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娟純
摘 要:作為建筑工程施工專業十分重要的一門課程,建筑工程施工課程具有實用性強、綜合程度高等特點。在教學實踐過中,怎樣提升學校教育的水平,增強學生的整體素質,培養其實踐能力,不斷深入課程教學改革,這些都是建筑工程施工課程教學需要考慮的問題。本文重點分析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法。
關鍵詞:建筑工程施工;教學手段;項目教學;教學質量
一、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傳統建筑工程施工教材存在不足
現今使用的建筑工程施工教材,一直沒有改版,因此很多的內容都偏向于理論知識,有關實際應用的內容則很少涉及,教材的整體內容較為寬泛,實用性不強。由于教材和實際施工過程缺乏有效的銜接,致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不夠全面徹底,大多只是死記硬背了一些書上的知識點;還有些教材沒有及時更新建筑工程中出現的新材料和新技術,導致許多學生對施工現場的設備和操作不熟悉,即使了解工程的施工方式和具體要求,但實踐起來仍然是狀況百出。
2.實習條件的局限性
建筑工程施工實習是檢驗學生學習質量高低的一個重要方法,也是學生在進入正式工作之前一個良好的適應工作環境的機會,是學校教學之中必不可少的一項內容。但因為建筑工程施工實習涉及的范圍較廣、工種復雜,所以學生實習所需的場地面積很大、需要的設備也很多,而實際的情況是,許多的學校的教學條件有限,根本無法滿足這一要求。因此,為了解決這一難題,很多學校都會采用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方式來進行建筑工程施工課程的教學實踐,但由于多數合作企業并不重視學生在企業的實習情況,致使學生對進企業實習的積極性大打折扣。
綜上可知,根據學校學生的具體情況以及建筑工程施工專業在人才培養上的相關要求,不斷完善和創新傳統的建筑工程施工教學模式,解決學生實習條件的局限性問題,不斷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課程的教學質量已刻不容緩。
二、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
1.分析現狀、增強專業思想教育
在平時的課堂教學活動中,要加強對學生的專業思想教育,讓學生對本專業的特點有具體的認識,并且認識到設置建筑工程施工課程的實際意義;進而幫助學生樹立堅定的目標,激發學生的斗志,使其通過不斷地學習從而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
2.了解企業需求、改進教學改革思路
通過了解市場人才的需求現狀不難發現:與建筑相關的勞動密集型企業中,一線施工人員的整體素質較低,具有較高職業素養的基層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少之又少。為此,在進行建筑工程施工課程改革時可以將施工圖的識讀當做切入點,根據建筑工程的具體施工順序,把建筑工程細分成各個分項工程,把分項工程作為主線進行項目教學;除此以外,還可以把教學項目進一步劃分成多個教學模塊,并結合具體的案例進行教學;這樣的教學實踐活動把教育、學習、實踐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不但可以促進學生思維的開發,還能促使建筑工程施工課程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3.不斷加強實習實訓基地建設,落實“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
只有不斷加強實習實訓基地的建設,才能為在校學生創造一個更好的實習環境,進一步促進學生學習與實踐相結合。實習實訓基地作為一個技能訓練的場所,其一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實習環境,幫助學生加強自身的實踐能力以及專業素質;其二也可以間接對教師進行培訓,教師通過教學實踐可以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和實際操作能力;其三可以為職業資格、技能等級鑒定及職工崗位培訓或再就業培訓提供場所。為了確保學生在進入工作之后能更好地適應企業的環境,要加快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并且選取管理科學、技術水平高且工作環境好的相關企業,與其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關系,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與交流。此外,要確保每一位在校學生至少有半年的頂崗實習時間,并且參與至少一項的建筑工程施工全過程的實踐鍛煉,讓學生在真正意義上做到頂崗實習。
三、結語
在建筑工程施工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要綜合在校學生的具體情況,在不偏離教材的基礎上,科學合理地整合學校、企業、社會資源,創新性地使用模塊化、項目化的教學方式,進一步完善“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教學模式,不斷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和實踐能力,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和企業對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蔣紅妍,李慧民.“土木工程施工”課程教學的探討[J].中國冶金教育,2004(01).
[2]姚 剛,華建民,張 利.土木工程施工課程教材改革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4(02).
(作者單位:惠州市廣播電視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