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秧秧
【摘要】微課作為一種區別于傳統教學方法的新型教學活動,以視頻作為主要載體,記錄著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針對某個知識點開展的獨具特色的教學活動。這一新式教學活動隨著信息化時代進程的深化發展,已經越來越受到教師群體的重視。通過微課教學,能夠加深小學音樂課程學習的趣味性,并通過演唱示范視頻的播放指正小學生演唱中的不足。筆者立足于微課教學的實際作用,分析將微課應用在小學音樂課程中的策略,并指出微課教學實踐需要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微課;小學生;音樂教學;應用價值
小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較差,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需要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規范進行引導和校正。微課提供了一種行之有效的新式教學模式,可以集中體現教師的教學構思智慧,并能憑借其新穎性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小學課堂管理難度。教師通過微課教學,可以使音樂教學更加生動立體,提升小學生音樂知識水平和歌唱水平。
一、微課教學的優勢
微課活動時長一般要維持在10分鐘以內,這就要求微課具有明確的針對方向和講解目標,對一個知識點進行集中研究。微課教學可以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有很大作用。
(一)提高課堂效率
科學調查研究發現,小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集中時間一般為15至20分鐘之間。微課教學的創造初衷,就是力圖在小學生學習效率最高的時間內,以新穎的視頻教學方式,加深小學生對重難點知識的印象,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以往的小學音樂教學十分模式化,其一般順序為:教師講解音樂知識和歌曲演唱方法;教師示范演唱;讓同學們合唱或獨唱;教師進行指導。這種教學模式十分死板,也不利于維持學生的興趣。微課活動打破傳統規范,通過播放視頻,讓學生以視頻中的教師或歌唱家演唱奏曲為示范,對自身演唱演奏中存在的不足進行改正,潛移默化地豐富小學生的樂理知識。
(三)培養學生學習習慣
每一名小學生的音樂基礎水平不同,將微課教學視頻放置在班級網絡空間中,可以小學生在課下自主選擇微課進行觀看。此舉讓每名學生從自身音樂知識的薄弱點出發,充分發揮出學生在教學活動中主體性作用,讓學生在微課教學中漸漸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打好基礎。
二、微課教學活動需要注意的細節
微課雖然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有很大的應用價值,但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要尤其注意其中細節,才能有效發揮微課視頻的作用。
(一)微課視頻時長要適中
經過對北京市近兩屆小學微課比賽的微課作品時長進行抽樣分析統計,發現80%以上的視頻長度短于10分鐘,70%的微課時長介于5分鐘至8分鐘之間。統計數據表明,10分鐘是小學微課視頻時長上限,5分鐘到8分鐘最為合適。事實證明,短短幾分鐘時間就可以將一個課程知識點進行透徹講解,又不易引發學生的視覺疲勞和厭倦心理。
(二)微課設計力求目標明確,層次清晰
微課設計要將任務目標、問題導引、討論互動聯結為一個系統的整體結構,不僅要在設計流程上表現出趣味性,還要理清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路。力求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最關鍵的課程知識,提高微課活動教學方式的教學效率。
(三)教師要善于發揮引導作用
微課畢竟是一個已制作完成、只能按固定設計方案開展進行的教學視頻,難以應付實際教學中的突發狀況。如果教師在微課中設計的問題難度過大,不僅不能激發出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還會打擊小學生的思考積極性。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暫停微課視頻的播放,對微課提出的問題進行口語化、通俗化的解讀,降低學生對問題的理解難度,再繼續視頻的播放。如果由學生對微課內容提出不同的理解,教師也要憑借自身豐富學識,給出適合的參考方向,并對提出問題的學生給予鼓勵。
結語:
綜上所述,微課作為信息時代背景下產生的新式教學手段,可以對課程中的某一知識點進行系統深入的講解,通過視頻影像的方式加深學生對重難點知識的印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要將微課教學靈活應用在課程教學的各個階段,提高學生的歌曲演唱技巧,豐富學生的音樂知識,提升學生的藝術修養,從多角度提升學生的整體音樂水平。
參考文獻
[1]王同聚.中小學機器人教學中“微課”的制作與應用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4(06).
[2]趙小蕊. 微課在銀川市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寧夏大學,2014.
[3]黎標.基于微課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設計研究[D].南昌大學,2014.
[4]張晗陽.微課程在小學Scratch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4.
[5]馬鳳英.基于微課的小學生媒介素養教育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4.
[6]許可.我國中小學微課發展現狀分析[D].江西師范大學,2014.
[7]胡鐵生.中小學微課建設與應用難點問題透析[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