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婕妤
摘 要:隨著我國對教育的愈加重視,不同學校都在努力提高教學水平,尋求教學模式的創新,就目前來說,中職教育在我國已經占到了很大一部分市場,其也引起了國家和中職學校的高度重視,好的教學水平不僅能讓中職院校保持良好的信譽,同時還能潛在地吸收到更多的生源,為國家培養出更多人才。中職學生之前英語水平的高低差異,讓中職英語沿用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反而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對中職英語課堂教學模式進行創新,成為中職普遍關注的話題。本文作者從中職英語課程入手,從教師教學的角度,對中職英語課堂教學模式創新進行探析,對提高中職英語教學水平,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中職英語;教學模式;創新
目前我國大部分中職院校使用的都是河南省中等職業學校公共課精品教材《英語》,它結合了新課程標準,同時體現了中等職業教育的理念和特點,有利于學生打下扎實的語言知識基礎,提高學生的英語實際運用能力。從實際調查來看,許多學生對學習英語都會感到頭疼,這是因為英語需要記憶一定量的單詞的含義及寫法,才能讓英語在實際運用中“得心應手”,由此可見,中職英語課堂教學模式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創新,才能讓中職英語課程開展得有聲有色,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英語的興趣。
一、中職英語課堂教學概述
英語在中職學校中開展,主要是通過課堂教學的模式,讓學生對英語的聽、說、寫能力得到提高,同時,提高學生英語交流的能力,為學生日后出國不斷克服英語交流障礙,打下良好的基礎。
從我國中職英語教材的目前情況來看,大多數中職院校已經沿用了較新版本的英語教材,新的英語教材具有信息密度高、英語知識豐富、具有較強的時代感等特點。同時中職英語還注重對學生思維發散能力的培養,這對中職英語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顯然難以達到教材預期的目標,這就要求中職英語課堂教學模式得到一定的創新。
二、中職英語課堂教學模式創新探析
中職英語課堂教學的主要任務是通過課堂教師的授課,處理好英語理論和英語專業技術的良好關系,那么從課堂教學方面來看,就需要將英語理論與專業技術有效地結合在一起,通過教學模式創新,達到中職英語教學預期的效果。具體來說,中職英語課堂教學模式創新探析如下。
1.教師引導進行交流互動
在“交流互動”的教學中,學生的動是以教師的引導為基礎的。教師在講授新課前對學生作適當的引導,在講授較難理解的課文前,先向學生介紹一些有關背景知識并提出教學要求,能為學生的理解打下良好的基礎。教師做好引導工作,掃清學生學習新知識的障礙,為學生學習新課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能使全體學生進入良好的準備狀態,并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2.學生自學的交流互動
學生自學是中職英語“交流互動”的基礎,它指的是在不忽視教師主導作用的前提下,以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索、自主領悟”為主要的教學模式。然后向學生提出本課的學習目標,明確自學的方法和要求后,由學生個人學習,讓其自己去發現問題、研究問題、探尋知識,進而讓學生帶著問題在學生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展開交流討論,加深對疑難問題的理解與掌握,像職業一詞的英語可以翻譯為“job”,還可以翻譯為“professional”,那么在實際的英語語句中,這兩個單詞具有怎樣的細微差別,這樣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能夠展開討論,從而讓學生認識到意思相當的不同短語的區別,有利于學生對中職英語更深刻地掌握與理解。
3.將聽、說、讀、寫有效結合起來
在中職英語教學中,往往存在許多學生對英語單詞、英語理論知識掌握得很好,但在實踐中,說卻成了大多數學生的一大難題,這就是所謂的“啞巴英語”,那么中職英語課堂教學模式更要從英語的“聽說讀寫”四個方面進行創新。教師可通過與學生一起觀看英文字母的小電影來鍛煉學生的“聽”,通過在課堂上與學生創造互動的情景對話引導學生逐步獲得“說”的能力, 另外,通過讀音糾正讓學生發音標準,學會“讀”,而對于英語中的“寫” 來說,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針對學生的整體水平,布置關鍵詞作業,讓學生寫一篇情景對話短文,這樣不僅在很大程度上鍛煉了學生“寫”的能力,同時對學生英語思維能力的拓展也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中職英語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是勢在必行的,這也是我國各方面發展對中職學生英語能力的一種要求,中職英語在未來的職業發展過程中的作用會逐步顯得更加重要。
參考文獻:
[1]孫亞輝.淺談中職英語教學創新思路[J].中國對外貿易(英文版), 2010(06).
[2]袁秀萍.關于創新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J].科技創新導報,2009(07).
(作者單位:江蘇省連云港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