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靜
摘 要:對信息技術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現狀與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并對信息技術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探索進行探討,目的在于為高中地理教學方法的發展與創新提供參考。
關鍵詞:信息技術;高中地理;應用現狀;傳統教具;多媒體教具
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我國的教育事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多媒體技術、計算機技術、網絡通信技術等信息技術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有著廣闊的前景。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學整合信息技術對更新高中地理教學方法以及優化課堂教學流程中有著較大的優勢,不僅能夠減輕學生的認知負擔,同時也能夠提高高中地理學科的教學效率。
一、信息技術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現狀與影響因素
(一)信息技術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現狀
在近幾十年的發展中,高中地理教學工具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高中地理教學結合信息技術的應用使教學模式、教學形式變得豐富和多樣化,高中地理教師能夠利用充足的信息資源來對學科進行整合與創新,而課堂教學效果也得到了顯著的提高。但是高中地理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情況在各個學校之間還存在著顯著的差異,學校間對信息技術在地理教育中的投入也有著較大的差距。同時高中地理教師對信息技術的掌握程度也具有明顯的差距,還需要加強對信息技術方面的進修,熟練掌握電教技術、課件制作、電子白板應用等技術。
(二)信息技術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應用的影響因素
針對目前信息技術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其主要影響因素包括經費投入、教育觀念以及教師配置三個方面。
首先,高中學校的等級與學校所處地區的經濟條件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信息技術投入的預算,而信息技術的經費投入是高中地理教學效率獲得保障的基本條件,由于經費的缺乏,使得高中地理教學的硬件設施與軟件設備等都無法得到有效的支持,所以高中地理教學通過信息技術提高教學效率的目標也就無從談起。
其次是教育觀念的影響,高中教育屬于系統的教學,而高中地理是高中學科中的一門綜合性學科,因此信息技術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需要各個部門的配合,尤其是教育政策以及直接領導部門觀念的支持。
此外,教師的配置也是信息技術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應用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教師的責任感、對學生的愛護、良好的師生關系都是信息技術提高高中地理教學效率基礎。教師與信息技術之間實現了優勢互補。值得注意的是,盡管信息技術能夠改善高中地理教學效率,但是信息技術的使用也需要把握分寸與時機,只有恰當有效地應用信息技術,才能讓學生在高中地理學習中對抽象的知識正確有效地理解與掌握。
二、高中地理教學中信息技術應用探索
(一)建設地理教學綜合應用平臺
信息技術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是以應用平臺為基礎的,應用平臺的建設是高中地理教學應用的先決條件與物質保證,而地理教學資源的共享則是地理教學共贏的基礎,包括教學課件、教學方法與考試試卷等,尤其是優質高中地理教育資源的共享,不僅是發展基礎教育的重要基礎,同時也影響著我國高中地理教育課共享資源的發展。如今,區域之間,高中地理教育的交流需求不斷增加,而網絡的使用以及線下的交流已成為高中地理教學的主要手段之一。在校園信息共享基礎上建立高中地理教育信息系統,能夠將成熟優質的地理教學資源提供給教師,進而在課堂上教授給學生,同時可形成反饋機制,將教學資源進行分享,以此形成良性的教學供應鏈。例如,一個區域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平臺的構建,將各個學校的教育資源都放在本地節點上,并通過網絡技術實現資源的共享,而這種平臺的應用使學習者對地理的學習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
(二)實現傳統教具與多媒體教具的有機結合
信息技術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能夠增加學生看與聽的機會,實現視覺與聽覺的互動,從而提高學生對信息的接受效率,提高學習效率。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讓學生掌握基本的地理概念、原理,培養其在地理學習中的思考與應用能力,僅僅依靠傳統的教學方式(如板書)是無法完成的,而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夠圖文并茂的將抽象知識加以表述,增強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加深對地理知識的認識與理解,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培養學生地理學習的思考、應用以及創新能力。例如,《板塊構造學說》的教學中,教師就可利用信息技術對板塊的運動進行演示,包括板塊運動的方向、相對性等,從而將板塊的運動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對原本抽象的文字內容有更加清晰與深刻的理解。
高中地理教育對培養學生的地理素養有著十分關鍵的作用,而信息技術作為一門新興產業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提高教學效率。但是信息技術的應用仍然無法完全替代傳統的地理教學方式,只有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有效地將傳統教學方式與信息技術相結合才能夠使信息技術更好地服務于高中地理教學。
參考文獻:
[1]王林.信息技術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2.
[2]張偉強.地理信息技術輔助高中地理教學的應用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3.
[3]旋曉偉,王林,王曉青.信息技術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調查研究[J].曲阜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1).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