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保華
摘 要:針對自主、合作、探究式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嘗試用“三三六”課堂教學模式,采取課前預習,課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課后及時反思的方法,使語文課堂教學能夠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更好地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
“三三六”模式具體為:“三個教學階段”即課前、課中、課后;“三個課堂教學大環節”即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反饋提升,具體落實于課堂教學之中;“六個教學步驟”即目標解讀、自學嘗試、合作交流、展示提升、達標檢測、反思總結,穿插落實于各個教學環節之中。
一、課前
(一)教師活動
1.備課。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實施個體備課。(1)備內容。教師通備教材,抓住文章特點,確定字詞知識點、讀寫訓練點。(2)備學生。根據教學內容、學生特點,預測教學中將會出現哪些問題,設計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組內互動、組組競爭的調控方案。
2.編寫導學案。導學案的編寫要做到知識問題化,問題層次化,設計要考慮A、B、C各個層次學生的接受能力。
(二)學生活動
1.完成預習內容。一是熟讀課本,二是完成導學案。
2.預習方式。要指導學生先獨立閱讀文本,然后根據導學案,明確學習目標,結合課本解決基礎內容,能力提升內容、延展內容盡量解決,解決不了的要形成問題,備合作學習時間進行組內研討。
二、課中
(一)自主探究
1.目標解讀。教師要對目標做詳細解讀,使學生明確要掌握到什么程度,各項目標的設定要遵循便于檢測的原則。
2.自學嘗試。自主學習不是放任自流,而是教師引導下、小組合作下的自主學習。具體步驟為:(1)引導學生明確自主學習目標、任務。(2)教師提出自主學習方法、要求。(3)引導學生根據導學案,自讀文本,解決導學案中的問題,形成個人的見解。
(二)合作交流
1.合作探究。具體為:(1)小組內不同層次的學生(AA、BB、CC)中一對一討論,也就是小對子學習。(2)對子有疑問或解決不了的問題,在小組和班級討論中解決。(3)要做好小組管理,一般采用中下游學生講解、分析,優等生點評拓展的方式。(4)討論既不能蜻蜓點水式,又不能漫無邊際。教師要做出時間限制。(5)教師及時了解學生存在的問題,確定展示交流的內容。
2.展示提升。具體實施為:(1)各小組領取展示任務主動展示。(2)展示中必須做到有條理、聲音洪亮,提倡學生脫稿展示。(3)展示時一般由B層、C層學生展示,由A層學生負責點評或拓展。(4)展示交流時要關注非展示學生,達到師生、生生的有效互動。
(三)反饋提升
1.達標檢測。圍繞學習目標進行學習效果的檢測。具體實施為:(1)檢測要總結梳理本節課的知識框架。(2)檢測可以是口頭檢查,也可以是學生一對一檢查或者書面檢測。
2.反思總結。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對本課內容進行總結,梳理知識、強調重點、歸納規律。
三、課后
(一)教師活動
教師要對課堂教學進行回顧,寫出課后反思,對存在問題的學生,制定幫教措施,同時教師對收上來的導學案要進行批改。
(二)學生活動
引導學生對理解不透徹的問題,主動通過同學幫助、小組合作、請教老師等渠道解決,努力做到堂堂清。
總之,對于“三三六”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流程的嘗試,是基于探索自主、高效、充滿活力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但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各個環節并不應該是一成不變的,要基于不同的教學內容及學情進行有效的運用及調整,以期實現學生自主發展、綜合能力提升的目標。
編輯 董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