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力
摘要:幼兒教育已經受到家長的廣泛關注,特別是針對幼兒舞蹈教學。家長越來越重視孩子的藝術教育,但是幼兒教師進行編舞過程中往往會受到一定因素的影響,如成人舞蹈模式,因此幼兒教師在舞蹈的創編上還需改進。文章針對如何培養幼兒舞蹈教師的創編能力展開論述,并提出相關具有建設性的意見,希望能夠全面提高幼兒舞蹈教師的創編能力。
關鍵詞:幼兒舞蹈教師 創編能力 培養
幼兒舞蹈基本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幼兒韻律活動,另一類是幼兒舞蹈。針對韻律活動而言,它具有一定的特點,如短小精煉,因而得到大范圍推廣。但對于幼兒舞蹈來說,教師在進行創編過程中會遇到一些困難,如舞蹈的獨特個性特征,導致幼師創編過程中受到阻礙。所以針對幼師創編能力的培養進行重點論述,并提出解決對策,意在促進幼師整體素質的提升。
一、幼師應具有的素質
(一)扎實舞蹈基礎
幼兒舞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當舞蹈編導,他們不僅要創作舞蹈,并且必須讓學生學會舞蹈,最后將舞蹈推向舞臺。作為這一系列的總負責人,他們必須肩負重任,而且所有的事情繁多又復雜。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對幼兒舞蹈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們不僅要具有極高的思想修養、廣博的知識儲備,還要具有扎實的舞蹈功底,對于舞蹈創編的工作能夠充分勝任,無論是成人舞蹈,還是兒童舞蹈,無論是古典舞蹈,還是現代舞蹈,幼兒舞蹈教師必須都能駕馭。這就要求幼兒舞蹈教師具有舞蹈藝術知識。針對幼兒舞蹈教師而言,如果其本身不會跳舞,那就好比演唱家不懂樂曲,不能將藝術的美充分展現出來。
(二)從幼兒特點出發
高爾基曾經這樣說過,一位優秀的兒童作家,他一定要對讀者的年齡特點有進一步了解,否則他的作品不會受到兒童的歡迎。幼兒舞蹈教師也不例外,他們在舞蹈編排時要充分考慮到幼兒的年齡特點,根據幼兒身心發展規律進行藝術創作,教師只有了解幼兒的喜好,才能編排出適合幼兒的舞蹈作品,并受到幼兒的喜愛,進而能夠得到廣泛傳播,成為優秀的幼兒舞蹈作品。這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針對幼兒的年齡特點,掌握幼兒共性,進而構建舞蹈教學的標準,并且制定舞蹈訓練要求;第二,幼兒舞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遵循相應教學原則,即循序漸進、由易到難,只有遵循教學原則才能讓學生打好基礎,為后來的舞蹈學習提供保障;第三,幼兒舞蹈教師要讓幼兒了解舞蹈,這樣才能將舞蹈的內涵表演出來,幼兒只有對舞蹈有更深層次的理解,才能提高表演能力。
(三)具備創編激情
熱情是一種動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幼兒舞蹈教師只有熱愛自己的事業才能將其做的更好,并有助于教師創編能力的提高,正所謂干一行愛一行,幼兒舞蹈教師只有對自己的工作充滿熱情,才能創作出更好的幼兒舞蹈作品。幼兒舞蹈教師是一個較為特殊的職業,由于他們面對的是幼兒,因而在創編過程遇到一些難題,比如幼兒年齡小、理解能力較差、自我約束力差等特點。因此幼兒舞蹈教師在創編過程中,必須對兒童有足夠的了解,而且要喜愛幼兒,最重要的是熱愛幼兒舞蹈教師這份工作,并用自身的熱情去影響學生,使學生也熱愛舞蹈藝術,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與此同時,幼兒舞蹈教師要注意把握教學節奏,讓課堂自由但不散漫,井然有序,進而讓舞蹈教學能夠高效完成。
(四)知識儲備充足
針對幼兒舞蹈教師而言,舞蹈藝術修養是其必備因素,而舞蹈基礎知識是其教學的前提條件。但是教師還要不斷進行學習,完善自己的知識儲備,不斷提升自身的文化內涵。豐富的學習內容有利于教師更好的進行舞蹈創作,令舞蹈內容更具有內涵。此外,教師在日常生活中也應該不斷累積舞蹈所需素材,尤其是針對幼兒舞蹈表演來說,正所謂藝術來源于生活,創作靈感也來源于生活,教師只有在生活中不斷挖掘、不斷發現,他們的藝術創作思路才會更明確,才能創作出更好的舞蹈作品。
二、創編方法選擇分析
(一)選好舞蹈背景音樂
