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凈
【摘要】《全日制義務教育小學英語課程標準》強調:“采用活動途徑,倡導體驗參與”,新課標下,英語教學更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本文首先分析了教育游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實施依據,然后介紹了教育游戲融入小學英語教學的模式構建,最后簡單總結了教育游戲對小學英語教學的意義。
【關鍵詞】教育游戲 小學英語教學 實施依據 模式構建
教育游戲是目前英語教學活動中新出現的一種教學模式,作為一種可以輔助英語教學的新型教學模式,教育游戲在英語教學中發揮著它獨到的作用。教育游戲在英語教學的實際應用過正中,對不同的教學內容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和教學方法。通過對教育游戲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對英語教學活動中的一些難題,進行了很好的解決。
一、教育游戲融入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實施依據
作為新興事物的教育游戲具有很強的趣味、教育、競爭和娛樂的性質,符合小學英語教學情景、生活、參與、互動的教學要求,符合小學英語教學參與、實踐、交流、體驗、合作的學習方法的轉變。
教育游戲融入小學英語教學是應建構主義的要求,教育游戲的核心與建構主義的教學理念不謀而合。教育游戲所提供的逼真形象的學習情景,能夠引導學習者在游戲過程中相互協作、交流和思考;教育游戲所創造出的娛樂輕松的學習氛圍,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在教育游戲的過程中將構建主義的問題探究、協作學習、情境性、主體性很好地展現出來。教育游戲過程中學習者身處于一定的文化情境下,借助學習資料或者老師同伴的幫助,通過建構的方式獲得知識。
二、教育游戲融入小學英語教學的模式構建
小學英語課程學習的主要內容集中在聽、說、讀、寫方面的技能訓練及語音、詞匯、語法、功能和話題等語言基礎知識的學習上。小學英語教學主要包括語音、語法、詞匯、聽力四個教學部分。在這四個教學過程中都應當結合各自具體的特點構建符合各自教學部分的小學英語教學模式。
1.教育游戲在小學英語語音教學中的模式構建。在小學英語語音教學中,首先要選擇適合本階段英語語音學習的教育游戲,然后設計如何將選中的英語語音教育游戲運用到常規的小學英語教學中,最后將語音英語教育游戲運用到教學,輔助教師英語語音教學。調查顯示學生跟讀、模仿老師發音的學習效果沒有理想的那么好,在模仿和跟讀的時候,學生很容易走神,所以教師應該選擇知識探究性的教育游戲,幫助學生自主學習,溫故求新。
2.教育游戲在小學英語語法教學中的模式構建。在小學階段語法學習主要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讓他們能夠在具體的語境下靈活應用,因此,語法的學習效果在課堂上的運用是不夠的,語法在情景中的診斷才是最重要的。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引入診斷式游戲提高英語語法學習的直觀生動形象性,使學生在一種輕松愉快的狀態下,鞏固所學的語法知識,為學生的英語交流奠定基礎。
3.教育游戲在小學英語聽力教學中的模式構建。聽力對剛剛接觸英語的小學生來說極其枯燥,在聽力訓練的過程中學生的注意力很難高度集中。教育游戲將游戲性和教育性很好地結合到一起,能夠很好地解決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聽力教學過程中應該引入合作競爭式游戲,學生在競爭的狀態下,分工協作,互相進步。
4.教育游戲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模式構建。詞匯是英語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但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的自制力較差,而詞匯的學習需要大量的重復記憶來鞏固加強。教師可以通過游戲練習式的方式讓學生借助游戲強化已經學過的詞匯,提高詞匯學習的效果。
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融入教育游戲,可以為小學英語教育的教學充滿活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建立小學生的自信心。教育游戲能夠提供給學生輕松愉悅的學習場景,對小學生來說具有極大的吸引力,提高了他們自主學習英語的積極性;生動形象的游戲模式將抽象的英語學習具體化,學生通過游戲提供的多種多樣的學習方式,很好地掌握英語知識,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逐漸培養出英語學習的自信心;小學生由于小參與社會的實踐活動也相對較少,在教育游戲中小學生能夠通過角色體驗,參與到社會生活中,培養自己的生活參與能力。
教育游戲的出現,為教學注入了新鮮的活力,為提高教學質量提供了新的教學手段,也為踐行新課程改革所倡導的教育理念提供了一種新的途徑。小學生好奇、好樂、好玩,尤其對游戲情有獨鐘,教育游戲將教學內容和游戲結合起來,寓教于樂,可以有效提高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優化教學效果。將教育游戲融入小學英語教學中,更好的貫徹落實了我國新課改的要求,為我國的教育事業的發展完善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夏云,李春暉.教育游戲融入小學英語教學的模式構建[J].電化教育研究.2012(2).
[2]李春暉.教育游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西南大學.2010.
[3]李彤彤,馬秀峰,張明娟.教育游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模式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0(1).
[4]謝小潔.淺析教育游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作用[J].學周刊.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