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有著幾千年的悠久歷史,在這片土地上也存在著悠久的音樂歷史。有據可考的中國音樂可以追溯到八千年前,而在這漫長的八千年里,中國音樂也在不斷發展。在經歷了緩慢發展、逐漸繁榮、多元素融合、故步自封、重新發展的各個階段之后,如今的中國音樂類型、內涵更加豐富。
關鍵詞:中國傳統音樂 傳統樂器 革命歌曲
一、古代音樂
中國最悠久的音樂歷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2001年在我國河南省舞陽賈湖遺址出土的用鶴骨打孔制成的七孔骨笛可以說是現今世界上已發現的最古老的樂器,可追溯到八千年前。現在大量出土的同時代的陶塤、骨哨預示著當時的人們就已具備基本的音樂需求。根據現存文獻的記載,當時人們主要通過音樂表達對農業生產的描述,以及對自然力量的敬畏。其后出土的夏、商、西周等時代盛行的鼓、編鐘、磬等都說明我國有極其豐富的音樂文化資源。那個時期我國音樂以五聲音階為主,其后才逐漸出現了七音樂器和作品。到了漢代,國家開始建立專門搜集、編制音樂的政府部門“樂府”,后來“樂府”一詞逐漸演變為帶有音樂性的詩歌體裁。在之后的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由于絲綢之路的出現,西域文化傳入我國,我國傳統音樂被注入了新的元素。但總體來說,漢代以前,中國傳統音樂的發展是非常緩慢的。隋、唐時期可謂是我國古代音樂的巔峰時期,由于國泰民安、國家富足,人民開始重視起精神文化的發揚,音樂成了他們生活、娛樂的主要項目。同時,隨著多元文化的滲入,唐代音樂非常繁榮,音樂教育也開始萌芽,甚至出現了許多音樂教育機構,如梨園、教坊、大樂署。我國傳統音樂傳至清代,民間普及程度已非常高。在這一時期,社會上既有高雅音樂又有民間小調,地域音樂特色異彩紛呈,民族音樂形式種類豐富多彩。既有北方的山東大鼓,又有南方的浙江道情;既有漢族秧歌,又有維吾爾族木卡姆。總體上,中國古代傳統音樂幾千年的歷史經過唐朝、清朝兩段高峰已具有相當高的藝術成就,不論是各種音樂的種類還是所表達的音樂內涵,都可稱得上是我國傳統音樂歷史中的瑰寶。
二、近現代音樂
從十六世紀起,西洋音樂開始傳入我國,以獨立形式存在于我國宮廷。十九世紀末,隨著中國沿海口岸被迫開放,洋人大量涌入,西洋音樂在我國大規模傳播,民間開始吸納西洋音樂元素,形成中西結合的特色音樂曲風。二十世紀初,許多留洋音樂家陸續回國,在國內演奏歐洲古典音樂作品,傳授西方音樂基礎知識,西方音樂在城市內大受追捧,其現象在上海最為顯著。三十年代,上海許多歌舞廳開始演奏中西結合的新音樂,留聲機里時時傳出有中國傳統音樂旋律的西洋爵士音樂。這個時代,傳統音樂與西洋音樂大肆碰撞,相互結合再創作出膾炙人口的通俗音樂。當時國內已有電影產業,隨著電影公映,人們的娛樂生活得到滿足,電影音樂也在群眾中流行起來。當時較為出名的流行音樂《天涯歌女》《漁光曲》均是出自電影主題曲。二十世紀上半葉,我國音樂另一大分支當屬革命歌曲。當時正經歷著抗日戰爭的祖國人民渴望著能夠表達他們內心憤怒與斗志的音樂作品出現。處在特定的歷史時代,二十世紀上半葉的國內音樂家們開始創作表現時代背景,喚起民族共鳴的革命歌曲,其中許多作品,如:聶耳的《義勇軍進行曲》、冼星海的《黃河大合唱》仍收錄在現今青少年音樂課程教材中。其中蘇聯歌曲對這一時代中國音樂的影響巨大。革命歌曲中不僅有在西洋音樂基礎上填詞創作的作品,也有改自傳統民歌的革命作品。這個時代的音樂風格強烈,特征明顯,十分具有時代特色。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中期,中國實行文化大革命,西洋音樂曲目被全面禁止,國內主要音樂形式只有以《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白毛女》等革命樣板戲。由于缺乏藝術豐富的藝術形式,也缺少音樂創作的包容環境,這個時期我國音樂創作可以說是停滯不前的。盡管這一階段我國與外國在音樂交流方面行動為零,國內許多音樂形式也被禁止,但“樣板戲”在京劇與西洋樂器的結合中形成了獨特的風格。
三、當代音樂
文化大革命結束以后,中國開始走改革開放的道路,人們思想逐漸放開,世界各類元素涌入國內,我國流行音樂開始結合世界上的各種音樂風格、創作理念和技巧方法,產生了有新的風格的作品。同時,隨著中國音樂“走出去”,中國民歌開始受到世界范圍的關注。維也納金色大廳每年都會在中國春節期間舉辦中國新年音樂會,中國民歌歌手也常常出現在世界級的交流演唱會上。
在中國發展的歷史長河中,中國音樂一直緊跟著歷史的步伐。從八千多年前開始,音樂就成了中國人民表達對勞作的贊頌、對自然的敬畏、對生活的暢想的最佳載體。同時在紛繁歷史的變遷中,在地域文化的交融中,中國音樂也一直慷慨地包容著各種音樂元素、思想內容和表達方式。因此形成了中國多元音樂文化的現狀。但音樂歷史的腳步并非穩步前進,從古代到近代,再到當下,中國音樂的發展經歷過緩慢發展、百花齊放、引入西洋音樂、禁止西洋音樂、“樣板戲”、更加開放等過程。對這些階段的研究有助于我們對中國音樂發展的了解,以及對特定歷史環境下產生的音樂風格的理解。
參考文獻:
[1]趙佳梓.亞洲各國音樂[J].音樂愛好者,1990,(02).
[2]王爽.全國音樂考級工作會議在京召開[J].兒童音樂,2002,(03).
[3]The Place of Music: [Introduction 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 New Series,Vol.20,No.4(1995),pp.423-433Journal.
[4]Music and Cognitive Abilitie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Vol.14,No.6 (Dec.,2005),pp.317-320Journal.
作者簡介:賈睿佳,長春大學音樂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