過這些活動使學生感到化學就在我們身邊,化學與生產、生活、社會密切相關。這些實踐活動學生都是在快樂的情緒狀態下完成的,增強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收獲到成功的喜悅。使學生情緒倍增,效果良好。
四、多用激勵性語言
以前常說“失敗乃成功之母”,是用來激勵受挫者的名言。而對于正在成長的學生來說,經常的批評、打擊、挖苦、諷刺,對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有很大的損傷的。學生失去了自尊、自信,自然就會產生厭學的情緒和態度,從而影響學習的效率。所以教學上應用“成功乃成功之母”。對學生一個小小的進步給予更多的表揚、鼓勵,將會激勵學生去嘗試獲得更大的成功。
五、多用直觀教具和直觀的教學手段
從學生思維發展水平來看,初中生正處于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因此,對于講解化學一些變化的過程,如果只用干巴巴的語言來描述,學生難以接受,即使你講得再好,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也不會太高。如果利用掛圖、模型、標本、實物等直觀教具和直觀的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嗅覺等各種生理感官,將極大地提高學生聽課的注意力,有效激發求知欲望,主動去探究知識。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利用電視、VCD、因特網、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將更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若只用語言講解,學生不容易理解,而做出一個多媒體課件播放,學生一看就明白,既節省教學的時間,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總之,在教學中要不斷更新觀念、不斷地總結、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優化課堂結構,優化學生練習,充分利用實驗和多媒體等現代教學手段,積極開展學生探究活動,充分調動學生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善于學習、樂于學習,從內心體會到學習的愉悅。變“強制性”教學活動為“主動性參與”教學活動。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高學生能力和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