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炎培
摘 要:小學數學是小學教育體系中的重點課程,其不僅對小學生的邏輯思維以及數學能力起啟蒙的作用,更是其他各科課程學習的認知基礎,對其數學綜合素質的長久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小學生具有其年齡階段的特殊性,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給予該特殊性以足夠的重視,從而導致小學數學的教學成效偏低的后果。因此,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實效性,是目前小學數學教師的重要研究論題之一。本文主要圍繞目前小學數學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根據經驗和思考提出有關改進策略,為小學數學教學發展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實效性;策略分析
數學是幫助學生認識日常生活基本常識、提高邏輯思維水平以及促進數學綜合素質發展的核心學科,在小學教學體系中占據重要位置。小學數學對學生需掌握的知識水平相對于教師而言具有基礎性、簡易性特征,而小學生在學校教育體系中處于初級階段,在認知水平、知識儲備、性格特征上均未形成相對穩定的狀態。因此,教師必須以適當、科學且高效的教學方式進行施教,在提高小學生數學基礎知識水平的基礎上促進其獨立思考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以及想象能力等方面的綜合發展。筆者經過分析和思考,結合自身教學經驗,總結出以下幾個方面小學數學教學實效性的提升策略。
1.提高相似內容的教學集中性,幫助學生建立科學的知識構架
小學數學課程囊括了眾多數學基礎知識,其內容具有點多、線長、面廣的特點,對處于啟蒙階段的小學生來說,小學數學在掌握與熟記方面造成了一定的難度。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突破傳統的教學順序和模式,對教材內容進行重構。重構并非對傳統教材安排的否定,而是針對具體學生學習特點、認知風格以及性格愛好的具體教學戰略。筆者以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為例作以下具體說明。
例如,在進行三年級上冊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將與加減法、乘除法有關的計算方法的章節集中起來;由于每個部分包含內容較多,因此,教師在部分之下也進行相關教學內容的二次集中。比如,在“筆算乘法”一部分中,教師可遵循由易入難的教學規律首先對學生進行乘法表復習,在保證學生個位數間的乘法規律熟記度的基礎上,逐步進行“一位數與兩位數的乘法”“一位數與三位數的乘法”等內容的教學;在“一位數與多位數的乘法”部分中,還可進行“一位數與整十數、整百數的乘法”“一位數與復雜數的乘法”的三次重構;總之,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學習反饋和進度進行教材內容的分級重構,以達到符合學生學習水平的教學效果。
2.適當采用重復策略,增加學生背、記學習環節的趣味性
由于小學生處于學習的啟蒙階段,其認知思維能力并未穩定,此時,對小學生實行重復策略是較為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重復策略指對學生進行一定范圍的教學內容的重復,具體包括背誦、默寫等傳統方式。然而,部分小學數學教師在對待該教學策略的過程中存在認識誤區,例如,重復策略只適合學生課后自學階段、重復策略屬于教學策略中的低級方法、重復策略只能維持短時記憶等。
但科學實踐證明,合理、科學地使用重復策略可有效幫助低年級學生維持一定水平的知識記憶,并通過特殊的、長期的作用形成認知模式,從而有助于小學生對復雜或分散知識的理解。比如,在進行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根據教材將“加減法規律”“錢的計算”以及“數字變化規律”等內容形成簡單口訣,并要求學生進行背誦;教師可在課堂開展背誦比賽,讓學生隨機抽取背誦內容,在規定時間內背誦規律最多、最正確的學生為勝。另外,教師在使用重復策略時也應注意與練習相結合。
3.豐富教學考核方式,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目前的小學數學教學課程通常使用傳統的分類考試考核方式,包括短期的章節考核、期中考試以及期末考試等。固定、死板的考核方式容易使小學生對學習形成畏懼心理,長期將令其產生倦怠,對促進小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發展、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水平均造成不良影響。因此,教師應在完成階段性教學任務后,采取豐富多樣的考核方式,以對小學生數學學習成效進行有效測評。
同樣以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材為例,教師在完成“元、角、分的加減計算”一章的教學后,可采用多種方式對學生的掌握程度進行考核。比如,教師可首先準備不同面值的錢幣,作為教學道具分發給學生,使不同的學生代表不同的面值;然后,教師隨機說出一個金額,令學生通過加減法進行自由組合,新組合的面值和應等于教師的指令金額;教師在每一輪組合配對后進行記錄,并在幾輪后總結學生的活動成績,其中準確率最高的學生為勝。通過此類的趣味性考核可有效提高學生的思維敏捷度和對相關知識的應用能力。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學在過去的教學實踐中存在許多包括教師教學思維與學生特征脫節、教學方式過于死板、考核方法單一等問題,對小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積累以及數學綜合能力的發展均造成不良影響。因此,為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的高效性、促進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全面發展,教師必須以教學經驗為基礎不斷總結和分析,通過充分考慮學生、教學方式以及教學科技手段等采取針對性改進措施,以真正達到實現小學數學教學高效發展的目的。
(作者單位:江西省尋烏縣城北新區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