一段好的舞蹈離不開音樂的襯托,音樂可謂是舞蹈的核心,它能夠調動學生情緒,烘托舞蹈學習氛圍,因此舞蹈教學中音樂是其主旋律。幼兒舞蹈教師在進行音樂的選擇時,必須要有針對性的進行篩選,要選擇學生喜愛的類型,并且還要朗朗上口,節奏歡快,最重要的是幼兒能夠快速理解。幼兒舞蹈教師在播放相關音樂時,幼兒可以跟著音樂節奏自發舞動,幼兒如果能夠充分理解音樂內涵和情感表達,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學好舞蹈,并且還可以增加學習興趣。例如:幼兒舞蹈教師借助音樂《小手小腳動起來》,進行舞蹈創編,由于音樂本身節奏明快,并且形象鮮明,幼兒理解起來相對容易。因而幼兒可以一邊唱歌,一邊跳舞,這樣就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根據幼兒特點進行創作
幼兒舞蹈教師在進行舞蹈創編時,應賦予舞蹈特殊的表現,比如故事性,這符合幼兒這個年齡段的特點。因為這個階段的幼兒喜歡一切新奇的事物,更喜歡聽故事,幼兒舞蹈教師應該抓住幼兒這一特質,透過幼兒的雙眼看事物,并在進行舞蹈編排時,能夠準確抓住幼兒的內心特點,并通過舞蹈動作表現出來,包含兒童的喜怒哀樂。并且在進行舞蹈創編時,對于幼兒技巧不宜有過高要求,而要更注重舞蹈表情,還有舞蹈神態。除此之外,幼兒進行舞蹈表演時動作無需標準化,但一定要表現出兒童化、趣味化和故事化。對于大多數的舞蹈來說,基本上是由游戲深化形成,舞蹈的游戲化具有一定的特質,它可以加深舞蹈的趣味性,進而增強幼兒學習興趣。例如:幼兒舞蹈教師在創編《兩只老虎》時,要求學生對于老虎的神態、表情要表演到位,舞蹈動作以這部分為重點,幼兒只有深刻理解舞蹈含義,才能在此基礎上進行舞蹈動作表達。幼兒舞蹈創編要具有一定特色,即注重兒童化,因此幼兒要全面地詮釋小老虎的活潑可愛。
(三)貼近幼兒生活,融入創作情感
藝術不僅源于生活,還在某種程度上高于生活,因而幼兒舞蹈教師在進行創編時,應以幼兒生活為創作藍本。對于幼兒感興趣的東西,教師應該多加留意,然后從這些事物中進行挑選,尋找舞蹈素材。例如:《踏浪》《花裙子飄起來》這兩個舞蹈作品,幼兒舞蹈教師創作的靈感來源于生活。對于每一件藝術作品來說,情感的融入是必要的,這樣才能打動人心。在幼兒舞蹈中,不僅可以有人物,還可以有植物、動物等等,這一系列元素中具有共同性,即富有情感。舞蹈教師進行藝術創作時,必須考慮到情感因素,不僅針對舞蹈角色,還要參考舞蹈情節,使舞蹈更具感染力。例如《老師親,媽媽親》,幼兒舞蹈教師借助情感主線,即幼兒愛媽媽,幼兒愛老師的情感進行創編,使舞蹈更具吸引力。
(四)突出美育功能
幼兒舞蹈教師進行舞蹈編排時要突出一個觀點,即美感,無論是從作品選題,還是作品構思,又或者是舞蹈排練方面,教師都應該注重培養幼兒的審美,不僅讓他們發現美、感受美,還要讓學生表達美、欣賞美。幼兒在學習舞蹈過程中,可以塑造自身個性魅力,有助于塑造學生優美的形體,讓學生能用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生活。與此同時,幼兒教師注意挖掘學生潛力,提高其靈敏素質,提升其柔韌素質,促進幼兒想象力的提高,加深學生之間交流,促進他們之間團結意識的形成,不僅能夠增強師生之間的情感,更有助于幼兒之間的情感增進。
總而言之,幼兒舞蹈教師進行藝術創作時,可以借助多種表現方式,進而突出舞蹈的美育,并且還要突出舞蹈的德育功能。舞蹈本身就是一種美的藝術表達,幼兒舞蹈教師幫助學生通過自身的表達展現舞蹈的美,這也是舞蹈教育的目的所在,因而幼兒舞蹈教師進行舞蹈創編時,要緊緊抓住這一主題,并且引導學生通過發現舞蹈的美,進而讓其表達出來。舞蹈能夠美化學生的心靈,使他們通過舞蹈的學習不斷展現自身的美,教師還需不斷完善舞蹈的創作。
三、結語
綜合上述觀點,幼兒舞蹈教師舞蹈創編能力非常重要,但是教師進行舞蹈編排時會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影響了教師舞蹈教學的整體效果。文章針對如何提高幼兒舞蹈教師的創編能力展開論述,并從幾個方面剖析了幼兒舞蹈教師的創編能力提升途徑,希望進一步提高幼兒舞蹈教師的創編能力。
參考文獻:
[1]廖海云.論幼師學生舞蹈教學能力的培養[J].宜春學院學報,2011,(03).
[2]李春春.幼兒舞蹈教師創編能力的培養[J].文學界(理論版),2011,(06).
[3]孫俏.幼兒舞蹈教學中創編能力的培養[J].才智,2014,(36).
[4]范詠寶.幼兒舞蹈教師創編能力培養對策分析[J].運動,2015,(05).
[5]姚賽紅.談幼兒舞蹈教師創編能力的培養[J].大眾文藝,2012,(24).
[6]郭勇慧.淺談培養幼師生舞蹈創編能力[J].成功(教育),2012,(20).
[7]馬艷紅.淺談如何提高教師幼兒舞蹈的創編能力[J].成功(教育),2012,(16).
[8]劉寬宏.淺議如何指導幼師學生進行幼兒舞蹈創編[J].學周刊,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