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業
【摘 ? ?要】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小學基礎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數學作為小學課改的基礎課程,更應該引起學生以及教師的重視。新課改中指出:“走進新課程最重要的是樹立新的教育理念。”在新理念提出的情況下,教師就應該針對教學實際情況對教學方法作出調整,合適的教學方法才能達到提高孩子學習效率的目的。
【關鍵詞】小學數學 ?教學方法 ?課堂應用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2.177
當代社會飛速發展,社會所需要的人才也不是一味的只注重人才的知識儲備,更重要的還是看人才的綜合能力,而要提供給社會當代所急需的人才,首先是學校教師的教育觀念應該有所轉變。新課改指出“新課改發展的核心理念是為了每一位孩子的發展。”教師作為課堂教學過程中知識的引導者,就應該盡心盡力當好領路人這個重要的角色。舊課程觀認為課程與教學是相互分離的,教材意識是第一意識,然而這種課程觀本身就存在一些問題,教師如果完全按照舊式課程觀進行教學活動,那么可以說是忽視了學生本性的發展。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生在課堂中學習的不僅僅是課本上的內容,更重要的是學會知識的應用與延伸。
新課程的理念是一切為了孩子的發展,主要是要將課堂性質建立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上,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有屬于自己的性格。教師在課堂上注重的不單單是將知識灌輸給學生,而是應該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狀況,并根據學生具體的學習情況制定合適的教學方法,以便順應學生的學習水平,從而達到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目的。
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輔助者,在課堂中運用到的教學方法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情況,適合的教學方法會促進學生學習的進步,而不適用的教學方法則會阻礙學生的進一步學習。然而教學方法千千萬萬,如何將它們成功應用到課堂中,并對學生的學習起到促進的作用,就需要教師根據課堂實際情況而定。下面就是我對不同的教學方法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的淺談。
一、講解法
講解法是在科學學科教學中常見的教學方法,小學數學作為基礎學科,必定需要運用到這種教學方法來幫助學生打好學習的根基,因為這種教學方法的最大優點就是教師會將課本知識點通過語言,經過系統、有組織的編排之后,有重點地對學生進行知識的教授。而不是一味地按照教材大綱來進行教學。數學中有很多定理原理以及公式,小學生的認知水平有限,并不能完全了解數字的實際意義或是應該如何將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實際中去,所以在學習大量的公式定理時,學生就應該跟隨教師的講解來理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還有就是回答應用題時,因為小學生的認知水平有限,所以一般情況下都還是需要教師的講解,以幫助學生理解題意,以便學生能夠正確解題,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比如有一道應用題:“小明家今年的收入比去年多20%,且小明家去年的收入是10萬,問小明家今年的收入是多少?”如果讓學生直接去解這道題,學生們咋一看似乎很簡單,只有兩個數字,而且學過的只有加減乘除四種運算方法,那么就一定能解出正確答案。實際情況是,在做這道題時,大多數學生都會解錯,因為他們沒能準確地找出單位一是誰。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應該再講這類應用題之前,將如何尋找并確定單位一,找到之后應該如何運用這些問題一一向學生解釋清楚。這樣學生才能在解答這類題時輕松準確地算出正確答案,這種方法的好處就是能夠讓學生系統地學習到解題的方法理論。
二、談話法
談話法是指教師在課堂上運用師生對話的方式進行教學的一種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我們在各科的教學過程中都很容易見到,因為在課堂教學中,不能只是教師講,學生被動的聽,這樣的教學方法,師生之間缺乏應有的互動,達不到想要的教學成果。教師應該盡可能地在教學活動中多與學生互動,這樣起到的效果有很多,比如說會提醒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將思緒回到課堂,或是根據學生的互動程度觀察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掌握程度。
例如教師在教授“圖形的變換”這一課時,教師會將自己準備的圖形指著提問學生,上面有哪些圖形?那么學生就可能會回答有多少個三角形或是多少個五角形,然后教師又提問學生說:“三角形和五角形有什么不同?”學生可能會回答二者邊的數量不同;有可能回答二者的角的數量不同。在這樣的一問一答中,教師能夠將課堂教學內容成功地引導學生掌握,學生也不會覺得這樣的學習方法很困難,就如同日常對話一樣,從而輕松地將知識掌握。這樣的教學方法有利于教師及時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對課堂作出合理的調整,使之更適合學生的學習水平。
三、活動教學法
數學教學方法靈活多變,不能拘泥于課堂上的教學,學生在學校很少接觸到生活實際,所以不能夠將所學知識正確地運用到生活實際中去。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引導者,不能只按照課本內容來講解知識點,還應該在適當的時候設計有利于學生學習的活動,適時的課堂活動不僅能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還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達到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目的。比如說教師在講解“概率的初步認識”一章時,教師就可以用拋硬幣或是抓數字球的方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并學習數學知識,這樣的教學方法有利于深化學生記憶。還有就是小數教學時,教師可以將課堂設置成為一個市場,讓孩子們在市場買賣中認識到小數的魅力。
四、演示法
演示法在學習圖形一章時經常用到,因為才開始學習這一章時,孩子們的空間想象能力并不能完全正確,這就需要教師利用道具模型對教學知識點進行現場演示,以此來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與認識。這種教學方法能夠用具體形象的道具模型幫助學生理解題目的用意。例如一堆小正方形擺在一起,問分別從正面、側面以及上面看會得到什么形狀,因為課本上是平面圖形,學生要知道答案就必須靠自己的空間想象能力。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就可以用教學道具擺出和課本上一樣的立體圖形出來,然后讓學生仔細觀察看會得出什么結論,借此來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空間想象。
然后是對某些應用題進行演示。比如快車和慢車從同一起點出發,我們知道兩車的身長也知道兩車的車速,求快車完全超過慢車所用的時間。這種情況下,學生就很可能被大量的數據弄暈頭腦,老師這使就可以在黑板上畫出簡略圖,同一起點和兩條線段表示的火車,再各自標出火車的長度以及速度,借此來幫助學生完成解題。這種方法形象生動,深受學生的喜愛。
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教學方法還有很多,但一堂課中并不是只能選取一種教學法,這就需要教師根據實際情況而定,這樣才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