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筆者上一節主語從句語法新授課來探討語法課中引導學生運用探究性學習的教學方法,并通過教學案例來說明運用探究性學習的教學方法更能推動學生的主動參與,更有利于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語法教學 探究性學習 教學觀察與分析 反思
一、 問題的提出
傳統教育采用的是注入式教學法,現提倡的探究式學習的教學方法與傳統的教學方法有著明顯的不同。探究式學習是以學生為中心,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自主地探究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然后由學生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生成新的知識。教師的作用是負責課堂活動的組織和幫助學生解決遇到的疑難問題,促使學生得出新的結論,從而達到提高學生自我學習能力的目的。
語法教學的目的就是使學生通過學習基礎的語法知識去掌握句型,進而用句型去進行聽、說、讀、寫等實踐活動,達到培養學生基本語言技能,從而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最終能實現正確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目的。因此語法教學必定是英語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目前很多教師在語法課采用的傳統的語法演繹的教學方法,即先講清概念,再呈現語法規則,后舉例說明主要用法,最后要求練習和拓展。這種方法由理論到實踐,直接、明了、簡便,但容易導致以教師為中心,填鴨式教學。語法教學不是單純的知識灌輸,不應以講解和傳授為主,而讓學生死記硬背語法規則,一味套用基本句型。因此,教師在教授新語法課時,必須多動腦筋,想方設法采取積極有效的語法授課方法。
《現代英語教程·一》Lesson Eight的中心語法是“主語從句”,而且是新授課。但在此之前的學習中,教材中有出現過這個語法現象,而且前一單元剛好學過名詞性從句中的賓語從句和表語從句,因此對學生來說,不會感到陌生,理解上沒有太大的問題。筆者根據此語法,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運用探究性學習的教學方法進行了一次嘗試。
二、 教學案例
主語從句教學觀察與分析
1.背景
(1)上課時間:2010年4月10日
(2)上課地點:大專903班
(3)學生情況:全班50位學生,絕大多數來自農村。學生英語基礎普遍很差,接受能力也差。
(4)知識背景:學生在前一單元剛好學過名詞性從句中的賓語從句和表語從句,而且教材中也出現了此語法,因此對學生來說,不會感到陌生。
(5)教學目標:能辨認主語從句,能歸納總結主語從句的用法并能理解運用。
(6)預期目的:傳統的語法教學中,教師往往給出語法規則,然后讓學生操練,套用規則以達到鞏固目的。這對學生來說,屬于接受性學習。這樣的教學方法,學生的主體性沒有得到充分發揮,課堂氣氛較沉悶,學生容易感到枯燥無味。因此,我想將探究性學習滲透在語法課堂教學中,創設情境,讓學生發現語法規則,鞏固規則,運用規則,從中發展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
2.設計意圖、教學過程及分析。“探究性學習”強調以學生為主體,問題為中心,研究為手段,實踐為途徑,過程體驗為重點,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為目的的一種學習方法。在本課設計時,我力求將上述特征體現在課堂教學中。本課較大的探究活動都安排了“小組合作“這一研究性學習的基本組織形式,研究性學習以過程體驗為重點,使學生通過“觀察—對比、討論-歸納-鞏固—運用”來真正掌握主語從句這一語法現象。
3.教學過程
(1)引入“發現規則“的探究活動
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
Step1首先,讓學生聽一首大家都很熟悉的英文歌曲“what will be will be”
(分析:由于我以歌曲來引入語法教學,把枯燥無味的語法變成學生樂于接受的模式,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此語法的興趣。)
Step 2.Discovering structures.Give students some sentences and ask them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structure of these sentences. (板書并直觀地劃出句子的主語)
①You are students.
②To learn English well is not easy.
③Smoking is bad for your health.
④That we shall be late is certain.
⑤What she said is not yet known.
⑥Where the boy has gone is not known.
(分析:此舉給學生一個直觀的印象,讓學生進一步認識主語從句的結構,加深印象,為下一步的學習作鋪墊。整個過程比較順暢自然,學生情緒愉快,達到了引入的目的,使學生自身處于一種主動認知的狀態。)
Step 3.Reading and finding out the Subject Clause.
Ask the students to read the passage and find examples of subject clause in “How Life Began on the Earth”
在前面的一系列熱身活動之后。讓學生自己找出主語從句,讓學生通過已輸入的語法規則來觀察運用,可加深學生對主語從句的印象,也為以后的運用打基礎。
(2)布置任務,激勵學生發現規則。
Step 4.Finding out the rules
①Let the students read the materials and have a discussion with their group members.
