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春姝
【摘要】創業對推動國民經濟發展,促進就業具有重要作用。要把大學生培養成為創業型人才,需要對大學生進行創業知識、創業能力和創業品格等多方面的系統養成教育,既需要“課程化”教育,亦需要發揮創業實踐平臺的作用。本文從大學生校園創業教育實踐層面,分析了高校創業教育研究的現狀、存在的問題,闡述了大學生創業教育實踐研究的意義,并以大學生“校園英語”服務社的構建為例,展示實踐研究成果,分析大學生創業教育實踐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大學生 創業教育 實踐
一、高校創業教育研究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1.研究現狀。199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辦事處在日本東京召開了創業教育實驗情況交流研討會。此后,該組織還多次召開國際會議,強調教育和培訓必須加強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研究交流創業教育和創業能力培養問題。
當前,國內高校緊跟國內外大學生創業教育的時代潮流,大力推進大學生創業教育步伐,設置課程、搭建平臺、舉辦競賽,廣泛開展創業教育系列活動。從我們的創業教育實踐來看,大學生創業平臺建設是高校創業教育工作的關鍵環節,是大學生創業實踐活動的有效載體,對大學生畢業后的社會化、市場化創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孵化作用。
2.存在的主要問題。高校當前的創業教育存在重理論,輕實踐,實際成效不明顯的問題。目前,多數院校僅把創業教育課程作為就業指導課程中的一個內容,僅依靠就業辦公室的老師講授幾節創業輔導課,沒有獨立設置,系統安排,使創業教育這一系統工程流于形式,停留在膚淺的創業理論教育層面。
同時,當前高校創業實踐缺少平臺,學生難于獲得實質性的創業實踐活動鍛煉。大學生開展創業活動,必須依托創業實踐平臺,必須強調創業的環境與條件,而很少高校能為學生提供真實的創業實訓條件和環境,往往僅是仿真的、虛擬化的或嘗試型的場所替代創業實踐平臺的建設,把創業實踐平臺從創業教育體系和創業模塊中割裂開來,游離于創業的真實環境和企業的要素之外。
二、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實踐研究的意義
1.創業實踐平臺建設是高校創業教育體系的有效組成部分。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是大學教育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包括課程體系,還包括非課程體系。國內越來越多的高校已經認識到創業作為一種通用技能,實現這種技能傳授,需要有層次的培養和磨煉。如市場預測、財務分析、行業溝通、法規解讀等能力,必須在實踐平臺中不斷學習和提升,那些非智力因素的陶冶,更應該在實踐的環境中合理滲透。
2.高校創業實踐平臺是學生創業活動的有效載體。國家和高校鼓勵學生畢業后自主創業,在校的創業實踐活動是學生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環節。學生創業活動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復雜性,是準備創業的學生和“社會”、“市場”之間交流、溝通的橋梁,是學生了解創業、學習創業的一種形式。學校搭建學生創業教育實踐平臺,完善平臺市場要素,形成真實的創業環境,提供學生創業的基本條件和風險金支持,配備創業實踐指導老師予以創業糾偏,使學生在創業嘗試的過程中,按照市場規律的要求推進創業項目健康發展,降低創業風險,提高創業成功率。
三、大學生創業實踐的實施
項目首次建立起大學生校園英語服務平臺,由英語專業學生發起,創業指導老師、企業專家、行業專家、創業實踐同學深度合作,將實踐項目作為平臺,將咨詢服務和英語教育輔導相結合,打造為廣大學生服務,逐步擴展到社會各個層面英語服務的機構。充分利用我們的英語專業學生英語水平相對較高,較為了解國外情況的優勢,提供家教輔導,英語翻譯工作,同步為留學生提供資料查詢,表格填寫等服務。
