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士玲
摘要: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活動是通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立體交流互動、積極合作,來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教學范式。主要闡述了合作學習的內涵、合作的形式、實施策略、評價等幾個方面的問題。
關鍵詞:初中數學 合作學習 組織形式 實施策略
合作學習是新一輪課程改革提倡的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合作學習迅速被推廣開來。“自主探究、小組交流、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已被廣大師生認同和接受,但在現實教學中往往效果不夠理想。目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合作學習”還存在“注重形式,忽視實質,缺乏實效”的現象。如何提高合作學習的效率,就成為一個亟待研究的問題。
一、合作學習的內涵與意義
合作學習是在教師引導、啟發和幫助下,學生為了完成共同的教學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合作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學習的方式是合作。合作學習改變了在傳統教學師生單向交流中,教師把控整個課堂的信息源而學生處于被動的局面,學生的主體地位、創造性得以充分的發揮。在合作學習中,學生主動參與、勤于動手、樂于探究的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主動全面地發展。合作學習的意義在于:
1.合作學習有利于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課堂教學存在一種心理場,這種心理場有積極和消極之分,積極的心理場能誘發學生的內驅力。課堂上只有在包容、悅納、支持、鼓勵、欣賞等積極成分的學習環境中,在師生和諧民主、平等對話的基礎上,才會激活學生的潛能,激發學生思維靈。在這樣的環境里,學生才能大膽表露自己真實的內心想法,暴露學生思維過程。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努力為學生創設一個民主、和諧、自由的課堂氛圍,為師生之間、生生之間進行有效地合作交流提供可能。
2.合作學習有利于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在合作學習中,師生間的關系是師生間平等交流互動的新模式。在合作學習中,師生之間的活動、生生之間的活動有機地融為一體,真正體現了教學的民主。
3.合作學習有助于學生合作精神和團體意識的培養。合作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未來社會,只有能與人合作的人,才能獲得生存的空間,也只有善于合作的人才能贏得發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合作、學會求知”作為21世紀教育的四大支柱。學會合作就應該是現代教育的重要價值取向之一,也是培養學生團隊意識、合作精神的重要途徑。
4.合作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社會需要合作,更需要競爭。沒有合作就沒有未來,沒有競爭就沒有進步。合作學習強調了學生間的合作,但并不排斥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合理的評價,可以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在合作學習中,評價更多元,內容更豐富,如小組捆綁評價、組內成員評價、組間同等水平的學生評價。這樣的定期評價,能激發各組學習的積極性,形成組間比學趕幫超的競爭局面,從而增強學生積極向上的競爭意識。
5.合作學習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學習小組有共同的學習目標,形成的是“利益共同體”。組內的每個學生獲得成功,小組才能成功。所以,組內的每一個成員都要樹立起“榮辱與共”的集體意識,從而增強了每個學生的學習動機。
6.合作學習有利于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傳統教學模式是教師獨霸課堂,教師講,學生聽,教師講的枯燥,學生聽的乏味。而合作學習的方式,人人都有參與的機會,人人有發言的機會,人人有展示的機會。從而增大學生在課堂的參與度,有效彌補了傳統班級授課制下教學的局限性,使得不同層次學生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
7.有助于提高學生交往能力。人際交往是人一生賴以生存的能力,這是學生的寶貴財富。人際交往能力同動作能力、認知能力是一樣的,也是通過訓練才能習得的。提高人際交往能力的主要方式,應當是通過與他人交流思想,加強與他人聯系與合作。因此,學校教育要注重學生交往能力的培養,在學習中合作,在合作中學習,從而提高人際交往能力。
二、初中數學合作學習的形式
根據學習時間和學習內容,可以將合作學習的形式分為課前任務協作式、課內問題討論式、課后作業協作式三種。
1.課前任務合作式。課前任務合作主要是小組成員根據新課需要,完成課前小研究,搜集與新課有關的文本資料(背景資料,數學史資料等)、圖片資料、音視頻資料(微課視頻)等。組長通過任務分工合作學習任務,小組成員還可以組織成員看微視頻,提前進入本課的核心性學習。
2.課內問題討論式。課內的合作學習主要是圍繞問題展開。小組成員針對問題先獨自思考,寫出自己的解題方法和思路,然后在小組內進行交流、補充、完善。在這個環節還要強調助學環節,優秀生一定要幫助學困生,根據學困生的學習起點進行助學。通過小組的交流,每個問題在小組內要達成共識。不能達成共識的可以保留意見,提交班級交流時解決。
3.課后作業協作式。課后作業協作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解決課堂延伸的問題;二是學困生主動請教優秀生,優秀生幫教學困生,避免學困生因知識負積累掉隊,以達到同一小組的同學共同提高的目的;三是圍繞某一問題開展項目學習或主題學習,通過數學實驗或調查研究,完成學習任務。
三、數學合作學習的實施策略
1.積極營造合作課堂氛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創造力最能發揮的條件是民主。當然不民主的環境下,創造力也有表現,那僅是限于少數,而且不能充分發揮其天才,但如果要大量開發人礦中之創造力,只有民主才能辦到,只有民主的目的、民主的方法才能完成這樣的大事。”只有教師發揚教學民主,學生在課堂上才能暢所欲言,大膽提出問題,才能形成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合作學習。
2.組建合作學習小組。為了取得良好的合作學習效果,每個合作學習小組應由能力不同、性格各異、學習成績有差異的學生組成,形成差異性資源,成員之間能互補、能互助。
3.做實合作教學環節。一是小組內合作學習。小組內合作階段主要包括分配任務、個體獨學、完成個人任務、小組討論和匯報等部分。在組織合作時,教師要把握好合作時機:教學任務較多時;需要突破重點難點時;學生意見產生分歧時;學生思維受阻時。這些時機都可以組織合作學習。二是組間合作學習。一方面,以小組整體形式匯報交流,教師參與到交流中去。另一方面,組織組間競爭學習。形式可以是問題搶答,也可以組間互考,教師以評判者的身份參與活動。
4.強化人際互動,讓合作學習動起來。課堂的人際互動包括師生之間的雙邊互動,教師與小組的雙向交往和生生之間的多向互動等多種交流形式。課堂上要重視小組內部與小組之間相互作用,使學生群體建立起一種互助合作關系,增加信息溝通,實現資源、經驗共享。
在數學合作學習中,主要通過交流表達、討論爭辯、傾聽總結及動手實踐等形式來展開。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數學教學不再是師生單邊活動,而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多邊立體的互動對話的活動。合作學習就不再是課堂教學的點綴,而是適合新課程改革需要而采取的扎實、有效的學習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