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君
【摘 ? ?要】課堂教學是知識傳承的主要方式,而小學是學生各科學習打基礎的階段,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營造一個高質量的、有趣味性的課堂至關重要,作為一名數學教師,下文中我將主要從數學這門學科入手,具體分析如何創建一個高質量的數學課堂。
【關鍵詞】小學數學 ?高質量課堂 ?趣味性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3.138
數學在我國的基礎教育階段一直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小學階段,小學六年教育中語文和數學是當仁不讓的主科,小學語文是以中國人的母語為基礎編寫的,教學任務主要圍繞識字組詞來進行。對于語文來說,學生先天存在學習方面的準備和天賦。而數學卻不是如此,數學是一門典型的理性學科,是經過眾多學生認證過的最難學的科目之一,雖然小學階段學生學習的數學知識僅僅局限于入門等級,但對于一張白紙的小學生來說,數學學習方面存在困難仍然是不可避免的,這就需要我們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不斷進行教學理論的鉆研和學習,從而豐富課堂教學手段,創建一個高質量,富有趣味性的數學課堂,讓學生在一開始接觸數學時,就能在思想上留下一個好的印象,從而為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奠定基礎。
一、把握教學節奏
規律存在于萬事萬物之間,課堂教學也不例外,小學階段的學生生理和心理上都處于懵懂時期,自我調節能力較弱,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明確學生聽課方面的生理規律,從而把握課堂教學的節奏,使得每一節課都可以有條不紊地進行。
首先,教師要做好課堂教學前奏,即在上課伊始做好“開場”工作。研究表明,學生的自控能力雖然會因人而異,但大體上都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提高,因此小學階段是學生自控能力最低的時期,這就導致學生在上課伊始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小動作頻發的現象,不能很好地投入到新課程的學習過程中。而數學是一門學習難度較高的學科,學生注意力的不集中容易導致在學習中掉隊,進而影響課堂教學效率,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開始的幾分鐘,利用各種方式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如講一個與數學相關的小故事,帶領學生簡單的回顧一下上節課所學習的知識內容等,這樣可以給學生一個回歸課堂的動力,給學生一個數學課要開始了的暗示,從而幫助學生做好生理和心理方面準備,為接下來正式進入教學環節提供引導。
其次,教師要安排好課堂教學時間。從我的實際教學經驗來看,課堂教學時間的合理安排主要可以從來兩個方面入手:一方面,教師在備課階段要對每節課的時間進行預先的規劃,對與數學課堂來說,一節課最少要完成教師講課和學生練習兩個任務,并且根據所學內容的不同每節課的任務數量也會有所增加,這就需要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根據所要講授的知識合理的分配課堂時間,從而保證課堂時間的高效利用;另一方面,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對于講課時間要進行嚴格的控制,研究表明對于小學生來說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不會超過二十分鐘,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盡量要將所要講授的數學知識集中在二十分鐘內完成,從而保證學生的知識的接受效率,實現教學的高效性。
二、豐富教學手段
數學是一門專業性較強的學科,因此知識集中度較高,這就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容易產生厭煩心理,進而產生懈怠感。因此,對于教師來說要想營造高質量的課堂,就要不斷豐富課堂教學手段,使得數學課堂充滿趣味性,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首先,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問題教學法激發學生好奇心。小學生的社會閱歷幾乎為零,在精神方面還未被世俗所同化,因此,小學生性格上大多表現為率性、天真,對于新鮮事物的好奇心強,探索欲望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從分利用這一點,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利用問題對學生進行引導,從而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如在學習四則混合運算運算過程中,我會在黑板上寫上兩組數9、4、6、8和9、2、7、3然后讓學生使用每組數字列一個算式,然后兩個算式的結果要相等,最后學生經過一番探索列出(9-4)X6-8=9X2+(7-3),結果都是22這個算式。這樣問題式教學方法會大大的激發學生的好勝心和求知欲,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
其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故事教學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傳統的教學方法習慣于照本宣科,將課本上的例題直接講給學生聽,這種教學方法雖然可以保證知識直接明了的展現在學生面前,但是太多直白的知識展現方式容易使數學知識失去“美感”,而故事教學法則是將直白客觀的數學知識進行感性的加工,從而重現知識的美感,非常適用于小學低年級的數學課堂教學。例如:我在教授十以內的加減法的過程中,會將知識采用故事的方式講出來,如10-3-5=2可以轉化成小兔子吃蘿卜的故事,十個蘿卜第一天吃了三個,第二天吃了五個那么蘿卜最后還剩下了幾個?這種簡短的故事教學法,不僅可以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還能在無形中豐富學生的想象力,使得課堂教學可以在歡聲笑語中進行性。
再次,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還可以采用競賽教學法激發學生的好勝心。爭強好勝是每個人的天性,對于小學生來說更是如此,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引導學生的好勝心,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呈現你追我趕的學習狀態。如在布置課堂作業時教師可以設定一定的時間限制,讓學生們比一比在規定時間內誰做對的題目最多。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大大激發學生的競爭心理,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三、課后總結與反思
首先,教師要及時收集學生的學習反饋信息,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利用課堂提問來對學生進行隨機的檢測,這樣可以使教師得知學生每節課知識的及時掌握情況,而每天的課后作業則可以幫助教師了解學生新知識的消化水平。教師在課下的工作就是對這些掌握到的信息進行整理和分析,從而確定學生學習的難點所在,確定新知識學習之前重點復習鞏固的部分和需要再次講解的知識點,并以此為依據明確階段性檢測的出題類型的方向,這樣才能保證絕大多數學生切實的掌握所學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其次,教師在課下要不斷進行教研組內部的討論和交流,對于數學教學來說,教學方法要隨著教學內容的改變而改變,如何根據教學內容確定科學的教學方法是創建高質量數學課堂的關鍵。尤其是面對理解能力尚且不足的小學生,如何將知識轉化為最淺顯易懂語言是教研組內部討論的重中之重,這就需要全體數學教師共同探索,集思廣益,最終確定最佳的教學方案。
總之,以上是我對創建高質量的小學數學課堂的幾點建議,僅僅是建立在自身的教學實踐的基礎上,符合我所教授班級的教學實際,雖然不一定具有普適性,但希望為其他數學教師教學工作的提高,教學方法的創新提供一絲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