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力
摘 要:在當下,有很多教育工作者并沒有正視初中物理教學的重點,而僅僅只是一味地進行理論教學,忽略了將理論與實際結合的重要性,導致初中學生“高分低能”的現象普遍存在。本文詳細分析了當前初中物理教學的狀況,并針對初中物理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路徑進行了詳細的探討與研究。
關鍵詞:初中物理;實踐操作能力;培養路徑;方法
一、當前初中物理教學面臨的問題
1.物理基礎薄弱
在初中學習中,物理的學習是個重點是個難點,初中生剛剛接觸物理,對如何學習物理并不了解,學生為了應付考試,只能對理論知識死記硬背,而沒能真正理解物理知識的本質,導致初中生的物理基礎薄弱的現狀。
2.學習方式不得要領
清晨是學生進行學習的最佳階段,但多數學生在早讀時只進行語文、英語、歷史、政治等科目的學習,很少學生進行物理學科的學習。晚自習,學生只是匆匆完成課堂上教師布置的作業,很少進行課堂知識的復習與下節課程的預習。
當教師在進行新知識的講解時,由于學生對舊知識學習理解得不到位,對后面的新知識理解困難,由此在日后的學習中就積壓了很多問題并且漸漸沒有了學習物理的信心和意念,從而導致了一系列的問題。
3.一味堅持傳統式教學
當下,教師對于物理教學并沒有很好的教學方法,一味堅持著傳統式的教學,但是傳統式教學已經不能很好地貼合現在學生的學習狀況,因此學生的物理學習水平很難得到提高。
課堂上,教師嚴格按照課本進行知識的講解,完全不理會學生在物理學習中存在的困難,也不會按照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來決定教學進度;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不能對學習問題進行及時的反饋,學生缺乏學習初中物理的興趣,導致學生的物理學習受阻,課堂效率低下。
二、初中物理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路徑
1.培養初中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培養學生對物理學科的濃厚興趣,激發其上進心和好奇心,才能培養學生對物理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提高學生的物理實踐能力。
培養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第一,教師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營造一種和諧、愉悅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進行獨立自主的學習,培養學生的自主操作能力和創新精神;第二,增設物理實驗課程,使學生多接觸物理實驗器材,親自進行物理實驗的訓練,在實踐操作中樹立獨立思考的意識,形成系統的學習方法。
2.遵循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
初中物理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學生初次涉足物理這一門新的學科,還存在很多疑惑與不理解,教師對學生的要求不能過高,不能過于苛責學生,要遵循教學規律。初中物理教學對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動手能力要求較高,學生要根據基礎理論知識,明確實驗的目標和操作流程。
3.培養學生的觀察力
觀察力是一種有意識、有組織、有目的的直覺能力,當學生初次接觸某一新鮮事物時,就會因好奇或某種目的而集中注意力對其外觀進行細致的觀察。觀察力是后天形成的,初中物理實踐操作能力對學生的觀察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在實驗過程中,學生要敏銳地觀察到一些瞬時變化。通過一些簡單的小實驗,不僅可以很好地提升學生對于物理知識學習的積極性,并且可以通過切身的實驗觀察來深入了解物理的相關理論和知識,深層次地把握物理的學習,提升學習技能水平。
4.采用小組討論模式
分組進行實驗不僅能提高學生的交流溝通能力,同學之間互幫互助,也能提高學生對物理實驗的學習興趣。初中物理實驗多是驗證性和測量性實驗,學生的物理實驗基礎又比較薄弱,如果讓學生獨立完成實驗,學生會將大部分注意力集中在器材安裝上,無法及時觀察實驗過程中物理量的變化,而進行小組實驗時,學生可以邊看、邊學、邊操作、邊思考,這是提高學生物理實踐操作能力的重要手段。
三、結論
初中物理有著其鮮明的學科特點,只有發現了這些特點和教學中可能存在的問題,才能更好地進行初中物理教學。由于物理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教師可以適當改變教學方法,采用小組實驗的教學方法,從思想上提高學生對物理實驗和實踐操作的重視程度,從而提高初中物理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謝愛珍.談初中物理“自學、實驗、討論、總結”四環節教學法[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03).
[2]周亮和.例談初中物理分組教學的效用[J].江西教育,2014(09).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縣江口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