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勉
摘 要:作文教學既是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語文教學的難點,而小學三年級又是學生學習寫作文的起點和關鍵時期。如何引導學生寫好作文,是每一位教師都應探討的問題。在十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總結了一些作文教學經驗,抓住“閱讀、觀察、指導、批改”這幾個環節,慢慢引導學生學會習作,效果良好。
關鍵詞:作文教學;閱讀;觀察;指導;批改
進入小學三年級,作文就提升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而寫作文往往是三年級小學生最頭痛的事情。剛接觸作文,他們不知道寫什么,如何寫。甚至有些學生為了應付作文,總是拿范文來抄襲。真正讓他們自己寫時,腦子卻是一片空白,不知如何下手了。我任教語文十多年,總結了一些作文教學的經驗,現在和大家一起來探討。
一、課外閱讀,開闊視野
三年級伊始,我每天都要求學生要閱讀課外讀物,題材不限:作文書、童話故事、寓言故事、歷史故事、名人傳記、科普書籍等,每天至少兩篇。我每天總要抽出5分鐘的時間和學生共同熱議:你看了什么書?內容是什么?你覺得書上的哪個地方最精彩(有趣、感動、優美)?你從中學到(懂得)了什么?這5分鐘,學生最自由,最開心,互相暢談,互相比比誰讀得書最多,誰的收獲最大。我在討論、傾聽的過程中,適時地給他們鼓勵、表揚,并每天評出“讀書小狀元”,在他們的讀書小冊子(小冊子上記錄著他們每天所看的文章及讀后小感受)上貼上小紅花。一星期總結一次,看誰的讀書小冊子上得的小紅花最多,并給予他們適當的小獎勵。這樣,學生的讀書積極性就更高了。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大量閱讀,既開闊了他們的視野,又讓他們汲取了課外讀物的精華,為自己寫作文打下了堅實的語言基礎。
二、觀察生活,積累素材
作文來源于生活。平時我就讓學生多觀察生活,養成善于觀察的好習慣。教會學生觀察生活中的人、事、物,比如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事的來龍去脈;物的色、香、味、形等,使學生體會到生活的酸、甜、苦、辣、美,并以日記的形式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想寫下來,日記的形式不限,可以是一篇文章,可以是一個片段,也可以是一兩句話,貴在堅持。這樣,就為習作提供了大量的寫作素材,不至于寫作文時無物可寫、無話可說。
三、課堂指導,掌握技巧
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初學習作,首先要充分利用好語文書上習作中的范文。我引導學生反復閱讀范文,并指導他們從中學到范文的寫作方法。比如,小學三年級上冊的習作范文《我的自畫像》,我就引導學生寫人要抓住人的外貌特征、性格特點、興趣愛好等幾個方面來寫。又如,教學小學三年級上冊的范文《山坡上》時,我引導學生通過品讀,學會文章“總—分”的結構形式,并延伸到教給學生“分—總”“總—分—總”的文章結構形式,同時引導學生學會寫景的文章可以仿造范文中的寫法,多采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讓學生明確這樣寫出的文章更優美、更吸引人……
其次,學生寫作文時要認真做好指導。每一次寫作文,我都指導學生品讀好習作范文后,掌握本次作文的寫作重點及寫作方法,然后讓學生練說、互說,再指名說,師生共同補充指導,讓學生有一定的寫作思路,接著打草稿,寫好后再指名讀草稿,師生再共同評議,不合適的地方大家共同修改。這樣,一篇作文就比較成熟了。其他同學按照這個方法互相品讀、指導、修改,最后定稿謄寫。
再次,在講讀課文的過程中,也要滲入一些有關習作方面的指導。課文中一些優美的詞、句、段,我讓學生多讀幾遍,并引導學生抄下來或背下來;適合學生仿寫的片段我就鼓勵他們仿寫;課文中標點符號的運用我引導他們多看。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對于“引號”的用法還很懵懂,引號的運用既是三年級學生習作的重點,又是難點。為了教會學生記住引號的用法,我這樣教給學生:準備說話了,發給他兩個圓話筒“:”;開始說話了,張開嘴巴露出上齒““”;話說完了,合上嘴巴閉上下齒“””。用這種形象的記憶方法,學生很快就掌握了引號的用法了。平時在語文教學中多指導,學生就會慢慢掌握習作技巧,寫作文也不會再犯愁了。
四、批改多樣,重在表揚
學生的作文寫好了,要認真、及時地批改。教師要多使用鼓勵性的語言,甚至抓住學生習作的某一閃光點給予肯定和表揚,讓學生看到了老師的評語很高興、很興奮,激起他們習作的欲望。學生的作文還可以采用多種形式的批改方法,比如“面批”是最好的,也是最有針對性的批改方法。有些學生的作文,毛病比較多,這時,我就把學生叫過來,當面批改。句子不通順、標點符號不正確、分段不明確、用詞不當等等,可以一一引導他們加以改正。有些老師面對這種情況容易發怒,但切記不能一味地批評,要和風細雨、耐心地去指導,并抓住文章中較好的一點給予表揚,增強他們習作的自信。當然,面批需要耗費老師的許多時間和精力,在學生作文謄寫前我也經常采用學生互批互改的方式讓學生對草稿進行修改(我之前已經適當地教給他們一些批改方法)。這樣,在讓學生互批互改的同時,也會互相促進學習,文章也會更完善。另外,批改后,較好的作文我把它當作范文來點讀,使范文起到示范作用,讓學生取長補短,提高自己的習作水平。
總之,小學三年級是學寫作文的關鍵階段,只有老師積極正確地引導學生入門,學生才能樂寫、愛寫、會寫。正可謂“師傅領進門,習作在自身”呀!相信學生沿著老師的指導路線,再加上自身的努力,作文會越寫越好……
參考文獻:
沈曉華.以生為本的三年級習作起步教學策略探尋[J].赤峰學院學報:作文教學研究,2012(02).
?誗編輯 薛直艷