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美花
摘 要:課堂問題出現的形式多種多樣,每位學生出現的問題和學生本身的性格也各不相同。不規范的課堂行為是課堂教學中不和諧的“音符”,教師若不及時解決,問題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嚴重。教師應該正確認識小學生課堂問題行為,明晰其類型、原因。并在此基礎上對其進行調控,以改善課堂秩序,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率,上好每一堂小學英語課。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堂問題;課堂有效性
在當今社會,學生的學習任務越來越繁重。為了減輕學生的負擔,教育部門出臺了相關的政策,要求教師必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讓學生當堂掌握教學內容,課后再稍加練習和鞏固。
為了上一堂有效率的英語課,我進行了很多探索。在摸索中我發現學生的課堂行為規范對于一堂有效率的課非常的重要。在課堂上,我經常會發現有學生不認真聽講,甚至干擾其他學生的注意力,有的學生喜歡和周圍學生講話,違反課堂紀律;有的學生則過于內向,上課不敢舉手回答問題,或者回答聲音不夠響亮;有的學生自我控制能力太差,經常開小差,或者做與教學無關的事情;有的學生由于以往學習成績較差,對學習失去信心,在課堂上不參與交流,生怕犯錯被其他同學取笑等。有時有學生在發言,班上有學生不但不聽,反而在座位上與其他學生竊竊私語,而讓他們回答問題的時候,卻答非所問,等等。這些問題在每個班級多少都會存在,這些行為的出現可能是由于家庭問題、不良的課堂教學環境或教師的教學失策導致的。因此,為了更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我對我所教的班級進行了調查和分析,從而尋找出解決問題的策略。
1.隨時隨地保持冷靜
保持冷靜是處理課堂問題最重要的一點。只有保持冷靜,才能針對課堂上發生的問題選擇一個最好也最合適的解決方法。一旦發生課堂問題,教師必須保持冷靜,用理智駕馭情感,選擇既不傷到學生自尊又能讓他記住教訓的方式。即使是在學生屢教不改的情況下,也要堅持做到不急躁、不厭煩、不發火。課堂問題盡量留到課后處理,給學生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時間,在與學生談心時與學生一起坐下來好好說。
2.“對癥下藥”原則
解決課堂問題的出發點在于讓學生認識到自己行為的錯誤,并改正錯誤。俗語說:“一句話說得人笑,一句話說得人跳。”教育語言的不同,其教育效果也是不一樣的。無論學生的錯誤是善意的,還是惡意的,是無意的,還是有意的。老師在批評教育時,使用的語言一定要和藹可親,循循善誘,要用火熱的愛心和真摯的誠心對待學生,要堅信只要進行正確的疏導,并堅持到底,不放棄,他們一定會認識并改正自己錯誤的。
3.采取恰當有效的方法
不規范的課堂行為是課堂教學中不和諧的“音符”,教師若不及時解決,問題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嚴重。解決課堂問題,除了要把握好處理課堂問題行為的幾個注意點,還要采取恰當有效的方法。處理違紀行為要及時、公平、合理。 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違紀行為時,教師應該迅速判斷學生是有意還是無意地破壞課堂紀律,并作出反應及時處理。一般來講,如果有學生在課堂上表現得比較消極、散漫、不集中注意,教師不應公開處理,可采用眼神提醒、走到身邊敲敲他的桌子、拍拍他的肩膀等方法。如果一個學生的行為已明顯干擾整個班級的教學過程,教師就應該立即處理,并按情況采取提醒、暗示、制止,甚至批評的方法。如果學生為了吸引教師的注意,比如接話、發出怪聲等,教師可以暫時不予理睬的方法,課下再給予處理。這樣,既不影響上課,也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
4.獎懲的正確運用
俗語說:“罰其十,不如獎其一。” 對于學生的積極行為,教師要給予及時的獎勵。一個滿意的微笑、一個贊許的目光、一塊小貼紙、一塊小橡皮或一支鉛筆都能夠讓學生雀躍。最近,為了培養學生的自律能力,我在課堂上采用小組競賽的方式展開教學。在競賽的過程中,課堂紀律的維持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采用了懲罰的手段。當然,我采用的懲罰手段主要是終止違反課堂紀律學生繼續參加活動的權利,以此來督促孩子維持良好的課堂紀律。
5.教師自我修養的提高
教師應在學生心目中樹立良好的形象,教師樹立的威信、處理問題的方式等方面對學生在課堂上的紀律表現都有著密切的關系。小學生年齡雖小,但是在他們的心中有自己一套評判的標準。因此,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各方面的素養,以此來實現課堂紀律的有效維持和課堂的有效管理。教師應該努力去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熱愛自己的教學工作,熱愛學生。教師應該情緒飽滿地投入到教學中去,與學生建立融洽的關系,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去看待問題,解決問題。
總之,我們應該正確認識小學生英語課堂問題行為,明白問題類型、原因,改善課堂教學秩序,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率,努力上好一堂有效率的小學英語課。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黃橋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