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園 岳麓旭
【摘要】在外科教學的過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實訓教學。并且外科實訓教學存在較多的特點,例如:操作實踐性強以及要求很高的無菌技術等。在實訓教學的過程中,能夠不斷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術,同時還能培養學生嚴謹的工作態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外科教學質量。而對于外科醫生來說,在實際工作中需要高質量、高技能以及高素質的實用型人才,所以本文深入探究了在外科教學過程中,實用型人才的培養。
【關鍵詞】實用型 外科 實訓教學
【中圖分類號】G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3-0233-02
隨著人們對醫院服務需求不斷提升,醫學教育越來越重視對實用型人才(即要擁有動手操作性強)的培養。而外科就是培養學生操作能力以及實踐能力的有效學科,該課程通過運用醫學的基礎知識以及專業技能,進而有效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在外科教學的過程中,對于學生的培養起著關鍵性作用的就是:外科實訓教學。本文通過四方面,進行系統的探究外科實訓教學過程中,實用型人才的培養。
一、貫徹落實實訓教學的學習目的與方向
在高等醫學教育中,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外科學實訓。并且在外科實訓教學的過程中,都會有特定的教學目的與教學任務。所以,在進行實訓之前,必須讓每一個學生了解、掌握實訓教學的重要性,提高學生對實訓學習的自主性。例如:在經行無菌技術的教學中,老師必須要讓學生掌握專業的知識技能之外,還要讓同學熟知如何減輕病患痛苦的重要性。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整體了解、掌握,并達到應有的專業標準,為學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做到進退有度,做事有條不紊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完善實訓教學的方式方法
(一)提前做好課前準備以及課后總結報告分析
組好課前準備,就像是術前做好準備一樣,是非常重要的。而每一臺手術都像是一場戰爭,只有做好術前準備,才有把握戰勝。而課前準備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培養術前準備的良好習慣。學生通過分析實訓過程中的問題,能夠及時改正不足,總結失敗,完善實訓課的最佳效果。
(二)戰勝害怕心理
在外科實訓的過程中,為了能夠達到預期效果,通常會選擇活體實物進行相關的實訓培養。
(三)在實訓教學的過程中,采用不同的教學形式
在傳統實訓教學的過程中,往往只會出現一種訓練方式。根據實地調查,有百分之六十的學生表示:單一模式的教學方式,很容易會產生疲勞、厭倦的心理。甚至會出現對實訓學習不感興趣,進而影響學習效果。所以,必須要脫離傳統的實訓教學模式,可以采用不同的技能實行不同的教學方法,靈活多變運用教學模式。
(四)完善實訓操作監督以及開設臨床醫學手術項目
相比傳統理論知識教學來說,外科實訓教學具有松散的特性。學生之間自由討論,甚至會出現忽略老師的存在,會嚴重導致學生只重視活體實物的切開,而忽略切開層次以及后續問題(即止血)。也就是說:會出現部分學生會出現忽視血管、神經,而只在意完成這臺手術。所以,老師在實訓的過程中,要不斷的引導學生獨立操作的基礎上,監督學生是否存在不當的做法,培養學生嚴謹的工作態度。在實訓教學的過程中,開設臨床醫學手術項目。充分利用好學校現有的設施,讓學生能夠擁有親臨手術的機會,為學生提供各種機會。讓學生能夠親身感受手術現場的氣氛,增強學生日后工作的實踐性。并且,老師要通過手術,講解有關病理知識,讓學生將理論知識充分結合實踐。
(五)將理論課與實訓教學課程兩者考核相結合
由于在醫學教育中,實訓操作處在至關重要的地位。為了改善學生對待實訓操作的看法以及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學校可以制定相關措施,即只有實訓操作考試通過者,才有資格進行理論基礎課程的考核。并且每個老師單獨指導沒有通過實訓考核制度的學生,要做到每個學生都有精湛的技能。通過制定措施,不僅能夠增強學生心中實訓操作的地位,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以及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全面培養我國醫學高素質、高質量的實用型人才。
三、通過實訓課程培養學生團隊協作精神以及學習科研的精神
在進行任何一臺手術,都需要多人進行合作,一個是絕對完成不了的。而一臺手術需要不同種類的醫生護士,例如:主刀醫生、助手醫生、以及麻醉師、護士等。手術能夠獲得成功的重要因素離不開醫生、護士之間的配合程度。所以,老師可以通過實訓課程來培養學生之間的默契度以及迎合度。在實訓教學的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培養學生學習科研的意識。
在外科課程中,學生的科研能力是在不斷的實踐中,獲得并提升的。所以,老師在教授學生基礎理論知識的同時,還應該注意培養學生探索知識的意識,提升學生的創新精神,培養醫學專業的實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藺新民.如何在外科學實訓中提高教學效果[J].衛生職業教育.2010(23)
[2]于虹,金華,張萌,周鵬.臨床中藥學實訓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中醫教育.2009(05)
[3]王雅青,陳錦秀,劉芳,李壯苗.《康復護理學》實訓教學的建設探討[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 2011(02)
[4]楊鳳琴.外科護理學操作技能教學方法改革的探討[J].現代護理.20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