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澤譽
摘 要: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想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就要讓學生真正成為數學課堂中的主人。教師也要幫助學生更好地發展,這也成為了現代小學數學教學的目標之一,是小學教育的核心思想。教師想要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數學學習中,就要設計出符合小學生認知心理的教學方式,為小學生成為數學課堂的主人奠定基礎。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主體地位
全面實行素質教育,并完成素質教育的目標,改變傳統的數學課堂氛圍,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果,激發學生的內在潛力,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1.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要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
傳統意義上的數學課堂教學中,小學生基本處于“在聽中學習,在看中學習”,而數學教師也基本以講解為主要的教學模式,小學生往往跟隨著教師的一言一行在運轉著,這樣就使得小學生沒有掌握學習數學的主動權,一直在被動接受學習,這樣也就導致小學生在學習數學前,沒有制訂明確的學習計劃,課前也沒有進行預習,在課堂中,學生也都是忙著記筆記,而對于教師所講述的內容卻沒有去思考。隨著新課改的不斷實施,其主要內容就是提倡讓學生在實際動手操作中學習、在聊天中學習、在閱讀中進行學習,等等。根據資料顯示,數學課堂中教學效果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的主動參與,也就是說,要加強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讓學生真正成為數學課堂教學中的主人,這也成為了數學課堂教學的一個必然的發展趨勢。[1]所以,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學生的思維模式,提高教學效果,提高小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
2.創建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實現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民主化
人只有在輕松愉悅的課堂中,才會解放自己的思維模式,在壓抑的環境中,就很難發散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所以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數學教師要重新定位自己,建立公平民主的課堂教學氛圍,小學生只有處在和諧愉悅的氛圍中,才能夠保持身心愉悅,才能解放自己的思維,勇于創新、勇于質疑、敢于發表自己的言論,也只有這樣,才能夠發展自身的創造性思維。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要建立全新的教學平臺,讓學生覺得教師是和藹可親的,不是課堂的主宰者,而學生也不是課堂中的被動接受者,應當要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全新的領域中,并從中學會獨立思考,而不是讓學生只順著教師的思維去學習,讓每個學生都能夠體會到知識形成的過程,挖掘學生的潛力。
3.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促進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
想讓小學生成為數學課堂的主人,就要求數學教師要結合教材與小學生對于知識的認知心理,為學生創造發展自身的機會,并創建一些能夠讓小學生自己動手操作的實踐內容,提高小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讓小學生在學習數學中有充足的時間進行思考,擴大活動的空間,增加表現的機會,體會成功的快樂。例如,在學習等腰三角形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并讓每一個小組成員拿著三角尺畫出不同形狀的等腰三角形,在學生面對三角形提出各種問題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并引導學生觀察等腰三角形,小組討論得出等腰三角形的特點,從而明確等腰三角形的性質。隨后通過小組成員相互交流的模式,讓每一個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感受到成功快樂,這樣不僅能夠活躍數學課堂氛圍,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2]通過上述辦法,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還能夠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讓學生都能感受到自身的價值所在,這樣學生才會喜愛數學,學習數學。
4.建立友好的師生關系
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影響著課堂中的學習氛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意愿。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以促進數學教學的進行。教師通過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來進入學生之中,從而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這樣有助于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此外與學生進行溝通還可以在課堂外進行,對于一些自主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幫助學生改善自身陋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也只有更好地幫助學生發展自身,才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樹立信心,加強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的能力。
5.創建數學學習情境
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創建相應的數學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數學教學中,讓學生感受到知識形成與變化的過程,并從中學會怎樣學習數學,主動探索學習數學的樂趣,認識到數學的價值所在,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全方面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
作為小學數學教師,要明確學生才是數學課堂中的主人,幫助學生更好地成為數學課堂的主人,所以小學數學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創造條件,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為學生提供自我學習的環境,讓小學生真正成為數學課堂的主人。
參考文獻:
[1]周宏民.如何讓小學生成為數學課堂的主人[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3(11):72—73.
[2]陸文件.如何使小學生真正成為數學課堂的主人[J].讀與寫,2013(07):100—101.
(作者單位:青海省貴南牧場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