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朝萍
【摘要】隨著高校招生考試改革的不斷深入和部分本科院校向應用型本科方向發展,高職院校的生源競爭將日趨明顯。招生宣傳工作做得是否及時、到位,直接影響宣傳工作的有效性和社會、考生對院校的關注程度。建立起一套招生宣傳工作的長效機制,不僅可有效提升院校的知名度、信譽度,也可更好地為考生服務。本文通過分析我國高校招生生源概況,從實際工作出發,提出建立高職院校招生宣傳的長效機制。
【關鍵詞】招生宣傳 高職院校 長效機制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3-0005-02
近年來,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各高校間的生源之爭也越發激烈,生源的質量作為高校發展的基礎,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高職院校招生宣傳工作做得是否到位。以往的宣傳工作大多直接面對學生和家長,這種方式雖然最為直接,但由于每年考生的主體都會有變更,也就影響了宣傳工作的延續性。由此可見,建立一套招生宣傳的長效機制對于增強院校的知名度,提升院校的信譽度以及吸引更多考生報考是極為有必要的。這也是一個院校能否長足發展的前提。
一、招生宣傳工作的重要性
招生宣傳工作是提高院校知名度和信譽度的重要載體。大多數的高職院基本都是從原來辦學實力強,聲譽較好的中專學校升格而來的,但由于辦高等教育的資歷尚淺,改了名稱后更看似跟以前的學校沒什么聯系了,由此,以往的名聲也很難得以延續,再加上高職院辦學層次大多為專科,社會關注度本就不高,更需要加強宣傳來提高知名度和信譽度。
招生宣傳工作是促進學校長足發展的需要。眾所周知,生源是一個學校生存發展的基礎,只有吸引更多優質的生源報考本校,才有利于學院的建設和發展;而優質生源促進學院的辦學成果、增強院校實力又可以吸引更多優質的生源,以促進學院的進一步壯大發展,這是一個良性的循環的過程。
招生宣傳工作也是應對生源危機的需要。自2009年起,高考的報考人數就開始全面下降,出國,復讀,自考的比重不斷加大,這就使得高職院的生源日漸緊缺,招生計劃普遍完不成的現狀,讓各高職院面臨生存危機。面對此種情況,各高職院急需加大招生宣傳力度,強化招生宣傳的長效機制,以此來吸引更多的考生報考,從而解決生源危機,讓各高職院能夠持續穩定的發展。
建立招生宣傳長效機制可以從根本上提高院校的服務意識,改善服務質量,為家長和學生全方位展示學校的辦學質量,辦學成果以及就業前景,從而進一步提高學校的美譽度。
二、我國高考招生生源現狀
自2008年以來,我國高考報名人數逐年下降,雖然高考人數不斷下降,但是多數高校的招生計劃數卻呈現出逐年遞增的趨勢。而高職院處于高等教育的末端,按照招生的先后順序,先本科后專科,本科院校在各方面都處于優勢地位,以此不用擔心生源及其質量問題,然而,高職院校卻處于被動地位,再加上其數量眾多,競爭激烈,爭取到足夠的生源對其今后的生存發展至關重要。
2008年,全國高考人數達到歷史頂峰的1050萬人,2009年開始下降,2013年全國高考人數912萬人,五年間減少了138萬人。而與此同時,全國各省高考的錄取率在不斷提高,以浙江省為例,近些年的高考錄取率已提高至85%左右,但全國高職錄取人數在2009年達到歷史頂峰的333.6萬人之后開始下降,表明高校生源問題最早在高職院校產生影響。
浙江省作為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試點省份,2017年擬考試不再分文理,實行統一高考與高中學考、必考與選考相結合;錄取不分批次,實行“專業+學校”志愿,按專業平行投檔;高校確定專業(類)選考科目范圍和其他選拔條件,擇優錄取。這對高職院校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機遇是不分批次錄取后,優質的高職院校可以爭取到更為優秀的生源,挑戰則是,院校辦學實力不強,招生宣傳工作做得不到位,將有更多的學校不能保質保量地完成招生計劃。
