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梅
摘 要:中學階段的語文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語文知識素養和能力的關鍵時間,就目前而言,很多時候語文教學中傳統的單一模式教學已經很難滿足現代社會發展對人才培養的實際需要。而在本文中,作者結合新時代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提出了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來提升中學語文教學的實效性,使得語文課堂教學更好地為學生知識能力和素養服務。
關鍵詞:時代背景;中學語文;多元化教學;實踐
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因為時代背景等方面因素的原因,以往傳統的單一式教學模式已經很難滿足學生的求知需要了,新的教學模式與方法需要被應用到教學實踐中。因為以往那種單一的教學模式,一般情況下很難讓學生對語文的學習產生興趣,而且這樣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對學生的能力培養也缺乏多樣性。所以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們提出了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來應用于實際的語文課堂教學,以此來更為合理有效地引導學生以提升實際的教學效率。
1.當前中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根本問題探究
(1)從事語文教學的學科教師知識和經驗儲備不足。新課改已經提出并實施有一段時間了,相應地對有關教師開展各種有針對性的培訓也一直在進行,但是就目前而言其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在日新月異的今天,作為語文教師實際上不能僅僅只是具備一點語文知識,人文歷史、哲學等方面知識儲備也是不可或缺的。換句話說,對于初中語文教師而言,雖然其主要工作是立足于語文教學的,但是絕不能僅僅只是限制于語文教學中,從事教學的教師能夠以自身豐富的知識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教學內容,也是一種新的教學思路。
(2) 語文課程的難度在不斷增加。語文課程難度的增加包括了語文科目本身在思想內容的深度上的延伸,也包括了現在語文知識點、教學內容其體裁范圍的廣度上的擴充,在知識廣度、深度增加的背景條件下,學生們自己的時間被“壓縮”了,學生的精力有限,學習的興趣在降低。因為知識難度、總量上的增加,原本是重感悟積累的語文課堂,失去了原有的那種生機勃勃、豐富多彩的氛圍。學生也出現了一種只是為了學習而學習的態度,或者是一種疲于應付的狀態。
2.關于多元化教學方法其特色方面的探究
語文教學方法的多元化指的是思維方面的多元化,也可以是指教學性質的多元化。中學階段的語文教學,相對于小學階段而言,包含了更多的知識內容,對學生知識累積的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在新課程的背景下,作為語文教師需要以一種多元化的思維來重新認知語文教學,讓學生的語文知識學習從一種知識的傳遞過程到一種情感的熏陶過程。
在這里我們以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閱讀教學為例,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需要教師在實際講解的過程中從不同的角度對文章的中心主題進行理解分析;尤其是要做到對于同一個現象、觀點,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在分析的過程中要求學生要有正面、反面兩個方面的論證。這樣,學生學來的知識才能做到活學活用,能夠用知識去解決題目而不是單純為解題而學習。
3.如何踐行初中語文多元化教學的實踐
(1)更新語文教師的教材觀。語文課程教學的實施離不開語文課本、教材的支撐,教材的實施需要新課程觀念的指導。在新的時代背景或者說是課程背景下,語文教師需要以一種多元化的思維來使用手中的教材。教師的知識教學不能僅限于教材的要求,要認識到教材只不過是溝通課堂和社會生活的一座橋梁,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應大膽創新,將知識延伸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2)注意激發引導學生的學習興趣?!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語文教學來說,學生的學習要以自身對語言的興趣和熱情為依托,學生要按照自身意愿去學習語文課程,而不是強加給學生作為任務要求學生必須學。在實際的教學中,語文教師要學會充分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還要意識到語文教學本身是十分靈活的,比如,在語文作業的布置方面,教師要擯棄以往要求學生必須背會多少課文、寫了多少文章的傳統的作業,可以將作業設定為文章背景的深入了解、作者的故事的搜集等。引導學生多看課外書,多多觀察社會生活,讓學生們了解到實際上語文知識是來源于生活的。
總的來說,初中語文教學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是可以產生十分深遠的現實意義的。采用這樣的教學方法應用于教學實踐,使學生能夠在教師指導下,不僅可以形成良好的思維模式,不拘一格,同時也可以完善自我,成為一個精神世界豐富的人,成為現代社會多元化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常 燕.“研究性學習”及其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D].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2002.
[2]任 翔.破解中小學語文教育之困[N].中國教育報,2014-09-05.
(作者單位:哈爾濱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