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華
摘 要:文化是國家發展、社會進步的“軟實力”,高校校園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學生成長、成才的軟實力,不僅為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起著導向作用,而且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起到示范作用。高校校園文化是學校發展的精神支柱,它滲透在學校的教育理念、發展模式等各個方面。主要分析內蒙古民族大學作為自治區唯一一所綜合性民族院校,在校園文化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建設性意見,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核心,采取措施加強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為國家發展、社會進步培養人才。
關鍵詞:民族地區;高校;和諧校園;路徑
中圖分類號:G122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2-2589(2015)03-0125-02
文化是國家發展、社會進步的“軟實力”,高校校園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學生成長、成才的軟實力,不僅為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起著導向作用,而且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起到示范作用。因此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好與壞,決定著在提升國家軟實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中的重要作用。高校校園文化是學校發展的精神支柱,它滲透在學校的教育理念、發展模式等各個方面。高校校園文化是高校在長期的辦學歷程中凝結和打磨而成的并能為師生員工所認同和接受的價值取向和精神風貌,從哲學范疇概括則是指構建在高校校園人人性基礎上的校園內全體師生員工在長期的實踐活動中共同創造的一切"人化"事物的總和[1]。
一、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的原因
大學校園是為國家、為社會培養高素質人才的場所,在現代社會,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大學生作為國家社會發展的后備力量,卻在學習、生活等方面都發生著一些變化。而這些變化的后面,真正需要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
(一)課堂中學生“手機控”現象越來越嚴重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的改革與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當代的大學生一般都是獨生子女,父母對于孩子的要求,更多的是有求必應。孩子考上大學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答應給買手機等現代通信工具;現實生活中,越來越多的人感覺到學習沒有什么用,專業文化知識與社會現實脫節嚴重,找工作用不上,很多學生懷揣“學習無用論”走進課堂,上課鈴聲一響,開始拿出手機、iphone、ipad等現代化通信工具,無論老師講什么,講得精彩不精彩,全然吸引不了他的注意力,開始沉迷于自己看電影、玩游戲的世界里。玩累了,偶爾抬起頭來看一看黑板,再看一看老師,就又低頭了。這些現象在學校很常見,而且數量呈上升趨勢。
可能有人會問出現這些現象學校教學管理負責人、科任老師、教學輔導員都不管么?當然不是。必須管,否則整個課堂就無法進行下去了。我是從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可能學生感覺政治理論只要考試及格就行,畢業以后參加工作也沒什么用,聽起來又枯燥、對課程、任課教師都不感興趣,才會出現上述現象。當然這種現象也和一個班級的學風、學生的整體素質等有關,但畢竟想學習、想學好習的學生還是占大多數的。
(二)上課交流、下課逛街購物現象逐漸增加
我是從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師,從教以來,發現每一屆的學生都有各自的特點,最大的感觸是積極主動學習的學生漸漸減少了,課堂紀律漸漸差了。是學生不愿意學習了?還是老師教的有問題?還是其他原因?我們說事物發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學生、教師都不是圣人,都各有所長。
我上課經常遇見這樣的情況,上課提前進教室10分鐘左右,有的學生三五個湊在一起有說有笑的,上課鈴一響,我說“大家安靜了,我們開始上課”。這時候學生們還都很認真地聽。講過十幾分鐘后,有關系好的幾個學生湊在一起說話,有個別的學生趴桌子上睡覺的,有干脆戴上耳機不聽你講課的……當然這只是個別現象,但也會影響其他學生聽課和科任老師講課。我課下和學生交流時,問過一些不同班級、不同專業的學生,課下你們去圖書館之類的地方學習么?回答的多數都是不去,他們更喜歡的是逛街、交朋友等。
(三)宿舍“宅男”“宅女”增多
提到宿舍,我們首先想到的是“休息”。宿舍是學生日常生活必需之地。學習累了,可以回宿舍休息;身體不舒服了,可以在宿舍休息;心情不好了,可以在宿舍休息……我曾經問過我教過的學生這樣的問題:除了上課之外,課下都干什么?有的學生說因為沒有電視、電腦,去圖書館借閱書籍報刊,了解時事,了解感興趣的知識;有的學生說參加一些社團,鍛煉自己的能力;而回答更多的是在宿舍里“宅著”,做“宅男”“宅女”。吃飯都不下樓,讓舍友帶回來,我就問他們,那你們在宿舍“宅著”做些什么呢?學生的多數回答是睡覺!真是把宿舍當作休息的地方了!
