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帥
摘 要:職業教育受到當今社會廣泛關注,在職業教育中化學屬于專業基礎課,學好化學有助于學生在今后職業生涯中順利發展。為了使化學教學與職業發展相適應,明確學生的學習目標,指導學生掌握好的學習方法,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教會學生進行知識總結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學習方法;學習目標;自主學習;學習理念
現階段職業學校的學生在學校接受兩年或三年的教育,就要走到工作崗位,他們很少有時間有機會再次參加高層次的學習,而在工作中他們也會不斷接觸新事物,需要學習的東西也比較多,因此,教會學生學習專業知識的方法比教給他們更多的專業知識更實用,好的學習方法使學生在沒有老師的幫助下也能進行有效的學習,達到自我提升的目的。
1.明確學習目標
學生在整個化學學習過程中若是目標明確,就不會抱怨知識多、學得累。教師在化學教學中,首先應幫助學生明確的學習目標,它既包括好的學習態度,又涵蓋學習化學的目的,讓學生意識到學好化學是自我本身知識的提升,在教學中學生需要掌握哪些具體的知識、達到哪種程度,教師也要清晰地指出來,教師在制訂學習目標時必須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使目標既可實現,又必須通過努力才能達成。
2.培養學生學會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指的是學生以主動學習為主體,通過一些學習手段,達到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的過程。而教師在此過程中的作用是幫助者和促進者。在此過程中,教師不要過多地干預學生的思維,而是要引導學生發揮其自身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新性,進而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1)運用多媒體等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化學知識與生活密不可分,化學知識也可以應用到很多領域和行業中,教師在教學中注意收集和整理相關知識的圖片、視頻、動畫,在授課時給學生展示一個直觀、生動的化學世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以積極的心態投入到化學學習中。
(2)通過操作化學實驗,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化學知識繁多,尤其是化學性質不易掌握,學生學習時有煩躁的心理。作為化學教師,應當通過化學實驗來開啟學生心靈的窗口,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實驗來驗證物質的化學性質,不僅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更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3.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學習習慣,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學生的個體差異,針對不同學生進行學習方法指導,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理解透徹,融會貫通,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比如課前預習,教會學生把較為復雜的課本敘述轉化為條條杠杠,這樣會使學生易懂易記,提高學習效率。
4.培養學生進行知識總結
化學知識繁多難以記憶,更容易將知識弄混淆,在教學中教學生學會總結,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無機化學在學物質性質時總是先講它所在的族,然后以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實驗室制法、用途為知識點進行展開,最后講解這一族元素所具有的性質。涉及計算的摩爾是學生比較頭疼的問題,我們可以把摩爾的計算總結成四個公式,這樣學生會從根本上抓住知識的內容,學習起來會有一種既輕松又愉悅的感覺。時間長了,學生會總結出很多系統的知識,并形成自我的知識體系。
5.指導學生樹立學習理念
(1)樹立細致學習的理念。職業學校化學的學習重點在操作。在任何工作崗位上,細微錯誤導致操作的失敗,將給職業生涯帶來負面影響,而現實中的生產工藝和設備在不斷更新,所以教師應在教學中講解前瞻性的化學學習理念,觀看化學成功與失敗案例,參觀先進的生產車間,直接或間接加深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認識,樹立細致學習的理念,引導學生在實踐中正確學習化學知識。
(2)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搭建學生繼續學習的師資平臺,幫助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理念。通過回訪學生、校園網站等渠道進行繼續教育,真正形成可供畢業再學習的教育平臺,為學生答疑解惑。
總之,在職業教育中實行化學學習方法的研究,就是要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倡導學生主動參與、勤于動手,培養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不僅僅是為了適應職業教育教學,更是為了學生將來的學習與發展,更有利于學生自身素質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邱化明.化學教學中自主能動性學習的實施策略[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03(Z1).
[2]關鴻羽,白銘欣.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策略與方法[M].北京:中國和平出版社,2001.
(作者單位:沈陽市化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