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猛 魯銘芳
摘要:水泥等高耗能企業的節能減排行為有助于緩解我國經濟發展所帶來的環境壓力。文章基于個體企業的角度,對水泥企業的節能減排影響因素進行剖析,并以長三角135家中小企業為有效樣本,利用回歸分析方法分析水泥企業節能減排的影響因素對節能減排績效預測作用。結果表明:水泥企業規模與節能績效存在著顯著地正相關關系;市場與減排績效存在明顯顯著地正相關關系,企業規模與減排績效存在負相關關系,技術創新與減排績效存在較為顯著地正相關關系。
關鍵詞:節能減排;水泥企業;壓力;實踐;績效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市場對水泥產品的需求不斷增長,水泥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工業,同時也是高能耗行業,能耗總量和二氧化碳排放總量保持著較高的水平。據相關報道,全球水泥行業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約占人類活動排放的5%,而在中國,這個比例更是高達18%~22%。其中,中國的水泥產量就占到世界總量的50%,連續25年居世界第一位,2010年中國水泥產量達到18.8億噸,2011年我國水泥產量達到20.9億噸,占世界總產量的57%。2014年我國CO2排放總量約為80億噸,其中水泥工業CO2排放為14.4億噸,約占18%。從國際環境來看,我國承受的減排壓力愈來愈大,我國政府承諾:到2020 年,我國單位GDP二氧化碳的減排幅度要比2005年下降40%~45%。與此同時,《“十二五”規劃》更是明確了“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降低16%,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的節能減排目標。
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基于對水泥企業的調查問卷分析,在識別水泥企業應對節能減排影響因素的基礎上,本文運用回歸分析分析水泥企業節能減排的影響因素對節能減排績效顯著預測作用。
一、水泥企業的節能減排影響因素識別
企業的成長是一個長期、復雜的過程,是企業內外部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本文在相關文獻梳理的基礎上,結合對水泥企業的實證調查,對影響水泥企業節能減排績效的因素識別如下:
(一)水泥企業規模
企業規模是影響企業行為的重要因素,通過對水泥企業的調查分析可以驗證這一觀點。10家較大企業采取節能減排實踐,節能績效、減排績效分別提高13.5%、8.9%。58家中型水泥企業也采取節能減排實踐,節能、減排平均績效分別為9.4%、8.1%。然而,水泥小企業的節能、減排平均績效略低,分別為7.1%、7.3%。不同規模的企業承受著的不同外界驅動力是導致企業績效有差別的主要原因。
(二)水泥企業所有制
按照企業投資來源將調查的水泥企業分為國有、私營、外資和合資企業四類。國有企業擁有系統的企業績效體制保障。在國有企業發展與改革歷程中,國有企業建設規則明晰的規范董事會,完善了集團公司的投資融資安排、戰略選擇等機制,避免在決策過程中出現重大失誤,從而為國有企業保持良好經營績效提供體制保障。因此,相比私營企業、外資企業、合資企業,國有水泥企業在節能、減排績效中也有很好的表現。
(三)市場因素
按水泥產品銷售市場把水泥企業分為3類:第一類水泥企業的所有產品供應東部沿海市場,共30家;第二類水泥企業的所有產品供應中部市場,共85家;第三類水泥企業的所有產品供應西部市場20家。三類水泥企業節能績效、減排績效依次遞減,區別明顯,表明市場對于企業的節能減排績效有著顯著的影響。
(四)技術創新戰略
對于水泥企業而言,市場的需求是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清潔產品,決定其在生產過程新型干法(回轉窯)的技術創新,企業在創新過程中推出新產品、技術和服務過程中最終提高企業節能減排績效。
二、影響關系分析
為了進一步驗證企業節能減排績效是與影響因素的相關性,本文分別建立了節能和減排兩個解釋回歸模型,將水泥企業所有制、水泥企業規模、市場和技術創新五個影響因素設置為自變量,將節能績效、減排績效設置為因變量,即分別探討節能減排驅動力、企業規模、市場、企業所有制和技術創新四個變量對節能績效、減排績效是否有顯著的預測作用。
模型1和模型2的回歸檢驗結果如表1所示。從表1可知,模型1和模型3的F值分別為3.615和5.969,并在1%水平下顯著,本文所設計的回歸模型具有統計意義,說明選擇的自變量都會對節能績效、減排績效產生較大的影響。同時,各自變量的方差膨脹因子(VIF)的數值均小于10,這說明模型和模型2中的各自變量之間不存在嚴重的多重共線性問題。DW統計量的取值都非常接近2,可見殘差之間不存在自相關問題,并不影響本文研究結果的有效性。綜上所述,所設計的模型1和模型2是合理的、有效的。
在表1中,由模型1的檢驗結果可知企業規模的回歸系數為0.206(顯著水平為1%),可見水泥企業規模與節能績效存在著顯著地正相關關系,這說明在中國的水泥行業中,企業規模越大,節能績效就越高。
由模型2的檢驗結果可知市場因素的回歸系數為0.145(顯著性水平為5%)、水泥企業規模的回歸系數為-0.103(顯著性水平為10%)、水泥企業所有制的回歸系數為0.121(顯著性水平為10%)表明市場與減排績效存在明顯顯著地正相關關系,企業規模與減排績效存在負相關關系,技術創新與減排績效存在較為顯著地正相關關系。
三、研究結論
本文對中國的135家水泥企業為樣本,分析節能減排目標下水泥企業的驅動力、響應、應對行為和績效,并重點考察了影響水泥企業節能減排績效的影響因素。
目前,政府、水泥企業節能減排政策僅提出了目標,而對保障政策目標的實現缺乏清晰的規劃。調查中超過78%的水泥企業表示在執行節能減排過程中面臨過資金、信息、技術方面的困難,而政府企業的相關支持卻很有限。對于水泥高耗能類企業,節能減排目標的實現有著很強的外部驅動力,需要政府組織在為高耗能企業制定節能減排目標。通過金融、技術、財稅、行政等手段將企業外部驅動力內部化、制度化,從而引導水泥企業積極參與進節能與減排目標的實現中去。
參考文獻:
[1]曾賢剛.二氧化碳減排的經濟學分析[M].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11.
[2]顧阿倫,史宵鳴,汪瀾,趙秀生.中國水泥行業節能減排的潛力與成本分析.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2(22).
[3]2011年水泥產量和產能統計分析報告[J].中國水泥,2012(03).
[4]中國人民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S].2006.
[5]Zhu, Qinghua;Sarkis,Joseph;Lai,Kee-hung Source: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v 15,n11-12,2007.
*本文系江蘇大學科研資助項目“節能減排目標下水泥企業應對行為研究”(編號:13C302)。
(作者單位:江蘇大學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