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慶
【摘 ? ?要】新課標要求小學低年級的數學教學要達到讓學生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要想學好數學必然離不開計算,因此口算能力作為小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基礎,更需要得到教師的關注和重視。
【關鍵詞】小學數學 ?口算能力 ?提高措施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0.143
小學數學作為一門重視學生基本計算能力的基礎課程,口算是學生基本計算能力當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是關系著學生學習數學時計算速度和計算正確率的一項重要的基本能力。提高低年級學生的口算能力有助于學生更為高效的學習四則運算等復雜運算,因此,如何提高小學數學口算能力是一個十分值得討論的重要的問題。
一、培養學生學習口算的興趣
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一個老生常談的方法,但在教學的過程中確實被證明是一個十分有效的教學方法。小學階段的學生自制力較差,往往需要教師和家長進行引導,一旦激發了學生學習口算的興趣,學生的口算能力自然也就會逐漸提高,而學生的數學成績也就會跟著上升。培養學生學習口算的興趣,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教師要實行鼓勵教學。學生在口算訓練中如果出現了失誤,教師不應加以批評,而要帶著善意的鼓勵學生尋找錯誤的根源,幫助學生糾正錯誤。
2.教師可以采取獎勵的方式為學習口算表現優異的學生頒發小獎品。學生取得進步后得到獎勵后,如同錦上添花,他們的學習興趣更容易被激發。
3.教師要對學生學習口算時遇到的問題和迷惑及時的進行答疑。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問題后容易造成心理上的落差,常常會因為一個不會的問題自卑,慢慢的逃避問題,隨后逐漸變得興趣消減,變得不愛學習。所以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學習問題,需要始終作為學生的堅實后盾為學生保駕護航。興趣是一切的來源,實行以上幾種教學方法后,學生更加容易對口算產生興趣,因此學生的口算能力也能夠得到相應的提高。
二、培養學生口算的良好習慣
人從幼年起就應該通過教育培養一種良好的習慣。而在小學數學的口算教學中,教師往往忽略對學生口算習慣的培養,殊不知,不起眼的習慣問題經常會造成錯誤。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為了培養學生口算的良好習慣,教師在學生做完練習后,要及時進行檢查。教師及時檢查學生的口算作業,有助于及早發現學生的學習問題,對學生的問題盡早解決,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口算正確率,為學生提高口算能力奠定堅實的基礎。
首先,在學生做口算練習之前,教師要反復對學生強調審題的重要性。許多學生在做練習題時,為了獲得做題速度而忽略了題目的要求,不是將“23”看成了“32”,就是將加法看成了除法,或者將除法看成乘法等等,例如把“30÷2”看成了“30×2”,最后得出了答案是“60”的錯誤結果。這往往是因為學生做題時馬馬虎虎,一味追求快速作答而不仔細看題目造成的。因此教師在學生做練習前要讓學生養成仔細審題,看清數字和符號的習慣。
其次,在學生做練習時,教師要讓學生養成書寫工整規范的好習慣。許多學生寫數字時較為潦草,常常將兩個數字寫的過分緊靠,造成教師批改時無法看清的狀況,這在考試時常常成為失分的地方。因此,教師在學生平時做練習時一定要要求學生寫字端正,不要在作業本上整片整片的涂抹小黑團,寫字過大或過小,過緊或過寬,要求學生要學會寫答案時盡量做到美觀大方,方便教師批改。
最后,教師要讓學生在做完數學計算練習后,養成反復檢查的好習慣。小學階段的學生活潑好動,作業做完后總是忘記檢查,或者根本沒想到要去檢查,因為馬虎不仔細造成的錯誤也就得不到修改。面對這種情況,教師應當予以重視。教師應該教會學生怎樣用估算和驗算的方法去檢查自己的口算練習是否正確。學生學會這些方法后,教師要重申估算和驗算的重要性,要求學生對作業練習進行反復的檢查,確??谒愕恼_率。在保證正確率的前提下再去要求學生的口算速度,這將大大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培養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
三、聯系生活,增加學習動力
理論永遠離不開實際,正如學習離不開生活。如果學生學習的知識能夠在生活中運用,這將會反過來促進學生學習,二者相互依存學生學習就有了強大的學習動力。因此教師在教授學生口算時要注意聯系生活實際,不但在課堂上要聯系身邊事例為學生講解,還應教會學生在生活中熟練的運用口算能力解決問題。例如教師可以聯系家長,要求家長讓學生獨立去商店買一些價格較少但能夠運用到口算的商品,讓學生學以致用,獲得以自身能力解決問題的成就感,擁有學習的動力。
小學階段學生的認知發展和社會交往密切相關,教師在教學時應注意這一點。例如在學習口算時,教師給的范例要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關,這樣學生學習起來會更有動力。學生知道在生活中買一本書,買一支筆都能運用到數學的口算后,就會感覺到自己正在學習的知識是與自己每天的生活分不開的,數學口算是圍繞在自己身邊的,因此學生就有了學習口算的動力,在學習時會更加努力的投入到課堂中來。
四、堅持練習,鞏固口算能力
小學數學的口算能力培養,還需要長期的堅持練習,俗話說水滴石穿,因此口算的學習也離不開每日的堅持。教師除了在課堂上加強對學生的口算訓練外,還應該布置一些課后作業讓學生回家練習。學習的訣竅就是熟能生巧,大量的練習有助于學生熟悉口算的技巧,通過掌握這些技巧學生將會漸漸探索口頭運算的簡便方法,提高自己口算的速度。
教師在課堂上加強口算訓練,并不是指教師強行留下繁重的課堂任務讓學生超負荷的去完成,而是指教師在課堂上專門的為口算留出五分鐘左右的時間讓學生進行口算訓練,鞏固學生的口算能力。教師可以讓學生分成幾個小組,一個學生出題,小組里剩下的學生進行搶答,輪流著進行。這有利于促進學生之間的感情交流,和諧課堂氛圍,小組間的競爭氛圍也十分有利于學生的口算學習。教師給學生布置課后的口算訓練任務,是指教師留少量的口算題目讓學生回家讓在父母的指導下完成。這種類似于家庭作業的練習題目,可以讓學生在安靜的學習氛圍中提高自己的口算速度和口算的正確率。結合以上這兩種練習方式,讓學生堅持每天練習,有助于鞏固學生的口算能力。
綜上所述,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要想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首先就要培養學生學習口算的興趣。同時注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堅持反復練習。這樣才能更好地鞏固學生的口算速度和口算正確率,促進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的發展,使小學學生的數學口算能力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