出現上述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那么,采取哪些相應措施杜絕或減少上述現象的出現呢?擺在高校面前的主要任務就是如何貫徹落實好黨的十八大提出的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等精神的時代課題。
二、加強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舉措
新時期加強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要依照《教育部共青團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意見》精神,明確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總體要求、主要任務和原則,加強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主要堅持導向性原則、開放性原則、系統性原則、結合性原則、創新性原則進行[2]。
(一)充分認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對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隨著世界格局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我國的市場經濟改革進入深刻變革階段,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發生著變化。西方一些敵對分子會借助這一機會對我們進行外來文化和價值觀念的思想滲透甚至顛覆,在這種情況下,高校作為國家社會發展的人才培養的基地,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就顯得格外重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引領高校校園文化的思想基礎,高校校園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載體。高校校園文化是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建設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指導,這樣才能確保新時期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正確方向,提高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實效性。
(二)加強高校校園制度建設
針對學生上課玩手機、看電影等現象的出現,學校應出臺相應的懲罰措施。類似沒收、上交教務處等措施。這里主要就是強調各個學院的教學輔導員應進一步加強本學院的學習質量監管力度,加強學風建設。我們作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師,一方面要講好每一節課,更讓人撓頭的是還需要我們一再地去強調課堂紀律,有些說不過去。我有一個深深地體會,在上學期民族理論課醫學院的班級我有三個,其中有一個班級管理的就特別好。大家都知道公共政治理論課班額都比較大,有的教室還沒有麥克等擴音設備,稍微有幾個學生說話,后面的學生可能就聽不清楚老師講課了,只要有人說話,班長或學習委員就會管理,兩個星期的課講下來后,以后基本上就沒有人說話了,課堂紀律很好,這樣對我、對本班的學生都好。我私下問學生們,學生們說是班主任強調的管理好班級上課紀律,而且班干部非常負責任,把上課遲到、曠課的學生名單從我這里記錄下來,告知學生下次不要曠課。
(三)豐富校園文化生活,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增加社團,發揮學生會的作用
我們都知道大學一些專業的課程不是非常多,學生課余時間就比較充裕,如果不把這些課余時間充分地利用和安排好,可能學生、學校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因此,分管學生工作的部門應該多安排一些類似科技節、藝術節、文化節等活動;跟隨國家、社會發展的動態,組織開展各種社團,文藝、體育及其他帶有教育意義的集體活動,比如習近平主席提出“偉大的中國夢”,說“中國夢,歸根到底就是人民的夢”[4]時,我校各個學院就積極開展了“大學生與我的中國夢”“學習領會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為主題的講演比賽、知識競答等活動,并采取一些措施鼓勵大學生積極主動地參加,獲得名次要給予加分等獎勵。
我校在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方面做得比較好,分析當代的大學生條件比較優越,調查學生都對哪些文體活動比較感興趣,積極開展各種社團,比如英語角、戲曲、音樂、話劇、書法等;在體育素質方面,開展了跆拳道、瑜伽、足球、籃球、排球、游泳等協會,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我校的公共思想政治理論課自課程改革以后,每年都要組織學生去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結束后,學生還要進行書面總結,寫出心得體會。這樣既能開闊學生的眼界,又能鍛煉學生的能力。很多學生反映希望學校多增加類似的活動。
大學是一個寬闊的舞臺,只要學生積極參與,就能鍛煉學生的各種能力。加強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對于推進高等教育改革發展、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加強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意義
首先,校園文化具有強大的育人作用。先進文化要發揮社會作用,就要把文化內化到人們的心靈深處,積淀到人們的思想當中。校園文化是引導人、鼓舞人、激勵人的一種內在動力,是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催人奮進的一面旗幟,它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質、行為規范都會產生深刻影響。良性的制度文化可以規范學生的言行;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可以鍛煉學生的能力,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其次,校園文化是先進文化的創新基地。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和國家興旺發達的動力。高校校園文化是科學思想萌生的催化劑,是先進文化創新的重要載體,它既從先進文化中汲取營養和力量,又為發展先進文化提供強大動力、做出巨大貢獻。
最后,校園文化是先進文化的重要源頭,也是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始終處在社會文化的前沿,既承擔著育人的重要職責,也承擔著引領社會文化的重要任務。校園文化具有凝聚作用,通過研究和宣傳科學理論,可以把人們緊緊地團結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下。校園文化具有引導作用,通過傳授人類文化,可以幫助人們培養良好的道德思想品質。校園文化具有輻射作用,通過知識傳播和人才培養,可以對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產生積極影響。
參考文獻:
[1]龔華瓊,杜應娟.文化軟實力構建與中國夢——中國夢,我的夢[J].祖國,2013(10).
[2]徐德榮,王琰,鄧鐵男.“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研討會綜述[J].高校理論戰線,2010(8).
[3]習近平.繼續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奮勇前進[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