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英麗
【摘 ? ?要】故事是陪伴學生成長的朋友,也是啟發孩子思維的小老師。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故事教學法深受學生的喜愛,合理且有效地運用故事教學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從而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效率。同時,教師可以利用故事展開各種各樣的活動,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和簡單書寫能力。
【關鍵詞】小學英語 ?故事教學 ?優點 ?教學手段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0.105
小學是學生打好英語基礎的重要階段,這一時期,學生英語水平的發展將對他們未來的學習和自身英語能力的提高產生重要影響。因此,教師應當抓住這一關鍵時期,利用各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充分開展教學活動,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敢于用于英語表達,也樂于用英語在公共場合表現自己。根據英語新課標要求,小學階段學生英語應當達到二級水平,聽、說、讀、寫四個技能上平衡穩定發展。在讀寫上,新課標明確要求學生能夠在圖片的幫助下讀懂小故事,表演小故事。因此,開展故事教學既能新課標的要求,也是提高學生語言能力,激發天賦的重要方式之一。
對小學生來說,他們的認知水平還處于較低的階段,或許只能讀懂一些簡單的句子,卻無法抽象出句子的深刻含義。如果教師一開始就講解深奧的語法知識和復雜的單詞,這必然會損傷學生的積極性,讓日后的英語教學變得十分困難。在小學英語課堂上,應多采用趣味的教學模式,簡單有趣的英語故事有利于將深奧的道理變得淺顯,符合學生認知水平,也能夠在這個過程中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在故事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豐富多彩的活動,例如復述,表演,朗誦等,讓課堂變得生動有趣,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一系列活動既能滿足學生活潑好動的天性,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提高學生英語能力,讓英語學習變得多姿多彩,真正讓學生享受到學習的樂趣。本文對小學英語故事教學的優點進行分析,并對具體故事教學手段提出一點建議。
一、英語故事教學的三大優點
(一)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調動學生的興趣
小學生還處在愛動、愛跳、愛說的階段,沉悶的英語課堂教學會損傷他們的天性,降低他他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輕松活潑的故事內容簡單,圖片豐富,既能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也能調動學生積極參加活動,逐步提高英語能力。
(二)素材資源豐富,增加學生知識,開闊眼界
英語故事教學的資源非常豐富,既可以從網上下載,也可以購買國外優秀故事繪本。同時,故事的題材千變萬化,涵蓋天文、地理、數學、化學等各種題材,形形色色的題材不但能挖掘學生的興趣,并且在增長知識的同時,也能幫助學生開闊眼界,做一個有國際視野的學生。
(三)使用靈活,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故事教學不僅僅是閱讀和復述故事,教師可以根據班級學生的水平,以某一個故事為基礎,進行各種活動,比如表演,朗誦,編新故事等等。靈活利用一個故事,可以達到聽說讀寫全面發展的能力,也能夠將故事中的知識點和語言點解析得透徹。
二、英語故事教學的具體手段
(一)創造環境,帶入故事
故事教學的第一步,是在老師的帶領下,一起學習這個故事,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和情節,教師應當動手制作故事中出現的人物的卡片和具體的環境,給學生更加真實、直觀的感受,再利用ppt和投影儀等輔助工具逐步講解故事。例如,在Draw Me a Star 這個英語繪本故事中,作者利用“draw me a”這個非常簡單句子,描述了一個男人從出生到結婚再到死亡,最后回到星星上的一生。整個故事沒有什么復雜的句子,但是出現了house,garden,wife,baby,star,moon等各種東西,為了讓小學生更直觀的理解這個故事,教師應當準備與之相對應的圖片,來講述這個故事,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記憶這個故事,有助于教師開展之后的教學工作。
(二)圖文結合,看圖復述
故事教學的一個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讓學生能夠讀懂故事,只有讀懂故事之后,深入的教學才能夠繼續。看圖復述,是進行故事教學的一個重要手段,簡單的復述會讓學生不拘泥于課文或讀本上的句子。教師應當準備豐富的圖片,讓學生對圖片進行排序,然后再看著圖片,結合學生自己的理解,進行復述。這樣的復述才是有效果、有意義的。此外,學生的形象記憶力十分好,大多數學生能夠根據圖片簡單地復述故事,所以為了制造信息溝,教師可以挑戰學生的記憶力。比如說要求學生不借助圖片,來回答故事中人物出場的先后順序或者顏色變化的順序。
(三)做游戲,表演小故事
積極良好的情緒有利于英語學習,因此在英語故事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動起來,充分尊重學生的活潑好動的天性,而利用故事做游戲和表演所學的故事是最好的選擇。利用故事做游戲的主要目的是調動學生的感官,讓他們能更好的記憶故事和相關單詞和句子。以Jack and His Shoes為例,這個故事主要學習一些顏色和水果,學習的重點句型是是“Jack walks into sth. and his shoes turn into what color”,這樣的簡單卻又充滿趣味的重復能夠激發學生模仿的興趣,教師可以設計接龍游戲,讓學生造新句子,然后一起競賽誰說的最多又最好。同樣,這個游戲也可以設計成一個表演,讓學生自己來說“I walk into sth. and my shoes turn into what color. I like it or dislike it.”這樣的表演,在訓練學生語言能力和表演能力的同時,也完成了教學目標,教會學生如何表達喜好。
(四)仿故事,激發想象力
故事教學除了訓練聽、說、讀之外,也能對小學階段的高年級學生進行簡單寫作訓練。這類訓練在小學階段要求低,不要求學生完成較難的句子,往往是根據圖片填寫單詞或者短語。在進行續寫故事訓練時,教師可以采取兩個方法:第一,給出文本大綱,適當給出空格,然后讓學生自己選擇合適的單詞完成故事;第二,給出原文,然后仿寫故事。這樣的練習能夠開發學生的想象力,鍛煉思維能力。而學生雖然英語水平還不夠高,但是模仿能力是很強的,往往能根據原文,寫出十分具有創意的故事。這樣的續寫或者仿寫能夠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同時增加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小學英語教學的最大目的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習動機,而不僅僅是單純地灌輸知識。故事教學本身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資源豐富,使用靈活,能夠豐富英語教學,活躍課堂氣氛,充分調動小學生活潑好動,機智聰明的天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日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教師應當在熟悉原文的基礎上,合理巧妙地結合文章使用復述、朗讀、表演、仿寫等手段來深化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的教學,在完成教學目標的同時,帶領學生在快樂中學習,逐步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