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昌林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的工作也需要與時代同步。以往傳統的教育管理模式在教師的教學過程中存在著不少的誤區和問題。尤其是現在社會信息的迅速發展,各種新型的教育模式不斷地被引入,教師應該大膽創新與運用,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就是在這種社會化大背景下應運而生的新興產物,它也是目前教育機構應用最多的教育管理模式。就在小學教育管理模式中應用人本管理進行了大膽的探索分析。
關鍵詞:以人為本;小學;教育模式;弊端;對策
尊崇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是素質教育推行以來所施行的一項科學合理的教育管理方式,它主要強調的是將人作為學校管理的主要對象,憑借對人力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可以更好地為學校提供優質的服務,從而在實現個人目標的同時實現學校的整體目標的相關的管理模式。施行人本管理的管理模式是目前各小學進行教育管理模式創新的重要途徑與方式。
一、以往小學教育模式存在的弊端
1.教師和學生的個性得不到充分展現
通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主要以“傳道、解惑、授業”作為教學的主要目標,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一旦偏離這些思想,就會被認為是不合常理的,從而會招來一些批評與責備。學生在學校中也會被各項制度、考核標準束縛,把教材作為教學的主要工具,按照老師的要求進行最基礎的學習和生活,稍有偏離就會被制止與斥責,因此,在這種老套的管理模式之下,教師和學生的個性根本無法得到應有的尊重和淋漓盡致的發揮,有時甚至迫于管理者的種種制度也會不得已放棄自己這些創新性的想法。
2.無法促進學生德、智、體的全面發展
傳統的應試教育讓很多教學機構僅憑學習成績的好壞來衡量教師的教學成果和學生綜合素質的高低,導致學校只關注語數外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忽略了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但是,小學是對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重要教育階段,因此,學校在抓好學生學習的同時,要根據學生的特性,有針對性地教育,提高學生德、智、體各方面的素質。
3.對教育模式本身的發展不利
現在招生規模逐漸擴大,師資逐漸缺少,使得教學資源捉襟見肘,教師教學研究的時間和精力的投入越來越少,不得不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學生,真正地成為純粹的教書匠,給學生造成了沉重的負擔,導致學生學習的興趣日益降低。大家可想而知,這樣一個在小學就迅速地將學生學習的興趣扼殺掉的管理方式,是否還能培養出國家需要的優秀人才?
二、人本管理在小學教育管理模式中應用的對策
1.教育管理角度從人本主義出發,強調全民參與
學校教育管理階段的根本目標是促進青少年的全面發展,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小學教師和一線管理者,在貫徹落實相關規章制度的同時,在教學制度方面也需要自覺主動地學習。但是目前學校在日常的教學管理制度上,并沒有能夠對一線教學工作的教師的主觀感受給予重視。反倒是由于一些負責任的一線小學教師,對現階段教育在實施的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更加的明了清晰,因此才能不留死角的了解目前小學教育中所缺乏的東西。
這些寶貴的經驗總結都應該被小學教育的管理者們給予整合和歸納的。因此,在有關小學教育的管理者們要強調全員的參與,管理的策略一定要以人為本的角度出發,才能全面地匯聚教師們的智慧,轉變成更好的教育管理方式。只有教師的素質真正提升了,才會更好地在工作中發揮他們的作用。
2.創建以人為本的教育文化
人本管理理念就是采用人文的機制和方式來進行管理的過程。管理者一定要放開手大膽地讓教師對教學的作用、途徑和方法進行探索。不要輕易地否認教師的想法,給他們一定的空間和權利,讓他們構成新的想法和工作方式以及情感態度,并能夠共同為所追求的理想和目標擔起責任。同時,教師在教育的過程中也應該寬容對待學生,用贊賞的眼光看待學生之間的與眾不同。學生的創造力是學生最寶貴的財富,教師應該珍惜和保護。學校和教師一定要重視以人為本的思想,并積極地影響和帶動家長,將這種人文教育的文化氛圍推向社會。
3.課堂教學中要體現以人為本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感受、對知識的理解為主,側重于培養學生處理問題、獲取知識的能力,并且要及時準確地指引學生善于思考,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思維。教師要成為指導學生學習方法和策略的領路人,成為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組織者,成為學生答疑解惑的激發者,更是對學生身心發展進行教育的教育者。
總而言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是現在社會文明的標志,在小學教學中采用以人為本的教育管理模式,強調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要重視人的價值,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在當今的時代,尊崇人本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創新了教育管理理念,進行人本管理,不僅提高了管理的效能,更改變了傳統管理模式對教育的限制與束縛。因此,運用人本管理是當下我國小學教育管理必經之路。
參考文獻:
[1]張紹杰.當代小學教育管理的幾點思考[J].教育研究,2013,11(17):78-79.
[2]王召宏.小班化教育如此和諧:赴南京、上海學習心得[J].教育教學論壇,2014,8(23):118-119.
[3]劉懷新.對薄弱學校管理的思考[J].貴州教育,2013,10(23):102-103.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