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鐵軍
【摘要】隨著全球化的不斷發展,英語作為世界上最通用的語言對于全球經濟和人類的發展越來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社會對大學生的英語能力要求自然越來越高,要求大學生不僅要掌握英語語言能力,同時要掌握英語國家的人文知識。這就要求我國高校進一步深化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加強英語課的通識教育,注重英語的人文性。
【關鍵詞】通識教育 大學英語 教育改革 教育者 大學生
一、引言
2004年2月我國開始在全國180多所高校中實行教育體制改革,主要針對大學英語的教學,轉換原來的教學理念,改變過去以老師為主體的教學方針,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主張學生自學模式,在傳播知識的同時,更要讓同學們自己掌握學習重點,提高學生的綜合水平。這樣的改革是我國教育改革的重要歷史過程,對日后的大學英語的教學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近幾年來,我國對大學生英語的教育不斷加強,隨著通識教育理念的不斷深入與發展,大學英語與其他各個課程共同肩負著為祖國未來培養人才的任務。從英語教學的角度看,通識教育不僅能增強語言文化知識的傳播,還表現在傳播中國與各國文化以及增加對通識教育的認識上。本文以通識教育的內涵和發展歷史為出發點,從教師,教學數據和教學目標等方面探討當代我國高校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途徑和啟示,旨在改善大學英語教學的實際教學效果。
二、通識教育
1.通識教育的定義。通識教育(general education),也叫做通才教育,最先是由美國博德學院的帕卡德教授提出來的。19世紀初,帕卡德教授首次將通識教育和大學普通教育聯系起來,引來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
我國的著名學者李曼麗曾在她的著作中對通識教育進行了更加詳細的介紹,她對通識教育做出了具體的概括。她認為,從性質來看,通識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組成部分,是所有大學生都應該接受的非專業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識教育旨在培養積極參與社會生活的、有社會責任感的、全面發展的社會人和國家的公民;就其內容而言,通識教育是一種廣泛的、非專業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識、技能和態度的教育。
2.通識教育的實施與發展。通識教育從20世紀初就已經步入發展的歷程了,如今通識教育已經成為了我國大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教育是一種非專業性的教育,是一種針對大學生學習的辦學理念。在我國實施這種教育之前,美國的很多大學都已經將這種教育理念應用在了大學生的身上,芝加哥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和哈佛大學等著名大學都已經廣泛的運用了這種教育,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0世紀三四十年代,我國開始了對通識教育的學習與探索,并在許多大學中進行了實踐,但是這樣的實驗卻是短暫的。我國港澳地區進行這種教育比內地地區要早大約50年,并且,內地地區在高中教育中實行文理分科考試,這使通識教育在我國的普通高等教育中更加難實行。21世紀初,我國開始在各個高校中實行通識教育,首先就是北京大學,并且陸續的在武漢大學和復旦大學實行,這一系列的實行,使得中國的通識教育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三、通識教育下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
1.制定明確合理的通識教育目標。教師與學生都應該在通識教育的原則下制定合理的目標,并且目標一定要足夠明確。英語教學的目的不僅局限于學習英語的能力上,還取決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上,就像是教學的目的不僅僅在學習上,還在于綜合素質上一樣。在英語的學習上主要體現在不僅重視語言知識的掌握,還要重視語言運用能力和英語人文知識的培養,加強學生創新思維能力上的加深與拓展并發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最終實現通識教育的目的。
2.善于使用和開發教材和學習資料。以通識教育為目標,正確的使用和處理現在的英語教材也是至關重要的。教師要從新的角度去看待英語教學和英語教材,絕不能只是局限于普通的英語學習。教材是個向學生傳播知識的重要媒介,有效合理的使用教材就成為了教師研究與實踐的一個重要課題。新教材不應該像傳統的教材一樣,只是通過教材教學生,而是應該通過教材組織各種各樣的課堂活動,設計不同的教學任務來啟發學生和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增強其英語實踐能力和人文素養。教師要靈活的運用和對待教材作用,在必要的情況下補充相關的通識內容,使其對大學生產生吸引力,最終實現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
3.教師素質和能力的發展。在大學英語課程通識改革中,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作為教師,如果自身的人文素養不過關,又何談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因此教師的知識面一定要寬闊。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目標是以學生為教學的主體,所以針對培養高素質的人才,更需要高素質的老師,才能使學生更好的樹立終身學習意識,全面的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更多的掌握英語國家的文化知識。
四、結語
英語作為國際語言,已經成為當今世界進行貿易和文化交流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高校英語教學應該不僅重視英語語言技能的傳授,通識也要加強大學生英語人文素養的提高。加強大學英語課的通識教育是目前全國大學英語課程改革的重要武器,高校教師應該從自身素質,教學目標,和教材改革等多方面入手,深入推進大學英語教學通識教育改革。
參考文獻:
[1]李曼麗.通識教育——一種大學教育觀[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
[2]王守仁.以提高我國高等學校教學質量為出發點,推進大學英語教學改革[J].外語界.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