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建兵
【摘 ? ?要】從事多年小學數學教學的教師,如果不認真的思考小學數學的教學內涵,不對小學數學教學有足夠的認識,他的教學也只會停留在教學“知識點”的表面,他的教學只會把小學數學教學撕裂成一個個的知識點與技能訓練,他的教學質量不會高,學生的能力也不會得到提升,學生更不會學習到有用的數學。
【關鍵詞】認識 ?小學數學 ?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0.141
小學數學是學生學校教育的主要構成學科之一,它的教學內容比較抽象,邏輯思維能力也比較強。小學數學與學生實際生活聯系非常密切,小學數學的教學不應該是枯燥的,小學數學的學習也不應該是痛苦的。那么真正的小學數學教學的本質應該是什么樣的?下面我來談談我對小學數學教學的認識。
一、教學內容生動有趣
小學生天性活潑可愛,翻開我們的小學教材就會發現,小學數學課本教材與其它學科教材有著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充滿童趣,并與學生的生活是一體的。我們打開數學課本,就如同在看童話故事,一幅幅色彩艷麗的畫面映入視野,一個個學生喜歡的小動物、一處處學生喜歡的游樂場所,吸引著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進入到色彩斑斕并令人神往的數學世界。比如,數學所展示出來的美,它不是“人為的”,通過虛構而得到的美,而是一種科學美、智慧美、和諧美和自然美,是由其自身的完美結構所決定并綻放出來的。例如,數量關系的和諧美,數學定律的自然美,幾何圖形的精致美,數學應用的智慧美,等等,它帶給學生的還是一種本真的、質樸的、向善的和生動的美。數學知識的生動有趣還在于它的簡潔性。簡潔性是數學中最令人折服的特征之一,小學數學中簡潔性的特質隨處可見。我們每天都離不開的阿拉伯數字,僅用0~9十個符號就可標記出任意一個自然數;用+、-、×、÷四個符號,就能表示出數量之間的基本關系,并可進行運算;“九九乘法口訣”語言的精煉,形式的整齊,語音的美韻,令全世界人們叫絕。
二、學科精神以人為本
數學的發展是社會進步的需要,是人類精神文明發展的結晶,我們的數學學科不是冷酷無情的,相反,它飽含著人文光采。數學教育的過程中要引領學生感悟“數學之外”的這些充滿人文精神的內容,從而激發學生的上進精神。數學學科是一門求真的學科,研究對象具有穩定性、確定性,研究的方法要符合邏輯性。因此這種學科特點也造就了數學人文精神,遷移到數學教育中就應要求學生在學習數學的時候要保持嚴謹認真的態度和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這與學生個人基本品格的形成是相通的。例如,教學中可以通過向學生介紹圓周率的發展史,使學生了解從《周髀算經》記載的“周三經一”,到漢朝張衡提出3.1623,再到南北朝時期祖沖之算出約為3.14159261,以及現代人借助電子計算機可以算出圓周率精確到任意位數的值。通過這種學習,使學生了解數學的發展是經歷了一個非常漫長的歷程,它需要歷代數學家的艱辛努力??茖W家的這種研究既反映了他們鍥而不舍的執著精神,也反映了他們對數學積極投入的精神。數學發展歷程中少不了科學家為此作出的奉獻。
三、數學課堂充滿智慧
數學學科知識具有抽象性強、邏輯思維能力強的特點,它的思考方式是理性的。通過數學的學習可以使學生思考問題時變得理性嚴謹。對學生而言,適當地學習一些抽象、類比、歸納、化歸等數學思維方法,不僅僅是對數學學習有必要,對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科學態度更是有意義。比如,發展學生的抽象思維意識,我們從兒童認識數開始就應關注這種滲透。在教學生認識10以內的數時,通常要經歷從生活中的具體對象(蘋果、梨、香蕉等學生很熟悉的物品)的學習開始,一個蘋果、一個梨、一個香蕉就是“1”,上升到半抽象的學具(小棒、方塊、數珠),用1根小棒或1個數珠表示1個蘋果(而不是一定要拿1個蘋果),最后用抽象的符號1、2、3……來表示。這一過程遵循了學生的認知規律,符合學生的思維特點,因而有利于學生的思維由具體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從理論上講,在數學學科中,每一個公式、定理都要經嚴格的證明才可確認,進而才可以運用??墒窃谛W數學教材中,一般的公式、法則、定理或是通過驗證,或是通過不完全歸納得到的,還有的就是直接給出的,這是為適應小學生的身心特點,降低學習難度而考慮的,這就是小學數學,或者說這就是小學教育中的學科數學。
四、教學活動能動豐富
數學發展的是學生的思維,它具有理性嚴謹的特點,但這并不表示我們的數學教學活動就是機械的,枯燥的。讓小學數學課堂充滿生機是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的關鍵之一,它既是理念性的,也是操作性的。小學數學教學,應使教學活動彰顯師生之間的親和性,要給予學生學習的充分的自由度,使這門“虛構的”“抽象的”,甚至是認為“枯燥的”學科中的概念更加“生活化”,更具“生動性”。為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始終堅持把學生當作“主體”看待,實現并落實好師生之間的溝通與合作。教師要轉變自己的教育教學觀念,要堅持把學生的發展作為教學的出發點和目標。教師要認識到自己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學生要感知自己是學習活動中真正的主人,實現“教的生動、學的快樂”。只有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實現教學中的師生互動交流,才能使課堂生機勃勃,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綜上所述,我們的小學數學課堂展現出來的數學內涵是理性嚴謹的但不是枯燥無情的,數學知識是抽象的但不是脫離學生實際的,數學課堂教學不是機械的反復記憶與練習而應該是充滿智慧與創新的探索與研究。作為數學教育工作者,開展數學課堂教學時首先要對數學教學有充分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