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晶
摘要:北京城市化發展迅速,但也帶來了諸多環境問題,如熱島效應、霧霾等,社會各界為解決這些問題,提出并實施了各種相應措施,屋頂綠化便是眾多措施之一,然而近幾年來,北京屋頂綠化雖然有較快發展,仍然出現很多問題,影響了屋頂綠化發揮應有的作用,本文就北京市近年來屋頂綠化發展的現狀進行探討,分析了其政策、技術的發展和所面臨的問題。
關鍵詞:屋頂綠化;北京;現狀
北京屋頂綠化在發展過程中經歷了不同的階段,就目前而言還處于學習國外技術和推廣階段,學習國外屋頂綠化并結合北京當地的地理氣候條件是發展的方向。
一、屋頂綠化發展歷程
從巴比倫國王為愛妃修建的“空中花園”起,屋頂綠化就在不停的發展、衍生出新的技術和類型。19世紀末德國的出現大量平屋頂建筑,這為屋頂綠化的出現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隨后便成立了制定屋頂綠化技術準則與規范的德國園林發展與景觀協會(FLL),經歷30多年的發展,其技術和規范都已經成熟全面,截至目前世界各國的屋頂綠化技術準則與規范還都是學習借鑒德國的。
有“花園城市”美稱的新加坡在屋頂綠化的建設也是后起之秀,新加坡政府在公共建筑上建設屋頂綠化,并且給有做居民樓屋頂綠化的開放商獎勵和補貼。
加拿大地廣人稀,也大力發展屋頂綠化,主要原因是通過屋頂綠化的隔熱保溫的作用而節約用電,可見屋頂綠化不是擁擠的城市的專利。
我國屋頂綠化起步較晚,最早出現在1980年左右,各個省市通過政策和規范的制定來推動屋頂綠化的發展。較早的是成都市,頒布了地方標準《蓄水覆土種植屋面工程技術規范》,南方經濟較發達的城市也逐漸開始制定屋頂綠化政策法規。而北京作為首都,有強有力的經濟支撐、不斷更新的政策法規使得屋頂綠化蓬勃發展。
二、北京建設屋頂綠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北京屋頂綠化的必要性
2015年2月28日柴靜發布《穹頂之下》讓更多的人認識了霧霾,倫敦“霧霾事件”兩個月內死亡12000多人,雖是個例,但是有力的證明了發展經濟的同時必須保護適宜的生態環境。好的環境不僅能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和心里需求,對其他很多社會問題的改善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但在寸土寸金北京市區很難進行大面積的綠化,屋頂綠化就成了較好的選擇。
2.北京屋頂綠化的重要性
屋頂綠化可以固化二氧化碳、吸附有害氣體,釋放氧氣,不僅如此,而且普通屋頂由于常年未清掃積累了大量浮塵和灰土,是造成空氣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聯合國環境計劃研究發現,城市熱島效應會在屋頂綠化達到70%后完全消失。
北京夏季暴雨瞬時間雨量很大,綠屋頂可以吸附雨水并滯留雨水15到30分鐘,配合雨水回收,可以使雨水不被白白流入江河而用于生產生活。
屋頂綠化的植物可以吸收噪音,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實驗證明,屋頂綠化可以使夏季室內溫度降低,冬季室內保溫,從而達到節能減碳的目的。
屋頂綠化不僅有生態經濟效益,也具有人文效益,實驗證明人的視野中的綠色達到25%時是最舒適的,而北京市區高樓林立,在中高層居住的人視野中的大多是灰色雜亂的屋頂,倘若屋頂做了綠化,就能夠使看的人緩解視疲勞、身臨其境的人愉悅身心。
三、北京屋頂綠化的現狀
(一)技術現狀:屋頂綠化的技術的發展
我國自60年代起,才開始研究屋頂花園和屋頂綠化的建造技術。北京第一個屋頂綠化是1983年長城飯店的屋頂花園,也是北方第一個屋頂綠化案例。目前北京屋頂綠化建成面積約100萬平方米,但是2000年之前建成的屋頂綠化都存在一些技術問題,因此要拆掉重建,北京有屋頂綠化的建筑不到城市現有建筑總數的1%。
(二)政策現狀
北京市的屋頂綠化政策較多為建議性的而不是強制性的,如2011年北京出臺的《關于推進城市空間立體綠化建設工作的意見》,建筑層數少于12層、高度低于40米的非坡層頂新建、改建建筑(含裙房)和竣工時間不超過20年、層頂坡度小于15度的既有建筑,應當實施屋頂綠化。諸如此類的政策到了民眾那里,反應不積極,得不到效果。而屋頂綠化發展較好的國家德國、新加坡等都是強制推行屋頂綠化。
北京市相繼推出獎勵和補貼政策,讓公共建筑身先士卒,對企業建筑硬性要求,對房地產開發商進行利益的誘導,使屋頂綠化得到更好更快的發展。
四、屋頂綠化的問題
北京屋頂綠化雖然在近幾年內得到了較快的發展,但是其面臨的問題也是較多的。政府的推行力度不夠大、民眾的對屋頂綠化的認識有限、先進技術的引進和發展較慢、屋頂綠化建造費用和維護費用較普通綠化高很多等,等這些都是屋頂綠化發展的阻力。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環境迫在眉睫,符合屋頂綠化的建筑屋頂很多,但是現有屋頂綠化的建筑僅占總建筑的1%,產生以下問題。
第一,面積小,生態效益不明顯。
第二,成本較高,不僅是屋頂綠化費用高,而且很多老舊建筑的屋頂荷載達不到要求,排水達不到要求。
第三,植物的選擇范圍小,造成綠化形式單一,達不到效果。
第四,隔根和防水安全問題,植物根系生長時會分泌一些有機酸性物質,對柔性防水材料均有局部腐蝕和加速老化的作用,一旦漏水,那么整個屋頂綠化工程即失敗。
第五,排水安全問題,因為荷載有限,瞬時降雨如果不能得到分流排放,就會威脅屋頂的安全。
第六,屋頂綠化產業不成熟,施工隊的技術,相關規范及材料的選擇都需進一步規范。
屋頂綠化在各個方面展現了它的優勢,但是綠化需要政策的推動和支持才能長遠發展,需要人們的環保意識提高才能更普及,發揮出它最大的效益。
【參考文獻】
[1]周偉偉,王雁.北京市的屋頂綠化[J].中國城市林業,2006(02).
[2]譚天鷹.關于北京屋頂綠化的探討[J].建筑科學,2007(08).
[3]張躍.北京工業大學屋頂綠化設計實踐引出的思考[J].現代園林,2014(06):45-48.
[4]韓莉麗.北京市立體綠化現狀及技術對策[J]城市綠化,2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