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濤
摘 要:本文主要研究分組實驗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分析當前分組實驗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原因,進而提出針對性的教學措施,包括強化學生對于實驗課堂的認識、實驗前的準備工作、強化分組合理性等,對于提高學生創新能力及自主學習能力都有著很好的幫助。
關鍵詞:初中物理;分組實驗;策略;相互交流;高效
初中物理是一門基礎性很強的實驗學科,學科中很多概念、規律都是由實驗所得。所以教師就要做到以實驗為根本、以教材為基礎、以課程特點為參考地進行實驗教學。但是,很多學生由于各種條件的限制,很少接觸到物理實驗,甚至很多農村出身的孩子根本就沒有接觸過實驗,更別說對于實驗的理解。所以,教師就要本著實事求是的科學價值觀,幫助學生樹立實驗學科學習的自信心。那么,鼓勵學生之間相互討論就十分必要。至此,本文就提出了分組實驗教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合理運用,并針對當前分組實驗存在的問題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尊重學生認知發展、符合學生的自身實際,以期在學生原有的基礎上得以提高。這種分組實驗的教學方法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推動學生的認知發展。
1.當前初中物理分組實驗存在的主要問題
(1)課前教師重視程度不夠。由于很多學校對于物理實驗課程重視程度不高,教師在實驗課程中投入的精力也相對較少,在課前對于實驗課程的準備不充分,甚至不準備。很多學校甚至出現了將實驗課借用為普通物理課堂。這種方式顯然對于實驗課程有效展開帶來很大難度。
(2)課堂紀律散亂。由于教師和學生對于實驗課的重視程度不夠,沒有制訂相應的實驗規程,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缺乏合理的監督,整個實驗過程存在嬉戲打鬧、紀律松散的不良現象。我們知道,實驗室本應該是科學嚴謹的地方。而教師對實驗課堂的定位缺乏合理的判斷,導致實驗課堂紀律散漫,學生實驗積極性不高,很難激發學生的探究思維及創新能力。
(3)分組不合理。很多教師在實驗課堂中小組分組時,往往沒有結合學生自身實際,忽視了學生的性格特點。例如,很多教師在實驗分組時往往將成績好的與成績較差的分開,最終導致學生之間產生誤解,遇到問題很難相互討論,甚至對學生的自尊心都造成傷害,不利于學生的身心發展。
2.初中物理教學中有效進行分組實驗的策略
(1) 加強學生對于實驗課的認識。初中物理實驗課堂與理論課堂本質上有著區別。在當前的應試選拔人才的高考機制下,很多學生及教師對于實驗課堂的認識程度不夠,甚至直接犧牲實驗課堂教學時間,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理論課堂中。這就使得實驗課堂無法有效展開。
至此,教師平時就要提高自身對于實驗課堂的認識,以及對實驗課堂的重視程度,以此來帶動學生對于實驗課堂的重視。例如,選取物理成績較為優秀,且溝通能力較好的學生擔任實驗課班長,然后逐漸具體到小組組長。教師可以試圖將實驗課堂的管理大權交給學生,讓班長及組長管理。將實驗探究的主動權盡可能地教給學生,這樣可以幫助學生之間有效交流實驗心得,幫助學生培養探究性思考的習慣。
(2)加強實驗課堂準備工作。實驗課堂是一個操作性很強的學科,對于學生的動手能力及實驗能力要求很高。那么,教師就要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驗課前的準備工作。每個小組出示實驗報告,其中包括實驗器材的使用程序、對實驗內容的認識、實驗室規章制度,等等。通過讓學生自主書寫實驗報告,鼓勵學生之間相互交流進行實驗前的準備工作,這樣可以較好地鼓勵學生課前復習新課知識及實驗內容。
(3)合理分組,做到人員均衡。分組實驗教學的本質目的就是要調動學生的動手能力及探究能力。那么,分組過程中教師就要合理確定小組成員。做到成績平衡、性別平衡、性格互補,等等。每個實驗小組的成員中盡可能有性格活潑主動的成員,這樣可以調動大家的實驗熱情。如果將成績好的和成績差的學生分開實驗,必然會影響學生的積極性,探究能力得不到培養。例如,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相關”時,教師可以按照學生的成績均衡分組,性別比例平衡。這樣學生之間可以互相交流學習,探討實驗心得。那么在實驗過程中,成績較好的學生可以書寫實驗報告,并和成績一般的學生交流實驗原理。同時,也要讓每一個小組成員參與到實驗,從事實驗器材的準備和數據記錄等,做到人人參與實驗、人人參與總結討論,最大限度地發揮分組實驗教學的優勢。
綜上可知,初中物理是一門實驗性極強的自然學科。學生要學習好物理,必須樹立正確的實驗課堂價值觀,提高實驗課堂教學標準。筆者提出了強化學生實驗課堂認識、加強實驗準備工作、小組成員分配均衡等,用分組實驗的方式將實驗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鼓勵學生小組之間交流、探討,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張凌鋒.探究式化學實驗教學模式的思考[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8(06) .
[2]李守菊.教“活”高中化學分組實驗[J].廣東教育(綜合版),2007(06).
(作者單位:寧夏回族自治區海原縣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