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振林
摘 要:對于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出現的情況進行了簡單的闡述,聯系新課程之中對于有效教學的說明,并對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進行了相應的探究,并給出了如何在高中信息技術課堂中實施有效性教學的措施。
關鍵詞:新課程;信息技術;科學評價
教師借助課堂的教學實踐,來幫助學生提升自己的學業上的認識,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的含義。而學生在學習知識的時候,知識的量是在不斷地增加的,對于學習的內容也會越來越喜歡。信息技術教師想要提升課堂指導的有效性,就要積極創建符合教學情況的學習條件,根據實際的教學情況,使用合適的教學手段,促使學生增加對信息技術內容的學習,提升課堂的學習成果。
一、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出現的情況
1.教師的教學水平不高
教師的教學能力有待提升,而且在教學的時候語言的說明不形象,控制課堂的水平較低,致使學生對教師的尊重度不高,課堂教學也不能獲得很好的效果。而學生使用計算機的能力也不強,對于信息技術的學習也一直是忽視的態度,致使班級的學習進度較慢。
2.學生的態度不認真
在探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對知識的研究不夠,技術能力有限,也不知道該如何繼續研究,教師也難以處理好教學中的指引環節。而且學生對于信息技術的態度不同,有些學生非常積極,但是學習的條件存在差異,有時也不能完成作業。
3.教學內容缺少新意
要想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要讓學生對教師的教學內容有好感,所以設計一個有新意的教學內容能夠幫助學生對教學內容產生好感。但是教師在做教學內容時對課本的認識不足,使用他人提供的課件,缺少新鮮感,讓課堂的教學效率有所降低。
二、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有效性教學的措施
1.創設有趣的學習情境
信息技術是一門復雜的高中課程,在教學的時候教師要對學生進行詳細的講解,與此同時又是非常具有應用性的,能夠給其他課程的學習帶來更多的幫助??墒窃诮虒W實踐中,教師在教學指導中會過分重視技術方面的授課,但是它是一門具備應用性的課程,所以,要適時可行地教學信息技術,可以采用創設有趣的學習情境。
比如,在學習Flash動畫的時候,教師可以設計幾朵會動的云,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實踐,讓靜止的云朵從左邊飛到右邊。當學生會使用“路徑動畫”之后,教師再給予適當的評價,滿足學生的求知需求。借由以上情境的設置,吸引學生的制作興趣,來幫助學生提升自己的探究技能。
2.小組之間互幫互助
在高中信息課堂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實施與以前不一樣的教學手段,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理解去獲取信息,積極與教師進行技術上的溝通,努力提升學生的積極性。我們都知道,學習的手段并不是只有一種,適合我們學習的演示法就是一種良好的學習手段,而采用多種學習手段進行知識的學習,能夠很好地提升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效性。
因為學生的學習基礎不一樣,借由教師的課堂演示來進行信息技術的授課,如果某些學生有認識上的困惑,可以尋找教師進行單獨輔助,可是并不能獲得很好的教學效果,而分組合作的學習手段是非常值得提倡的。根據他們不同的學習情況與技術水平進行合理的分組,可是在教學活動中,會存在某些學生獨自包攬全部學習作業的情況,這對小組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組長明確自己的職責所在,確保小組內的成員都有自己的作業。這樣的共同追求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的時候互相支持,實現自己信息技術能力的增強,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
3.科學引導學生思考問題
在新課程背景下,要求教師對信息技術課本的信息進行系統的認識,并且其中也需要學生的參與,一起共同實現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學任務。而在信息技術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對問題的解釋不充分,認識不深刻,這就要求教師科學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增加彼此之間的溝通,實現互相學習的目的,促使課堂教學的繼續進行,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
在設計“Excel”這節課的時候,教師使用學生平均身高表作為數據參考,讓學生學會使用求平均等函數進行計算,讓學生提升函數計算這方面的速度。之后,教師讓已經做好的學生再對上表中男、女的身高做統計,讓學生多多操作這方面的內容,那么“平均值”這類的函數問題就得到了解決。
4.科學評價
教師在給學生安排課后作業時,可以讓學生運用熟悉的內容自主完成一份作業,采用多方面評價的手段,對學生最終的作品設計進行指導。在評價的過程中,不但能夠幫助學生清楚自己的學習情況,在他人的作品中也能夠做到吸取他人優點,促進自身的發展。
因為信息技術的飛速進步,所以對于信息技術課堂指導的有效性的研究就會繼續下去,如上只是本人對從前教學的一些經驗之談。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關于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不會停止,在合作之中進步,幫助學生在原有基礎上提升自己的信息技術水平。
參考文獻:
[1]鄒慶生.高中信息技術課堂上發展學生個性淺見[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1(5).
[2]蔣鴻峰.關于高中信息技術教育的幾點問題[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2(4).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