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麗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開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因此作為一線的數學教師,要善于挖掘學生的潛在能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關鍵詞:初中數學 創新能力 創新思維
創新,對一個國家和一個民族來說,都是一項必備的能力。作為擔負著國家和民族前途與未來的教育事業,更應該將創新實踐在我們的實際教學過程中,這不僅是國家和社會對我們的期望,也是歷史和時代對我們的要求。在新課改背景下,廣大的數學教師已經認識到了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性,因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不但可以有效地發展學生的思維,還能夠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全面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
一、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保護學生的好奇心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學生只能夠被動的接受,不利于挖掘學生的潛能,同時還能夠抑制學生的好奇心。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要走下講臺,走到學生中間去,與學生成為知心朋友,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理解學生的思維方式,認同學生不同的見解,正確處理與學生之間的各種關系,為學生的自主創新創造良好的條件。另外,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可以更好的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同時還有助于教師掌握每位學生的成長和進步,使教師能夠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從而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教學活動,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要想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就得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不斷鼓勵學生主動探索,讓學生大膽的講述自己的想法,促使學生積極創新能力的形成。
初中階段的學生都擁有非常強的好奇心,作為初中數學教師,應該注意到學生較強的好奇心,給予正確及時地引導,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提高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踐證明,由于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較注重數學知識的傳授,課堂上以教師的講解為主,不利于拓展學生的思維,所以教師要保護學生的好奇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要耐心的解答,同時還要鼓勵學生提出疑問,講述學生的自己的見解。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把握細節,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促使學生高效的完成學習任務,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樹立以生為本的理念,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是人類生活的工具,對數學的認識不僅要從數學家關于數學本質的觀點去領悟,更要從數學活動的親身實踐中去體驗。”數學學習的本質,是數學創新思維活動的過程。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因此在日常的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將課堂交還給學生,給予學生更多的創新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自主發現自己與教師的不同見解,使學生養成質疑的良好習慣,使學生學會自主思考、自主分析,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培養和提高。另外,教師要引導學生釋疑,在學生釋疑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激發學生內心的求知欲望。例如,教師講解完“平角和周角”之后,要引導學生鉆研數學課本,樹立自己的問題意識。教師要盡可能的為學生創設討論的空間和情境,使學生能夠多層次、多角度的看待問題,使學生對于知識有更為全面的認識。
隨著素質教育的實施,大多數學校都說要減少學生的負擔,而實際上,學生的課程仍舊排的非常滿,作業日益遞增的趨勢。學生的精力和時間有限,這樣學生用于創新的時間和空間就比較匱乏了。因此,作為當代的教師,要盡可能的為學生創設創新的條件,基于學生更多的時間與空間,使學生養成創新的良好習慣,從而有效地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學生在創新的過程中收獲豐富的資料。另外,教師還要給予學生充分的信任,放手讓學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究。在探究的過程中,不僅能夠鍛煉學生運用基礎知識的能力,還能夠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更為主要的是能夠使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能動性。
三、不斷創新教學的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教師,一般說來,數學學習成績好,就容易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反過來,對數學一旦產生了興趣,它就會成為一種強大的動力,推動學生努力學習,提高學習效率,從而取得更好的成績。有些學生對數學學習沒有興趣,甚至對數學學科產生厭煩情緒,這就容易導致學習效率低,數學成績差。這時候教師應對學生取得的哪怕是一點點微小的進步和成功,進行鼓勵與表揚,讓學生他們體會到成功的滋味,認為學好數學并不困難,產生對數學學習的濃厚興趣,這樣就使學生的“苦學”變為“樂學”,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作為一線數學教師,在課堂上,教師要盡可能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構建各種教學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始終處于濃厚的興趣中。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往往較為注重學生的考試成績,不重視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久而久之,學生學習的知識比較零散,不能夠形成知識鏈,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就會受到抑制,因為數學知識越來越深奧,學生遇到的問題就會越多。因此,教師要盡可能的創新教學教學方法,使學生掌握課本知識的同時認識到知識的內在聯系,形成一個知識鏈。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不再是單純傳授學生知識,而是要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全面完善學生的創新積極性。
總之,作為一線的數學教師,要樹立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保護學生的好奇心理,同時還要給予學生更多的創新時間與空間,鼓勵學生質疑、解疑,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另外,在日常的教學中,還要不斷地創新和完善教學的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始終處于濃厚的興趣中,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學生成長為創新型的人才。
參考文獻:
[1]許義.關于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
[2]賴榮華.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語數外學習,2013(09).
[3]廖文秀.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A]. 現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