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潔星
【摘要】研究“微課程”的理論價值就在于它是一種創新的教學思想,是走在教育改革最前列的教學理念。它翻開博州地區“微課”建設的首頁,使博州地區的教改跟上全國的教改步伐,為邊遠地區開展“微課”活動樹立一個可以參照的樣板。為學生提供一個優秀的學習平臺,為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作出更大貢獻。
【關鍵詞】微課 翻轉課堂 信息化 創新
【中圖分類號】G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3-0245-01
“微課”是“微型視頻網絡課程”的簡稱,它是以微型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針對某個學科知識點或教學環節的一種情景化、支持多種學習方式的新型網絡課程資源。
一、問題的提出
當前國內外都出現了一股“微課”熱,它是教改大潮最前沿的浪花,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為了使博州地區的教改跟上全國教改的發展形勢,特提出“博州地區開展微課教學的必要性”這一問題進行研究。
二、背景分析
微課程起源于美國。美國科羅拉多州的林地公園高中是一個位于落基山的山區學校。由于學生分散且距離學校很遠,學生將大量時間花在上學和放學回家的路上,而且常常有學生因各種原因趕不到學校上課的時間而缺課,因此跟不上學校的學習進度。這種情況使該校的老師產生了改革課堂教學形式的想法。2007年春天,林地公園高中的教師喬納森·伯爾曼和亞倫·薩姆斯制作了課堂教學視頻,并把這些視頻和PPT演示視頻上傳到網絡,用來幫助那些缺課的學生補課。然而令他們沒想到的是許多沒缺課的學生也喜歡看這些教學視頻,后來,他們在網站上放置了數千段免費視頻課程,而通過網絡參與他們的課程學習的學生竟高達5千余萬人。
“微課程”教育在西方發達國家非常盛行,有的國家還建立公共免費的“微課程”網站。例如英國教師電視網站的微課視頻資源建設從2004年開播,后來視頻資源服務器無法承受來自全世界范圍的巨大訪問量而關閉,后來那些精品微課視頻轉讓給了英國內的其他網絡運營商,并且繼續免費開放使用。又如美國的施瓦茨創建了一個“英語中心”網站,對“英語學科專業微課視頻應用”進行研究。該網站提供9000多個視頻,學生可以自由選擇視頻學習。該網站2012年還被某雜志評為50個獲獎網站之一。
在國內,2010年廣東佛山教育局胡鐵生率先提出微課概念,經2年的探索發展,到了2012年,在全國教育界迅速發展。各個級別各種類型的徽課作品的征集、評選、競賽、應用推廣等活動如火如荼地開展。
微課開創了教育信息化的新時代。當前信息化技術與各個行業實務相融合是潮流,也是未來大勢所趨。而在教育界,教育部于2012 年3 月下發《教育部關于印發< 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 年)>的通知》,又于同年5 月頒布了《教育部關于加快推進職業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意見》(教職成[2012]5 號文),2012年12月成立了教育部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指導委員會,這些都對信息化技術在職業教育中推廣起到了非常大的促進作用。另外,教育部通過主辦全國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大賽等一系列扎實的工作,推動教育信息化方面卓有成效。微課程教學正是在這個背景下逐漸成長起來的。
新疆博州地區地理位置偏遠,自然環境惡劣,冬天冰封大地,學生上學困難,與內地相比,博州地區更需要微課教學。但是與國內外微課熱的形勢相反,博州地區的微課教學還是一片空白。
外部環境在催促,內部環境在召喚,新疆博樂地區開展微課教學勢在必行。
三、開展微課教學的意義
微課程一誕生便以其強勁的生命力迅速傳遍世界各地,并發展成以微課程為核心的教學模式的改革——翻轉課堂。所謂翻轉課堂,就是教師創建視頻,學生在家中或課外觀看視頻中教師的講解,回到課堂上師生面對面交流和完成作業的這樣一種教學形式。它的核心思想就是翻轉傳統的教學模式。在傳統的課堂上,教師在課堂上講授新知識,學生在課后進行鞏固復習,以掌握這些知識和技能,并將其遷移到其他相關情景之中。而在翻轉課堂這種模式中,學生按自己的步調、節奏觀看教學課件學習課程內容,通過在線方式與同學及教師進行交流,然后帶著問題在課堂上參與討論,教師在課堂上引導、輔助學習。從理論上看,它把以前提出的先進教學法如“啟發式教學法”、“討論式教學法”、“學生主體教學法”、“案例教學法”、“情景學習教學法”等等都含在其中了。研究“微課程”的理論價值就在于它是一種創新的教學思想,是走在教育改革最前列的教學理念。
1.有利于學生主體教學法的貫徹。
微課教學視頻簡短精煉,針對性強。大多數的都在十分鐘左右,這個長度正好控制在學生注意力比較集中的時間范圍內,符合學生心理特征;而每一個視頻都鎖定一個特定問題,有較強的針對性,查找起來也比較方便;這些視頻還具有暫停、回放等多種功能,方便學生自我控制,使學生可以自主掌握學習的進度和節奏。
2.體現了互動教學法。
微課教學信息明晰清楚。在微課視頻中學生能夠看到老師的板書,同時聽到老師講解的聲音。與傳統的觀看教學錄像的不同的是學生還可以通過網絡互動。在回到課堂后則是學生提問老師回答,或師生共同討論,充分體現了互動教學法。 3.微課與“翻轉課堂”結合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
微課程重新建構了學習流程。傳統教學中第一步驟是“信息傳遞”,就是老師將知識傳授給學生;第二個階段是“吸收內化”,就是由學生在課后復習和完成作業。由于“內化”是在課外,學生有疑惑也得不到解決,長此以往就會失去學習興趣。微課的“翻轉課堂”則對傳統教學流程進行了“翻轉”:“信息傳遞”由學生在課前完成;“吸收內化”則在課堂上完成。學生課前就知道該提的疑惑問題,這樣在課堂上的師生互動就是有的放矢。同學之間的交流更是互相啟發,加快吸收內化過程。這樣就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
4.方便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和查漏補缺。
一般情況下,每個微課視頻都會帶幾道習題,供學生檢查學習情況,如果學生習題完成不好,可以再看一遍視頻,直到弄懂為止。還有不懂的再到課堂上問老師。對于學生解答習題的情況可以通過網絡反饋給老師,以便老師針對學生具體情況進行教學。微課視頻還可以方便學生單元和期末復習。
5.學生可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課程學習。
對于職業院校的學生來說,微課教學還有一個極大的優點,那就是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及就業方向等,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微課程進行學習。
總的來說研究“微課程”的意義在于提高職業學校賴以生存的教學質量,為祖國培養出有用的高級操作型人才,為高一級院校培養出高質量的生源。
四、結束語
對微課教學的研究翻開了博州地區“微課”建設的首頁,使博州地區的教改跟上全國的教改步伐,為邊遠地區開展“微課”活動樹立一個可以參照的樣板。為學生提供一個優秀的學習平臺,為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作出更大貢獻。
參考資料:
[1]吳秉健.新媒體聯盟對未來教育技術應用的十大趨勢展望.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J]. 2012(11)
[2]楊輝.小議微課.時代教育.2013(07)
[3]胡鐵生,黃明燕,李民.我國微課發展的三個階段及其啟示.遠程教育雜志.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