聽到指令后,有的學生立即按課前分好的小組圍在一起開始討論。我在小組間作巡視,幫助引導基礎比較差的學生發現規律。我注意到平時那些上課不愛開口的差生也能主動地問他們的組員為什么句子開頭that,whether,who,what,which,when,where,how,why…氣氛比較活躍,絕大部分學生能主動參與到討論中。
② At last let the students sum up the rules of subject clause.
此活動采用小組競賽的形式來總結主語從句的規則及其用法,然后我作簡單的點撥。
(分析:在這一過程中,由于我改變以往語法課的做法,把問題交給學生自己去討論,探索,研究,發現并得出結論,這正是探究性學習的目的。通過探究,他們還得出了主語從句后面的謂語動詞一般用單數的結論。)
(3)操練中“鞏固規則”的探究活動。
Step 5.Practice
Do the exercises in the workbook.
Step 6.Competition
Give the students some uncompleted sentences and ask them to complete them with subject clause when necessary.
讓學生從單純的觀察,發現到練習鞏固。引入競爭機制能更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練習中進一步熟悉,鞏固和掌握。為下面的主語從句的運用:由句到一段話,由簡單到復雜打下基礎。
(4)運用中“鞏固規則”的探究活動。Step 7.Play a game: Guessing who he/she is?
Ask the students to describe one of their classmates by using at least one subject clause and others guess who he/she is.
把話題轉移到學生更為熟悉的同學身上,加大了難度。
(分析:從課后反應看,學生意猶未盡,多數學生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形成了主動積極的學習態度,基本達到了探究性學習的目的。)
Step 8 Self_assessment
Step 9 Summary and Homework
三、探究性學習教學學生調查和效果分析
為了了解本次探究性學習教學的效果,筆者做了一次簡單的課后調查。90%的學生贊同教師常常使用探究性學習教學方法。因為他們覺得這種課堂氣氛不沉悶,不是一味地聽教師的講解和死記硬背語法規則,對新的語法知識容易接受,記得牢固。75%的學生認為此課堂對他們的語法理解和口頭書面表達均有幫助。在語法知識的學習心得方面,5%的學生能深入理解該語法形式,20%的學生能在操練階段運用該語法形式,50%的學生在引入階段能大概了解和初步掌握該語法的形式和意義。在鞏固規則的練習方面,95%的學生認為很重要,主要是因為不做練習,就會忘記所學的語法規則。從以述表明:探究性學習教學得到了學生的肯定,起到了提高學生英語語法學習的興趣和信心的作用。
四、教學反思
1.我將本課與平時的傳統教法相比,發現運用探究式的教學方法更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學生思維的廣度、深度、密度更大,更易形成良好的學習方法、策略。本課的大部分時間是學生活動,“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得到了發揮。小組討論學習的形式,又增強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學生從發現規則的喜悅,到鞏固規則,運用規則的興奮,學生體驗到了探究性學習的快樂。而這種體驗,又促進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2.教師在探究活動中的主導作用非常重要。體現在對教材的鉆研、教學過程的設計、情感的激勵、探究學習的氛圍的營造等方面。因此,對學生的積極參與要給予肯定,并及時地進行總結評價。
3.讓學生保持學習的熱情和興趣體驗使用語言的成功感很重要。寬松、和諧的氣氛容易激活學習的思維,他們能比較快的理解語法項目且留下較深的印象。
4.機械性操練和及時點撥是關鍵。在開始實施時,一定要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對語法的形式和意義進行討論歸納,也要讓他們在句子中反復使用和體會該語法功能。
筆者認為語法教學的目的不是學語法,而是促使學生更積極、主動、自然、準確而豐富的實踐語言。而探究性學習教學以學生為中心,符合學生學習語法知識的認知特點,能滿足他們探究語法知識的興趣和訓練自己的學習策略和思維能力的要求。通過此語法課堂的嘗試,發現探究式學習教學能激活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良好途徑。因此,在今后教學中,教師應采用引導學生探究,能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能動性和創造性的教學方法,從而培養和促進學生的綜合語言學習能力的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崇善.探究式:課堂教學改革之理想選擇[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1.
[2]何安平.高中英語改革課程理論與實踐[M].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作者簡介:沈慧英,女,廣東人,廣東省嶺南工商第一高級技工學校英語教師,從事英語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