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雁
摘 要:隨著我國新醫改各項政策的實施,醫院的醫療設備及耗材的采購數量日益增加,醫院面臨的采購風險愈加突出,反腐敗任務也越加繁重。為此,醫院審計機構要對醫院的大型采購項目進行全程跟蹤審計,以便進行及時準確的監督控制。使采購風險在萌芽狀態得到有效防范和化解,從而不斷提高醫院采購的抗風險能力。
關鍵詞:醫院管理;內部審計;采購風險
中圖分類號:F426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2-2589(2015)03-0044-02
隨著醫療體制改革越來越深入,國家對衛生事業投入不斷加大。醫院對大型儀器設備及醫用耗材采購數量也越來越多,一般的二級醫院每年用于購置醫療設備及耗材的投入資金常常超過千萬元,三級醫院每年用于購置醫療設備及耗材的投入資金可達到三千萬元以上。面對如此大的采購款項,醫院面臨的各種風險也就越來越大,這就要求醫院審計部門對醫院大型采購項目進行全程跟蹤審計,以便進行及時準確的監督控制,讓醫院采購能夠規范、透明、健康、高效地運作,使其在萌芽狀態就得到有效防范和化解,從而不斷提高醫院采購的抗風險能力。
一、醫院存在的采購風險
所謂的采購風險,就是指醫院物資采購的預期目標和實際結果出現偏差的可能性。采購風險之所以會產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權責不分、領導意志、企業的商業賄賂等,而審計監督薄弱或缺失,是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醫院的大型采購項目審計大都是事后審計,這樣就無法對醫療設備及耗材價格的議定進行動態地掌握或控制,對購買醫療設備及耗材過程中違反程序或合同約定事項無法及時給予糾正,這就形成了采購風險。醫院面臨著以下幾種采購風險:
1.盲目進行采購
有的醫院在進行采購設備決策時,沒有把握市場需求,對設備買回后能產生的多大效益不十分清楚,對醫院醫務人員具備的技術條件也不十分了解;另外,還有的臨床部門在向醫院申請購置醫療設備時,對所需設備的功效有意夸大,對設備的未來效益隨意高估,使論證專家產生錯誤的評定。例如,一些新建的或改擴建的大型醫院,臨床科室一味貪大求洋,進行盲目采購,有了設備,沒有市場,或有了設備,沒有醫技人員操作,設備買來之后,不是使用率低,就是閑置,給國家造成重大經濟損失。
2.招標暗箱操作
有些醫院在進行公開招標或談價時,實際上私下早有屬意的經銷商,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就想方設法使招標流于形式,造成公開招標不透明、不公平,不公正。有的醫院為了規避審計部門的監督,采取”化整為零”的方式,不惜加大設備采購成本,也要逃避招標。此外,在招標采購中還存在著許多腐敗風險,如個別醫務人員為了得到各種名目的紅包、回扣,外出旅游等好處,不惜損害醫院的利益,私下為經銷商透露采購信息,甚至泄露標底。
3.采購合同違規
有的經營商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利用違法合同侵犯醫院合法利益;有的經營商通過對采購人員行賄,簽訂不公平合同;有的經營商采取給予醫院虛假優惠或降低售后服務的質量,導致醫院蒙受巨大的經濟損失。有的是醫院自己對采購合同審核不嚴格,發現不了問題。有的醫院對采購合同管理不細,常常因為合同管理混亂造成違約而被對方追究。
4.驗收結算松懈
有些醫院對采購履約驗收重視不夠,對于一些供應商為降低供貨成本,不履行合同的標準和要求,以次充好,偷工減料、數量不足的現象認識不足,采購物資到醫院后,醫院驗收人員對采購物資未按合同及制度要求進行審核就驗收了。有的采購部門管理松懈,付款審核不嚴,財務人員責任心不強,不按規章制度要求,草草進行結算,匆匆付款。等采購的設備或耗材出現問題后,已給醫院造成資金、資產的浪費。
二、規避采購風險的方法
醫院采購面臨的各種風險越來越大,這就要求加大審計部門對醫院大型采購項目進行全程跟蹤審計的力度。全程跟蹤審計屬于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對購買大型醫療設備及大宗耗材的流程、項目管理、資金結算進行全面審計的方式,既可以防止醫院出現采購風險,也能改變過去醫療設備及耗材管理不規范,讓醫院采購能夠規范、透明、健康、高效地運作。
1.加強制定規劃前的溝通
全程跟蹤審計工作涉及醫院的方方面面,因此審計工作規劃一定要周密。在制定規劃前,審計科要知道醫院對采購設備的要求和采購意向,向采購中心了解醫院采購的相關管理制度,要向設備使用科室了解醫療設備或耗材的利用情況,運營收入及費用支出情況,要向財務科了解采購資金的來源和采購后財務結算的要求等。其目的有兩個,一是加強溝通,為今后全程跟蹤審計打好與其他科室協調配合的基礎,二是為撰寫審計實施計劃做好資料上的準備。三是在跟蹤審計中要形成必要的審計日志,為處理日后爭議事項提供線索。
