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征
摘 要:數學是一門抽象性、邏輯性、推理性都極強的課程,這使很多學生對它持有畏難和恐懼心理,而且,由于深受應試教育體制的影響,大部分數學教師在數學課堂上總是熱衷于采取一講到底的教學方式,且總是搞題海戰術,這就導致數學課堂的教學氣氛變得壓抑沉悶,教學過程顯得枯燥乏味,學生自然也就沒有了學習數學的興趣,數學課堂教學效果自然也就得不到理想狀態。所以,作為一名奮斗在一線的初中數學教師,必須克服以往空洞、呆板、枯燥的說教式教學方法,努力尋求能夠創設歡樂和諧的教學氣氛,誘導學生樂學、愛學的教學策略,構建出一種高效、愉悅型的教學課堂,從而改變數學在學生心目中枯燥乏味的印象,使學生興致勃勃地投入數學學習活動中。
關鍵詞:初中數學;愉悅型;課堂導入語;直觀化教學工具;課外實踐活動
筆者從事初中數學教育事業多年,對構建愉悅型的教學課堂也進行了諸多探索和嘗試,現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經驗,對此論題談談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建議,以給其他同仁一些幫助和啟示。
一、巧妙設計課堂導入語,引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如果教師不想法設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給不懂感情的腦力勞動帶來疲勞?!钡?,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很多教師對一節課的開始——導入環節沒有過多的重視,他們認為這一環節可有可無,一節課開始后中間沒有過渡,直接給學生講解本節數學新知的知識點,這樣導致的后果就是學生無法對即將學習的知識有提前預知,也無法在課堂中始終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學習效果也就可想而知。其實,盡管導入這一環節只有短短的幾分鐘,它的作用我們卻不能小覷。如果這一環節設計得引人入勝、生動活潑,學生就會始終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且興致勃勃地投入新課的學習中,相反,若是我們在課堂的一開始就使用單調乏味的慣用語“今天這節課我們來學習……”學生就會聽而不聞、置之不理。所以,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要想構建愉悅型數學課堂,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就要依據具體教學內容,巧妙設計課堂導入語,引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動機。比如,在學習七年級上冊中《有理數的乘方》這節內容時,我沒有上來直接給學生講解有關有理數乘方的知識點,而是對學生說:“同學們,現在你們一人拿出一張紙進行折疊,假設它的厚度為0.1 mm,你們觀察一下,它的厚度是不是在成倍地增加?”(學生拿出一張紙開始操作,折疊幾次后,有說是有說不是)然后,我繼續說道:“如果老師告訴你,這張紙折疊20次,會是一座34層樓的高度,折疊30次,會是12個珠穆朗瑪峰的高度,你們相信嗎?”聽罷,學生都睜大了眼睛,且用懷疑的口吻說:“不相信?!薄安粫??!薄敖裉爝@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有理數的乘方》,學完之后,你們就能知道老師說的是真是假了?!边@樣,我通過在導入環節提出具有懸念性和趣味性的問題,一下子抓住了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對我提出的問題產生了強烈的求知心理,從而興趣盎然地進入到這節課的學習活動中。
二、引入直觀化教學工具,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多媒體技術為核心的直觀化教學工具——信息技術已進入教育領域,并且得到了迅猛發展。將它應用于學科教學,使得教學方法、教學結構、教學觀念、教學理論等都發生了一定變革,特別是對于數學學科而言,它能夠以自身所具有的生動、形象的畫面與悅耳、動聽的聲效相融合的方式,將抽象的數學內容具體化,復雜的數學內容簡單化,靜態的數學內容動態化,從而創設一種生動的教學情境,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所以,在初中數學課堂上,我們可以以具體教授內容和學生學習特點為依據,適時、適當地引入直觀化教學工具,以此活躍課堂教學氣氛,使學生興趣盎然地參與教學活動。
比如,在學習九年級下冊中《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這節內容時,為了讓學生深刻地理解直線與圓的三種位置關系,我運用直觀化教學工具設計了這樣一種別開生面的教學情境:朝海平面的東方望去,彌漫著一層淡淡的白霧,白霧遠處掛著一片桃紅色的云霞,忽然,在云霞的正中,出現了一個紅色的可愛的圓球,是太陽升起來了!太陽像羞紅的臉似的,剛開始只露出了半邊臉,慢慢地,整只臉完全浮現,然后,從和海平面平行,徐徐上升,逐漸遠離了海平面,它放射出了灼目的亮光,給祖國大地披上了一件美麗的金裝……如此生動直觀的畫面,立即吸引了學生的眼球,他們都目不轉睛地盯著投影屏幕,并不時發出感嘆“真美!”“好美??!”……見狀,我連忙說道:“同學們,剛才咱們看到的就是日出全過程的視頻,那么,如果將太陽抽象成圓,海平面抽象成一條直線,你們通過剛才所看到的視頻,能不能說出圓與直線有哪幾種位置關系?”待學生進行認真分析、研究、討論后,我運用幾何畫板放映出了圓與直線位置關系的變化過程,并且最后總結出了圓與直線的相切、相交、相離的三種相對位置關系。這樣,我通過運用直觀化教學工具為學生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一方面增加了課堂趣味性,活躍了教學氣氛,使學生都積極主動地參與進來,另一方面使學生對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認識,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三、積極開展課外實踐活動,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
一直以來,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都是在封閉式的環境中展開的,這就導致學生的見識面狹窄、動手能力差,而且長此以往,會使學生產生厭倦感和疲勞感。《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應將實踐活動作為數學學習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教學時,結合學生的實際經驗和已有知識,設計富有情趣和意義的活動,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實際的緊密聯系,提高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彼裕鳛橐幻踔袛祵W教師,若想構建愉悅型的數學課堂,除了每周固定與封閉環境——教室的課內教學,我們還應積極開展課外實踐活動,這樣一方面能調動學生探求數學知識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另一方面能促進學生個性、興趣、特長等的和諧發展,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
比如,在學習了九年級上冊第一章《二次函數》中有關二次函數最大最小值問題之后,我們就可向學生提出這樣一個問題:“一家服裝店開業進行銷售,銷售價格定得過高不行,定得過低也不行,那么該如何選擇一個價位,才能使總利潤最高呢?”然后,我讓學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園,到學校附近的商場中,去對一些商店的商品銷售情況進行調查,從而讓學生將實際中的數學問題發展成數學模型,提高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樣,我通過開展課外實踐活動,一方面豐富了學生的課外生活,改變了數學在學生心目中枯燥、單調的印象,另一方面鍛煉了學生的實際調查能力和科學探究能力,達到了提高學生數學素質的教學目的。
綜上所述,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我們要想方設法使數學課堂“活”起來,爭取建構出一種令學生愿意投入進來的愉悅型教學課堂,從而讓學生產生積極的情緒體驗,保持較高的數學學習興趣,讓他們不斷地在數學學習中體驗學習的樂趣和成功的歡樂!
參考文獻:
[1]馬躍君.培養初中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教學策略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1.
[2]陳賽音.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創建[J].教育教學論壇,2014(10).
[3]劉志華.以信息技術為載體的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2.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