三、高職院招生宣傳工作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高度重視招生宣傳策劃工作
招生宣傳是一個系統性的工作,其涉及的范圍廣,投入的人力物力多,持續的時間又長,如果不事先做好策劃工作,很有可能會達不到預期的效果,造成資源的浪費。因此招生宣傳策劃工作要講究整體性,對整個宣傳工作的方方面面都涉及到,并要結合實際,設計出優秀適合的宣傳方案。
(二)確保內容真實,做好宣傳資料的編印
首先,宣傳資料一定要確保真實性。各高職校不論通過哪種途徑進行宣傳,都需要確保發布的招生信息真實,準確,全面,如果信息失真,從而誤導了學生做出錯誤的決策,這不僅是損害了學生的利益,同時也影響了學校的聲譽,也進一步影響了學校的發展。所以,宣傳資料的真實準確性也是學院進行自我宣傳至關重要的一點。
(三)組建宣傳工作隊伍
招生宣傳的人員代表的是一個院校的形象,他們直接影響招生宣傳的效果,責任非常重大。因此,要建立起一支積極有效穩定的招生宣傳隊伍顯得尤為重要。這支隊伍需要熟悉近幾年的招生信息,以及本院校的優勢所在,從而有目的的進行宣傳。還需要針對各考生的個性特點,幫助其合理的分析形勢,走出一些報考誤區,揚長避短,選擇適合的專業。
(四)超前性宣傳原則
超前性宣傳原則及在考生報考前,招生宣傳工作要有一個提前期,將考生填報志愿前的這一段黃金時期加以合理的利用,更加深考生及家長的印象,讓他們對院校有更深入的了解,再進一步選擇所要報考的院校。
四、高職院招生宣傳工作的長效機制
從長效機制的角度出發,需要結合實際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宣傳制度。需要方式多樣,特色突出,操作性強以此來延長招生宣傳工作的長效性。
(一)完善獎、助學金
在學校這個整體里,不僅是肩負著教書育人的社會責任感,另一方面,將一部分的宣傳費用作為獎學金發放給那些品學兼優亦或是家境困難的高中學子也是一種社會責任的使然。獎助學金的發放不僅是解決了部分學子的燃眉之急,給學子們送去了溫暖,同時,這一做法也提高了院校的知名度以及社會聲譽,并且是以大家口口相傳的方法來擴大學院的影響力,更能夠與直接生源及間接生源建立起良好的關系。
(二)舉辦學校開放日
所謂開放日是指公共項目活動之一。指一個地方或是一個機構,平日里謝絕任何人的參觀,但在指定的一天或是半天內開放給公眾參觀,一方面讓公眾能夠多一些的了解,另一方面也由此建立起正面的公眾形象。學院的開放日并不像幼兒園舉辦的家長開放日活動,學院的開放日不僅僅是面向家長和學生,而是立足于社會,只要是對學院感興趣的各界人士都可以來參加。通過一天的開放日讓大家對學院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時發揮他們的輻射作用,以此來擴大學院的公眾影響力,已達到長效宣傳的目的。
(三)突出學校的特色專業
學院的特色是吸引生源重要的一點。例如浙江藝術職業學院,是目前浙江省唯一一所全日制綜合性高等藝術院校,其前身浙江藝術學校與浙江省電影學校有60年辦學歷史。以音樂表演、舞蹈表演等專業聞名,學院教育成果顯著,成績突出。該學院就是依托于學院原有特色專業——音樂表演、舞蹈表演、影視表演等專業,利用學院培養的一些國內著名演藝人員,如:董卿、周迅等進行宣傳,一舉打響了學院的知名度,并且以點帶面,推動了該院其他專業的招生工作。
(四)加強權威媒體的招生宣傳
當今社會信息含量越來越大,而獲取信息的途徑也越來越多,權威媒體就是其中至關重要的部分。因其傳播的信息準確富有正能量,多獲得大眾的關注及信任,另外,其影響范圍之廣也是其他小媒體所不能比的,由此,只要加強權威媒體的招生宣傳,以此來增強學院的影響力和號召力,相信在未來一年甚至是幾年都會影響到考生的志愿填報。
參考文獻:
[1]彭建章,史海松.關于建立高職院校招生宣傳長效機制的思考[J].中國電力教育,2008,5(112).
[2]夏國軍.試論高職院校招生宣傳方式的選擇[J].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6(6).
[3]葉柏霜.新形勢下高職院校外宣工作的探討與思考[J].思想政治,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