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海娟
摘 要:美育是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觀,發展學生鑒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美育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它能融入任何學科并發揮積極向上的作用。學校中的美育是通過美來激發學生的感情,使學生在心靈深處感受到美,進一步培養小學生的審美觀念,增強學生感受美、鑒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將小學數學和美育結合到一起,讓學生從數學中發現美,能加深對數學美的認識。對如何將美育維度融進小學教育中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美育維度;小學數學;探究
美育維度是一個比較寬泛的概念,美育就是審美教育、情感教育、美的教育。維度是數學中的一個參數。隨著對美育的認識,對美育的重視程度在不斷提高。小學數學教育是給學生建立良好的數學基礎,為他們樹立良好的學習態度和信心。小學生還處于被開發階段,自主性還不夠,想要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就要有目的地培養學生對美的感知,使學生進一步發現美、創造美。
一、讓美育融進小學數學的意義
數學是一個抽象學科,美育是一種形象性教育方式,把抽象的數學和形象的美育集合到一起,就像是讓虛幻的數學一下子在眼前清晰起來,這可以讓剛剛進入數學學習的小學生更加輕松容易地學習數學。對剛剛入學的小學生來說,數學教學中融入美育是關鍵的一步,根據不同年齡學生的心理特點,將美育貫穿到整個教育中,讓美育真正融入數學教學,才能真正實現素質教育。
二、美育維度在小學數學中面臨的問題
1.教師的審美素質存在差異與不同
由于我國教育正在由原來的應試教育向現在提倡的素質教育過渡,教師只針對自己學科進行教學,很少對美進行研究學習,對名曲、名畫的欣賞少之又少。由于每個人對美的認識或多或少都存在差異,所以教師的審美素質參差不齊,存在差異。而數學又是抽象的學科,對美就更難發現,沒有頭緒。
2.小學生的感知能力對美育的影響
每個學生的理解能力都存在不同,在教學上,教師應該考慮到每個學生的不同情況盡可能做到教學上的平衡。小學生的心智還不完善,小學階段正是學生身心得到發展的大好時機,美育在數學中也存在著多方面的不完善。小學生的想象力天馬行空,但是不夠豐富,對于教師所教授的數學知識不能完全接受,分析能力也不是很高,這些因素直接影響到美育在數學中的發展。
3.美育處境窘迫
現代教學提倡美育與實際教學相結合,但是真正做到美育與教學相結合的不多,大多是大力提倡美育,但落實到實際,只是走走形式,導致課堂的審美教育形同虛設,數學教學又長期重視基礎知識和基礎技能的傳授和教育,而忽視了美育的滲透,根本做不到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發現美、創造美。
三、將美育融入小學數學教育的方式方法
實際的數學學科中存在著很多美的資源,要讓美育資源融入數學教學中,實現美育與數學的有機結合,有目的、有計劃地讓美育在數學課堂中很好地滲透進去,讓學生獲得知識、欣賞數學美,同時,讓他們在德、智、體、美、勞多方面都能均衡發展。
1.美化教師在課堂上的言行、動作
孩子的天性是模仿,小學生具有一定的“向師性”,教師的審美修養直接影響著學生,所以教師在教學語言上要具有科學性、嚴密性,并且要生動、形象、活潑、有趣,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在教育數學上特別要注意數學語言具有簡練和富有邏輯性。教師在教學中,每寫一個公式、每畫一個圖形都要工整,布局合理,給學生賞心悅目的美感,讓學生在教師的語言、動作、板書中的每一個細節體會到美,讓美滲透到學生心里,使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體驗美、創造美。
2.增強學生的認知能力,從實踐中獲得美
小學生的認知還不完善,并且在不斷地完善和改進中,知識在實踐中不斷地獲取。數學的美是在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獲得的。在實際的數學教學中,要讓學生能親自動手畫圖、驗算、擺放圖形,有利于學生對新認知的構建,更好地在數學中體會到美。在數學教學中,要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創建豐富的教學情景,實施愉悅教學。
總之,小學教育離不開美育,但二者又不是單純地疊加在一起,要根據實際的教學情況,制訂合理的教學模式,完美地將美育滲透到小學數學教育中,讓學生感受美、體驗美,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潛在能力,使學生愛上數學這門學科。
參考文獻:
霍文婷.中學中的數學審美教學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