2.重視采購前的論證審計
一是要對影響采購項目的因素進行分析,找出工作重點,提前介入進行了解,如可以采取到不同的醫院參觀考察不同類型醫療設備或耗材的質量、價格、使用及售后服務等情況,進行比較、評價,作為今后招投標過程中的參考。二是編制或審核設備采購招標文件。主要內容包括:檢查醫療設備的設置、醫療設備及耗材名稱、具體要求;科學合理的評標標準和方法;標底是否完整合理;參與招標、評標過程,提出合理化建議等。三是參與采購前的論證。主要是對需購置的醫療設備及耗材的特點、用途、功能、臨床應用價值的論證情況,實際利用率和成本回收期等指標,在申請論證表內填寫內容的完整性及論證數據的準確率等方面進行審計。
3.強化對采購招投標的監督
審計部門配合相關職能部門,嚴格監督采購招投標的環節的操作執行情況,主要是為了防止開標過程中的“暗箱”操作,保證購置過程嚴格執行招標投標法,確保代理商及生產廠商資質符合規定,采購過程透明、公開、公平、公正。針對招投標過程中可能存在的舞弊行為,要對招標項目的審批手續是否合法、齊全,對評標標準和評標方法的合理性和科學性,對審查投標單位投標報價的合理性,是否存在投標單位互相串通,抬高價格的現象要進行全過程的監督,以抵制設備采購中的不正當競爭。
4.狠抓合同條款簽訂的審核
醫院在簽訂合同時,必須要時時注意防范采購合同各種風險。醫院領導要時常組織采購相關人員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和有關防風險、反腐敗的文件精神,不斷提高相關人員的政治素質和簽訂合同的能力。審計科要從專業性和規范性方面對合同進行審核,一旦發現有的采購合同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或在合同條款中,存在內容不完整、表述不清楚、條款不全面等情形,一定要立刻提出異議和向領導提出建議,將合同損失降到最低。在合同執行過程中,如發現存在未執行或執行不完全的情況,應立即查找原因,采取相應控制措施,督促合同的有效履行。同時,要關注合同變更問題,如屬不正常變更,立即請示醫院領導,建議醫院盡快采取措施,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5.嚴格按照標準進行驗收和結算
大型醫療設備及大宗耗材驗收是規避風險的一個關鍵環節。在收到采購貨物之后,首先是相關人員必須到位,各部門要分清責任。采購中心對物資采購負有直接管理責任,審計科負責經銷商及采購流程的監督審核,財務科負責對價格、信用等進行監督。針對有些供應商中標后,在供貨時采取偷工減料、以次充好、降低配置水平等手段,牟取不正當利益的風險,要嚴格按照合同的標準及要求進行驗收。必須是各個方面都符合標準的,方可辦理接收手續。對大型醫療設備的技術質量驗收,應由市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授權的法定檢測機構進行,驗收結果應作詳細記錄,并作為技術檔案保存。
醫院在結算審計時要嚴格遵守相關制度。要重視重要文件資料的歸檔整理,對有關各方提供的主要文件、資料要求相關方的簽署要件齊全。醫院的財務人員在接到付款通知后,應再次核對采購結算等相關的信息,確保無誤之后才可以發送相應的支付指令,完成結算程序。審計部門要參與醫院大型采購項目的索賠和違約費用的處理過程,可對結算價款調整發表自己的意見。
6.加強對購置設備使用的績效評價
審計部門要對所采購的設備或耗材的運行成本和使用效益進行認真的分析、評價并寫出績效審計報告,及時地向醫院領導準確反映所購置的設備或耗材的使用情況,獲得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實際狀況,運行中存在的問題,為醫院加強管理,提高效益提供必要的依據,也為醫院將來進行采購決策提供經驗、教訓。
總而言之,醫院要想規避采購風險,降低采購成本,醫院審計部門就要對大型醫療設備或耗材的采購進行全程跟蹤管理,對采購項目管理制度、招投標、合同簽訂、增補采購項目提供咨詢,既可以為醫院控制價格當好參謀,也可以督促醫院對跟蹤審計中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整改或糾正。使采購從計劃到績效評價均符合國家的規范,從源頭上避免采購風險的產生。
參考文獻:
[1]劉榮,王顯剛,劉國.談談醫院耗材的跟蹤審計[J].現代經濟信息,2011(6).
[2]賀彩霞.醫院設備采購的全過程審計[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