項目以創業教育理論、管理學以及經管類教育實踐為基礎,結合理論研究和實證分析相結合的方法,運用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原理,將英語專業學生專業優勢與大學生創業教育有機結合,將大學生創業教育理論與創業實踐相結合,主要采用查閱文獻資料和實地調研的方法,輔以系統方法、對比法、分析歸納法、實踐應用等科學研究方法開展研究工作。
1.確定組建項目的專業團隊。項目以創業團隊指導老師為創業團隊建設的專業指導和后盾,以英語系的全體優秀學生為支撐,挑選出業務的項目負責人,并組建每個服務項目的專業團隊,負責該項目的運營工作
2.確定項目針對的服務對象。項目以校園內部與校園周邊為主,同時面向社會各個層面,旨在學習英語、提高英語的人群。
3.確定項目拓展的業務范圍。家教:主要針對小學、初中、高中生以及大學生等需要英語一對一家教的人群;英語培訓翻譯:包括口譯和筆譯。口譯方面,我們針對顧客的需要,選擇優秀的口譯人員。筆譯方面:針對個人或企業英語翻譯的需要,滿足廣大顧客;大學英語四六級及專業英語四八級的陪讀:針對的對象主要是在校大學生;雅思、托福和留學的相關輔導和咨詢。
4.確定項目運作的創新方法。項目組在網上建立專業服務網站,配合廣告等措施,擴大宣傳力度,多種渠道獲取顧客信息。
四、大學生校園創業實踐的成果
本項目為大學生創業實踐提供平臺,為學生提供了進行創業嘗試與模擬操作的制度設計、項目安排、活動組織以及硬件支持的整體工程,成為大學生創業教育的重要載體和條件保障,同時,形成三個方面的創新:
1.合作創新。項目首次建立大學生校園英語服務平臺,由英語專業學生發起,以創業指導老師、企業專家、行業專家、創業實踐同學深度合作為基礎;經驗豐富的學校與企業創業培訓教師指導聯合指導。校方指導教師有多年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經驗,具備指導學生就業和創業實踐的理論與實踐知識基礎。先后指導學院200余名學生完成SIYB創業知識培訓,獲得培訓證書,所指導的畢業生中有多名學生創業成功案例。企業咨詢指導教師,為全球卓著英語培訓專家地區負責人,具備英語專業指導技能,同時具有英語培訓辦學成功經驗,帶來豐富的企業管理經驗,為學生學習、參觀、實習提供條件,組織學生與同行企業做經驗交流。
2.服務創新。項目將充分利用團隊學生的專業優勢,提供家教輔導,英語翻譯工作,同步為留學生提供資料查詢,表格填寫等服務。該服務社主要負責同學為大二同學,服務社與企業聯手,對從業學生開展培訓,教授學生良好扎實的英語輔導創業經驗,鍛煉學生英語教育、翻譯功底,同時鍛煉提高英語培訓翻譯實經驗;通過與企業指導教師學習,以認真負責的服務態度和意識,了解各種辦理出國手續的程序,并能準備地提供相應的服務信息;鍛煉了大學生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能夠用地道的英語表達,達到有效的溝通;良好的親和力以及與人溝通的能力,能夠有效而準確的傳遞信息。項目計劃通過兩年的創業知識和專業知識培訓,讓項目負責人成為學生英語服務創業的行家里手,并把創業經驗與專業服務經驗傳給低年級的服務社同學。
3.發展創新。以實踐項目作為平臺,將咨詢服務和英語教育輔導相結合,打造為廣大學生服務,逐步擴展到社會各個層面英語服務的機構。
五、大學生校園創業實踐需要解決的問題
1.學生自身素質急需提高。大學生專業知識較好,但在培訓職業禮儀,市場前景分析、留學中介服務、論文或文獻翻譯的準確率等方面都存在急需提升的問題:服務社內部成員需要進行各種基礎知識,公共禮儀等方面的培訓,以確保服務社的教師都能具有良好的職業素質和風貌;要集中內部成員的力量對各自的知識進行整合,從而提供相對準確而科學的譯本;還要對服務社成員培訓有專門的從事留學中介服務人員,確保其具有較好的跨文化交際能力以及對各種申請手續的熟練操作能力。
2.外部物質支持短缺。因為資金支持有限,辦公場所受限,導致大學生校園創業活動發展受限,如在前期校級相關創新訓練項目研究中,網絡技術不成熟導致英語網絡公司發展緩慢,不能及時更新相關的服務內容和服務成果,網絡平臺的建設及管理模式還有待于提高。在今后的建設中,將做好學習培訓,為網絡平臺建設提供人力物力支撐,完成網絡平臺建設工作。
參考文獻:
[1]陳秀珍.試論大學生的創業能力及其培養[J].教育與職業, 2010(15).
[2]席升陽.我國大學創業教育的觀念、理念與實踐[J].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
[3]張利君.我國大學生創業實踐模式的探索與構建[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