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曉敏
摘 要:隨著商務英語專業招生規模的擴大,實訓課程在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比重的提升,高職商務英語專業校企之間的合作密度不斷加大,隨之產生的問題也越來越多。對此,本文主要針對目前高職院校商務英語專業校企合作存在的突出問題,進行了詳細分析,探討了相關解決對策,旨在促進商務英語專業校企合作的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商務英語專業;校企合作;難點;對策
一、校企之間合作的必要性
高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為社會培養實用型人才,在教學中必須面向社會,以就業方向與社會需求為依據,向社會拓展,充分利用各方面教育資源,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高職院校與相關企業的合作則為其中一種教學模式,具有較強的實用性,符合高等職業教學的基本要求,既滿足了專業實用型人才的培養需求,也順應了現代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方向的教學需求,是新時期教育事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二、高職商務英語專業校企合作的現狀及難點分析
1.校企合作平臺缺乏支持力度
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對于非重點專業或人數較少的專業所開展的校企合作,往往是通過其相關專業教師聯系企業,搭建的校企合作平臺,而這種以人脈聯絡實現校企合作的形式,增加了校企合作關系中的不確定因素。當教師或專職人員具有較強的活動能力且與企業聯系緊密,則校企合作能順利開展,反之,則無法為學生提供有效的實訓平臺。
2.企業參與職業教育動力不足
在校企合作中,由于高職院校與相關企業存在資源、信息不對稱的問題,降低了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熱忱。作為大多數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其需要具有豐富經驗,能為企業創造效益的人才。而作為實踐經驗欠缺的學生,在較短時間內無法為企業帶來收益,并且還可能加重企業生產、經營、管理上的負擔。因此,許多企業并不樂于為在校學生提供實訓機會。加之,專業與企業合作的缺乏,信息交流的不暢,企業無法有效掌握在校學生的綜合專業技能。而學校對于企業的人才需求、新技術方面也了解較少,相應對學生服務于企業能力的培訓也較少,無法為企業帶來收益,最終難以實現校企合作。
3.商務英語專業存在一定局限性
高職院校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的就業方向,主要為外貿業務員、單證員、文秘人員等。而在中小型企業內,對這些崗位人才的需求較少。這種低需求讓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的市場競爭優勢降低,也削減了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對企業的吸引力,進而影響到校企合作。
三、提升商務英語專業校企合作水平的對策分析
1.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及時調整人才培養目標
對商務英語專業的人才培養,必須以市場為導向,進行培養目標的調整,及時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在專業人才培養方面,既要加強對商務英語、國際貿易等傳統領域人才的培養,也應積極拓展新方向、新領域。
2.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商會作用
在我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中,行業協會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通過行業協會構建校企合作的信息交流平臺。將行業協會作為商務英語專業教師與行業之間的溝通橋梁,通過行業協會,了解國內外行業的最新動態、企業對人才的需求狀況、最新技術要求等,以便及時調整人才培養方案,提高專業教學的質量與效益。其次,借助行業協會搭建校企合作的人才共享平臺。行業協會成員多為本行業的精英人士,具有豐富的領域知識。高職院??裳埶麄儏⑴c高職教育,為商務英語專業人才的培養提供專業的技能指導,提高專業科研水平,共同開發相關行業的職業資格標準,結合實際情況,制訂確實可行的人才培養方案,實現相互促進與提高。
3.探索靈活多樣校企合作培養模式,豐富校企合作內涵
當前高職商務英語專業校企合作模式,基本為企業配合式,模式單一且缺乏深度,學校必須積極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如結合市場需求,校企雙方簽訂人才培養協議,讓學生可直接在實習企業就業的人才培養模式。其次,通過高職院校與企業合作,以企業贊助或引進企業生產、服務環節的方式,共同建立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結合企業用人需求,隨時安排實習工作,直接服務于社會。最后,增強市場服務意識,有針對性地培養人才,讓專業人才更貼合企業需求。
4.加強政府引導,健全法規制度
政府支持是企業參與職業教育,促成校企合作的主要動力之一。政府可制定相關激勵政策,對參與校企合作的企業給予政策優惠,為高職院校商務英語專業校企合作提供有力支持,并通過健全相關規章制度,確保校企合作規范化。
參考文獻:
[1]嚴 瑾.高職高專外語系開設服務外包專業的探索研究[J].民營科技,2011(06).
[2]韓 燕.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的專業技能培養[J].天津市經理學院學報, 2012(04).
(作者單位:安徽工商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