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華
【摘 ? ?要】新時期中國和世界各地都面臨巨大的變革,學校的功能不斷擴展,學校教育的新范式不斷出現。為了適應新時期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需要,為了建立一支高素質的高中語文教師隊伍,就要實現教師教育模式向新模式的轉變。
【關鍵詞】新時期 ?語文教師 ?教師教育 ?教師教育模式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0.022
2013年3月28日教育部副部長劉利民在教師培養模式改革試點現場會上指出:教師培養模式改革是提高教師教育質量的關鍵環節,是教師教育綜合改革的突破口、關鍵點和著力點。世界教師教育模式的發展趨勢及我國教師教育方針政策的出臺對我國教師教育的變革產生重大影響。目前理論界對我國教師教育發展走向問題提出了不同的觀點,概括起來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其一,實現教師教育體系由“定向型”向“開放型”過渡。其二,提倡開放型師資培養模式,逐步與世界接軌。其三,堅持獨立設置的純師范教育體制。我認為想要探討適合中國國情的高中語文教師教育新模式,在借鑒外國經驗的同時還要以我國的具體國情為根本出發點。
一、現有高中語文教師教育模式存在的問題
(一)我國現行教師教育課程,難以適應語文教師專業發展的需要
基礎課程薄弱、教育類課程比例偏低、實踐課程不足是我國現行語文教師教育課程存在的突出問題。第一,基礎課程是培養教師整體素質的課程,是教師從事教育教學的知識平臺。21世紀人類社會進入了各學科知識相互融合的時代,這促使人們在廣闊的知識背景下進行知識的建構,大量事實表明,教師狹隘的知識視野不僅影響自身對知識的理解,而且還會影響到自身對知識的擴展和遷移,導致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難以做到深入淺出、舉一反三。
第二,教育專業課程偏低,“師范性”不強。通過研究發現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教育專業課程存在明顯不足。一是教育門類僅限于“老三門”,即心理學、教育學和教育法學;二是教育專業課程占總課時的比例遠低于發達國家。
第三,實踐課程不足。教育實踐課程設置較少,語文教師實踐的機會較少,以畢業前夕短期的教育見習和實習為主要形式,這兩種形式只是對教師角色的初步體驗,難以滿足形成真正的教育教學能力的需要。
(二)教師教育的設備和手段落后
傳統教學以知識的傳遞為主,對教師的教育能力并沒有提出過高的要求。隨著知識經濟時代及信息社會的到來,不僅對教師的知識結構而且對教師的能力結構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大量的實踐中將知識轉變為技能與策略是能力培養的重要條件,只有在真實或模擬的教育情境中才能真正獲得教育技能和策略。然而,目前我國高中語文教師教育不管是在物質設施還是教學手段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足,難以滿足以“教育能力”為核心素質的教師培養需要。
(三)教師的專業化水平要求不高
教師專業化是指在整個教學活動生涯中,通過專業訓練,獲得教育專業知識技能,實施專業自主權,表現出專業的職業道德,并且逐步提升自身育人素質,成為一名良好的教育專業工作者的成長過程。教師專業化水平的高低對教育質量產生重要影響。當今世界日新月異,知識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更新,為了更好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社會對教育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更需要打造一支高素質、專業化水平高的教師隊伍。因此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是當前教師教育面臨的一個迫切問題,而目前我國對教師的專業化水平要求不高。
二、新時期對教師教育模式的要求
(一)打破封閉定向的培養體系
打破高中語文教師教育主要由師范院校來實施的現狀,鼓勵非師范大學及綜合大學參與教師培養,逐步實現由封閉定向型向非定向型轉變,使現有教師教育機構的辦學質量、師資力量、科研條件等方面都能夠得到有效提升,不僅使教師的思想境界、學科底蘊得到有效提升,還發展了教師的教學技能與教育智慧。
(二)多元教育質量
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不同的專業素質和能力,這樣才能達到教育質量多重性的目標。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社會對教育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追求新時期教育質量的多重性,要求在學校和教師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進行持續的教師教育和發展,更好的提高教育質量,滿足社會的種種需求與期待。作為一名高中語文教師,不僅肩負著對學生進行文化知識傳授的重任,而且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也負有重要責任,只有教師的多種素質與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才能更好地去影響學生,更好的指導學生,從而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新的教師教育目標
教師教育新模式要求語文教師不僅要發展綜合智能,而且還要進行終身學習。要關注教師職業生涯中持續、完整的行為表現,使教師能夠促進學生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全方位發展,同時也促進學校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發展。因此教師教育要注重培養個人在真實情境中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并掌握有效獲取學科知識的方法與技巧,在教師職業教育方面要將良好的職業道德品質與培養落到實處。
(四)加大對教師任職后培訓的力度
高中語文教師肩負著重要的教學責任,因此僅僅對教師進行與教學相關的之前培訓是遠遠不夠的,教師入崗之后,學校及相關方面要對教師的職后培訓引起重視。應該注重培養教師的思想情感,一個教師只有具備了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感,才能真正認識到教書育人的重要意義,也才能將更多的精力運用于課堂教學,為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供保障,同時也為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組織提供保障。另外還要注重培養教師的教學技能。
語文雖然是一門基礎性學科,但是教學難度卻很大,因此教師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應該不斷加強學習,這樣才能使個人的語文素養得到不斷提升,進而為有效開展語文教學活動奠定基礎。漢語是中華民族的母語,漢語的傳承也是中華悠久文明的傳承,作為一名語文教師一定要認識到自身肩負的重要責任。
本文就高中語文教師教育模式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指出了語文教師教育模式中存在的不足之處,進而結合實際的教師培養要求,提出了現代教學對教師培養模式的要求,希望教師教育模式中存在的問題能夠及時加以解決。在有效語文教師教育模式的引導下,使語文教師的教學能力更上一層樓,為學生的語文學習提供更加有效的指導,從而培養出更多高素質的人才,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