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擴
【摘要】學校體育是培養終身體育意識的基礎。新課改標準的提出,再一次強調了要激發學生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在中學體育教學過程中進行體育興趣的培養與教育,有利于促進中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
【關鍵詞】新課改 中學生 終身體育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3-0200-02
青少年的健康是一個民族健康素質的基礎,關系到民族的未來和國家的競爭力。在中學體育教學過程中進行體育愛好和興趣的培養與教育,使學生更加積極地進行體育鍛煉,樹立終生受益的體育運動意識顯得尤為迫切。因此,培養中學生終身體育運動興趣,加強體育鍛煉,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至關重要。
一、從學生實際出發,提供學生感興趣的教材
體育教師要挖掘教材的趣味性、娛樂性。具體教學內容的選擇從“趣”字出發,逐步引伸和擴展,如耐久跑,采取娛樂化教學。(1)變換環境跑:由跑道跑→圍繞房子跑→學校綠化園地→公路跑→跑道跑;(2)變換組織方法;(3)變換動作方法;(4)音樂伴奏跑,提高學生興趣。
(一)按照學生個體差異,確定學習目標
體育教學只有改變“一刀切”的統一練習,統一要求。學生的學練積極性才能真正得到激發,個性才能真正得到發展。教師的教法首先考慮學生的學法,設計多個不同負荷、不同順序的學練單元,引導學生進行選擇。事實證明,選擇性學習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因為,學生學習的創造性和主動性最基本來源是“可選擇性”學生只有在面臨多種選擇時,他才有主動性和創造性,如果沒有選擇,就無主動可言了。選擇性練習通過提高學生的練習信心來培養學生的興趣,同時也可以保證每一位學生在原有基礎上有新的發展。
(二)從“要我學”到“我愿學”的轉變
如果學生在體育學習中沒有愉快的體驗和良好的感受,上體育課時,就會“身順心違”,就不可能有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更不可能提高學習效果。因此,教師就要關注學生是否愿學,是否學得愉快;在確定教學目標上要考慮層次性,以滿足不同學生的發展需求。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努力使學生將體育學習和活動作為自己的內部需要。
二、教學方法的選擇要利于學生的主動發展
(一)選擇有效的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即教師的教法和學生的學法,現代教學理論認為教師不但要重視教法,更要重視學法,要從學生學習的角度來決定自己應該怎樣教。老師的任務不光是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是指導學生學會學習,掌握學習方法,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引導學生參與到知識發現與形成過程之中,從中發現規律學會方法。學生掌握了學習方法他們將終生受益。
(二)建立平等、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創造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條件
在教學過程中,只有讓學生處在一種無拘無束、自由寬松的學習空間里,他們才會盡情地“參與”和“表達”。這就需要在課堂上建立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只有建立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才能使師生雙方以對話、包容、平等的關系相處,積極主動配合,使學生形成一種自由的、獨立的、主動的探索心態,學生的心情舒暢了,求知欲旺盛了,思維也非常活躍、流暢了,這樣,學生才能敢想、敢問、敢作,學生群體才有“躍躍欲試”的學練氣氛 。
學生有精彩的表現時,教師要給予表揚和激勵;當學生練習出現錯誤時,教師更應該給予鼓勵;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積極思考,敢想、敢作,無所顧忌,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達到獲得知識,體驗情感,不斷提高學習興趣。
(三)給學生發展的空間,提供學生主體發展的展示平臺
教師在教學中不能以我為中心,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發展的滿足中認識自我、評價自我和發展自我,最終目的是形成良好的鍛煉習慣和終身體育觀,自覺地實現身心協調發展。教師要給學生提供一個空間:獨立的人格空間、思維空間和活動空間。給學生一個選擇的機會:知識和技能的選擇機會、參與過程的機會、發展的機會。給學生一個展示的平臺:展示個性、展示能力、展示學業成果。
(四)創設探究和合作學習的環境
主動、探究、合作是新的學習方式的三大特征,也是新課程理念的核心體現,教師應針對不同的教學目標,教學中讓學生帶著精心設計好的問題去主動探究、嘗試。不斷變換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讓學生體驗到運動所帶來的愉悅感,從而產生強大、持久的內驅力,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
三、營造民主、寬松、活躍、愉快的課堂教學氛圍
愉快的教學氛圍會吸引學生更主動、積極地上體育課,如果我們強迫學生進行體育學習,將自己的意志完全強加于學生,這樣的學習是被動的、消極的學習,學習效果也是有限的。民主、寬松、活躍、愉快的課堂教學氛圍,能促進學生由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由學會體育向會學體育轉變,提高學習效果,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藝術的本質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教師要尊重學生的運動意向和初始興趣,有責任和義務設計好教學活動,形成良好的教學環境,并努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的運動興趣,從而變被動體育為主動體育,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體育活動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