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陽
【內容摘要】課堂教學活動必須結合教學內容和目標,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高中數學是一門培養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科,制定適合學生實際情況的課堂教學活動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對此進行了分析研究。
【關鍵詞】高中數學 課堂活動 設計 策略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很多人都意識到應試教育的弊端,我國的教育正在經歷并且即將經歷一次翻天覆地的變革。新課改正是把高中教育轉向素質教育的實際舉措。越來越多的高中數學教師不再只是注重自己教的過程,慢慢開始把學生放在教學的主體地位。一改以往高中數學課堂上教師唾沫橫飛、學生紛紛欲睡的狀態,現在的高中數學教師開始在教學活動中穿插一些活動,讓學生體驗數學的構建過程,提高學生對數學理論的理解。課堂活動各式各樣,但不管怎么變都不能夠脫離教材,要簡單而有效。
一、課堂引入活動要開門見山
萬事開頭難,一個好的開始使一堂課成功了一半。但是,一節課只有四十五分鐘,教師必須在這短短的時間內完成規定的教學任務,這就要求教師的開場要簡單,直入主題。為了在一開始就引起學生的關注,又要求有一個有趣的開場。綜合以上對課堂引入的要求,教師必須設計一個短小的課堂引入活動,不會讓學生不知教師所云為何,有不失趣味的同時點明主題,促進后面的教學內容有序進行。
比如,在設計《概率》的課堂引入活動時,教師提出問題:“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以及“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所要闡述的道理想必同學們在語文課上都已經學過,我就不加以解釋了,但是,這兩個事件發生的概率到底有多大呢?下面我們以第一個典故為例,進行計算。假設諸葛亮解決問題的把握有80%,而三個臭皮匠解出的概率分別為50%、45%、40%,請同學們研究一下這三個臭皮匠能夠頂該諸葛亮嗎?然后,請同學們自設一個情境來探究第二個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多大。
二、課堂討論活動要廣而不散
課堂討論活動是一個全體學生參與的教學活動,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討論內容時所涉及的知識面不能過于狹窄,必須讓每一個學生都有話可說,且每一個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課堂討論活動的成功進行必須是在一個寬松的氛圍下,教師不可以限制任何學生表達自己的看法,但是畢竟是課堂,學生在暢所欲言時也必須不偏離主題。因此,課堂討論活動必定是形散神不散,要開放但不是胡說八道。這就要求高中數學教師在設置討論內容時一定要深思熟慮、環環相扣,不能一會兒討論東一會兒討論西。
例如,在教學《立體幾何初步》一章中的《點、線、面的位置關系》一節時,教師可以設計一個課堂討論活動。討論的內容依次為:我們學過哪些位置關系?舉幾個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關于點與線或者面以及線與面的不同位置關系的實例。用一本書、一支筆怎么擺出它們之間三種不同的位置?定義點、線、面任意兩者之間存在的一種位置關系,比較三者之間的位置關系,找出它們之間存在的異同。通過學生的層層深入的討論,可以幫助學生構建數學定理、結論形成的過程,學會從生活中尋找數學的實例,教會學生運用數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學會總結知識以及進行類比學習的等方法。這樣的討論才具有實際的價值。
三、課堂探究活動要放而不收
新課改下,要求學生敢于創新、勇于探索。為此,教師需要給學生提供一個開放的探索平臺。所以,數學教師在教學課堂教學時,還必須設計探究活動。高中學生對新知識充滿好奇,不管是什么知識都是有探究的必要。探究式學習有助于學生形成主動思考的習慣,幫助學生摸索出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本來高中數學課程的目的就不是為了培養數學專門人才,只是為了開闊學生的數學視野,為學生提供基礎的、豐富的數學內容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進行選擇,讓學生發現并培養自己的興趣和特長。探究學習是一種類似于科學研究的教學方法,在高中數學課堂中,可以通過變式練習、數學建模與數學實驗活動、數學開放題、撰寫數學論文等探究活動開發學生的非模仿性思維,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實踐精神。
比如,在設計《不等式》的課堂教學方案時,有一個例題,設a、b、c都大于0,且a+b+c=1,證明(a+1/a)(b+ 1/b)(c+1/c)≥1000/27。教師首先要求學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出此題。然后,請學生思考,若原不等式中的加法變為減法后怎么證明?如果原不等式是一個n元不等式時怎么辦?如果原不等式中的變元次數是未知數k時的求解方法?請學生對不同的情況進行探究,思考解題方法的思路的異同。總結學生的解題思路和方法,分析這些方法的優缺點,綜合這些解題思路,對這一類型的題目的解題步驟進行歸納。高中數學中存在很多問題,其解決辦法、思路都不止一種,所以教師不能將學生的思維限制在一個小小的空間里,必須解放學生的思想,學會思考和質疑。
高中數學課堂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已經慢慢地從傳統的教學思想中解放出來了,很多學校都引進了多媒體技術,為課堂活動主增添了趣味性。但是,很多教師缺乏創新,一味的追求趣味,數學課堂活動的設計模式單一,而且做了很多無用功,浪費了時間卻沒有收到預期的效果。課堂教學活動必須結合課本教學內容和目標,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高中數學畢竟是一門培養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科,制定適合學生實際情況的課堂教學活動。
【參考文獻】
[1] 趙霞. 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提問的探索[D]. 山東師范大學,2013.
[2] 侯俐.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D]. 內蒙古師范大學,2013.
[3] 許敏. 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踐研究[D]. 天津師范大學,2012.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城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